越南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不久之前,越南给人的印象仍然是一个战争作风浓厚的,经济状况萧条的社会主义国家。
然而,在其经历了革新开放,走上具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后,今天的越南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增长速度,紧随中国之后,第二快的国家。
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然而越南已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被誉为“展望”(vista)五国之一,获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
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基本状况(一)自然情况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崇左、防城港)接壤,西南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
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
越南全国大约32.9万平方千米。
北部地区由高原和红河三角洲组成。
东部分割成沿海低地、长山山脉及高地,以及湄公河三角洲。
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二)社会情况1、人口状况越南全国人口约为8700万,其中男性占49.5%、女性占50.5%(2010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
越南国内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86%,大量聚集在冲积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区。
京族作为一个最大的同系社会群体,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主导文化事业,对社会生活施加巨大影响。
2、政治状况越南现行宪法规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越南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思想。
2001年十届国会10次会议对宪法部分条款作出修改,确定越南要发展“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
越南共产党是越南唯一政党,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更名为越南劳动党,1976年改用现名。
现有党员约248万人,基层组织4万多个,同世界上180多个政党建有党际关系。
此外,越南还有祖国阵线,这是越共领导的政治联盟组织,由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以及各阶级、阶层、民族、宗教和在海外定居的各界代表自愿组成。
国会是越南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任期5年,通常每年举行两次例会。
政府是其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司法体系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地方法院、地方检察院和军事法院组成。
3、经济状况越南属发展中国家。
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确定了三大经济战略重点,即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
经过二十年的革新,越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990-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三产结构趋向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截至2010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为1035.7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74美元。
二、越南发展情况概述(一)越南争取独立解放时期公元968年,越南成为独立国家,到1802年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才定国号为越南。
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940年被日本侵占。
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抗日武装斗争。
此后遭法国和美国入侵,越南人民又先后取得了抗法战争和抗美就过战争的胜利,并进而粉碎了盘踞南方的阮文绍反动集团,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选出统一的国会,7月宣布全国统一,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二)越南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探索时期越南在北方解放后不久,就照搬苏联模式,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1、经济方面到1960年年底,越南北方农村有68%的土地和85%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1976年全国统一后,到1985年年底,南方农业合作化也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运动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但也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持续下降,不得不靠今后粮食维持民生。
越南在工业领域也通过利用、限制和改造的办法进行大规模国有化。
到1960年,国有经济成分在北方已占绝对优势。
南北统一后,南部企业也开始迅速国有化。
越南自1961年开始进入全面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主要是仿效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其结果是,导致了越南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严重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政治方面越南在黎笋主政期间,实行过度集权制和终身制。
他在党内打击异己,培植亲信,严重破坏党内民主。
在对外政策方面,越南政府在1976年越南统一后实行排华政策,加上越南出兵柬埔寨,中越关系迅速恶化,并直接导致了1979年中越战争。
3、严重后果由于越南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加上长期的战争严重影响了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其并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明显的经济危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
1985年11月至1986年7月之间,越南通胀率高达700%。
同时,越南粮食产量在1979年记忆不下降到160万吨,国家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
此外,生活上的困顿还导致越南人大规模赴海外谋生。
越南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三)革新开放时期越南自1986年开始走上改革之路,以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革新开放,不仅抵住了苏东剧变的冲击,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越南的改革以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的经济改革和民主政治改革为主,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大幅度调整国内及对外政策,走上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经过20多年的革新开放,越南已经摆脱了多年的经济社会危机,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了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革新开放,越南在改革理论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确立了“建设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属于人民的,来自人民的,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建设越南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与此同时,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成效的基础上,越南也在稳步地进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既不断完善法制,又逐步扩大民主,尤其是在推进越南共产党党内民主化进程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三、越南改革阶段到目前为止,越南改革己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之间相互衔接,又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
(一)改革的准备阶段(70年代末期至1986年越共六大)在此期间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在农业方面实行农业包产到生产小组,提高谷物收购价格、放慢集体化步伐,逐步推行最终产品承包制等等。
在工业方面重点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权限、允许企业筹借贷款、自产自售等,鼓励企业采取措施提高效益,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在价格方面基本实行价格双轨制,国家定价和市场定价并存。
尽管改革的成果有限,并且在1983年还出现过政策收缩的反复,尽管如此,这一阶段的改革还是为此后的改革做了心理上、政策上、措施上的准备。
(二)改革的实施阶段(从1986年越共六大到1991年越共七大)以越共六大的召开为转折,越南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变,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
全面的改革开放开始展开。
强化农村改革,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主张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
取消了官僚集中统包统管制度,明确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原则,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这一阶段也提出了积极吸引外资的任务,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外资进入越南,推动越经济发展。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要改革原有的经济模式,确立起宏观调节和微观自主经营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所实行的措施符合越南国情,顺应了民意和时代要求,对推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良好作用,使越南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三)改革的深化阶段(1991年越共七大至今)越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一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七大提出要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继续完善新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金融、财政、税收改革,确立起个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并存,由市场机制调节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四、越南模式与中国模式的比较越南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在抛弃了传统的苏联模式之后,开始走上了一条同中国发展相类似的道路,因此,越南模式也曾被认为是中国模式的翻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就曾提出,越南在改革方面是中国的“好学生”。
越南模式与中国模式的相似,可从两个方面去归结其原因:(一)中国的成功经验1、相似的过去中国与越南一样,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前,其同样沿用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化程度不高,经济上以计划为主,产业比例不协调。
越南在革新开放之前,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苏东剧变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发展,更深化了越南国内危机,促使其不得不向具有类似国情的中国进行学习。
2、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百分之八以上,并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其改革措施,先在经济领域开展,并逐步深化到政治领域,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这些成功都让越南不得不把中国这个邻居作为其学习的对象。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开始了对“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恰恰把握住了机遇,成为国际社会耀眼的新星。
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新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正是把握住了这一机遇,通过开放国际市场,大量吸引外资,参加跨国公司产业链条的转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为国际产业链上不可缺少的环节,并被誉为“世界工厂”。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份子,越南借鉴了中国的成功,同样积极参加到国际分工中去,并企图利用国内的地缘优势,以及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去分享国际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以促成其经济的飞跃。
五、越南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局限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政治体制改革、政治运行机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
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作用不断增强。
越南共产党依法执政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
具体有以下几点:1、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第一次超额完成五年计划中的许多主要目标。
2、一些社会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大部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
3、有效地完成了政治体系的许多重大革新。
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基酬上,逐步完成了革新路线并使之具体化,在政治、思想、组织上巩固了党的建设,加强了党在社会中的领导作用。
4、大力发展对外关系,积极参加国际社会活动,积极主动地执行独立自主、多样化、多文化的外交路线。
虽然越南的改革开创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治稳步渐进发展、社会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