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

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制定和完善高等学校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并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信度分析发现,制定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反映不同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采用这种测评标准是可靠的。

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是大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校从2000年开始,对实验教学的质量进行专项评价,并不断修订与完善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在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充实、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我们河南中医学院结合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在借鉴教育部教学评估中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聘请领导和专家讨论,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确立了“河南中医学院教师实验教学质量评价项目内容及标准”。

二、评价范围及方法
每学期承担本、专科及研究生教学任务的专、兼职及外聘教师,均为被评对象,要求参评老师本学期授课应大于6个学时。

为所有参评教师及其讲授课程、参评班级建立相应代码,应用已设定好的计算机程序,计算并显示出每位老师所教授的各个班级的所有项目
的得分,将每位教师所教授的各个班级的得分汇总后取其平均值,即为每位老师的最后得分。

三、评价体系的实施及结果分析
(一)全校规模评教的实施
1.评前培训。

在每学期的倒数第6周,评教工作进行之前,专门召开学生评教工作会议,对各二级学院教学办和学工办负责人、学生辅导员进行评教工作培训。

同时安排各二级学院召开所属班级的学生评教工作培训会,使所有学生评教工作的参与者了解了整个评教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2.评中检查。

评教当天,抽调教学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对所有参评班级的评教组织情况进行检查。

(二)结果分析
为了检验我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可靠性,检验其是否能有效的区分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通过对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113人次实验教学教师的各项评教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了信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信度系数(alpha)为0.982,标准化后的信度系数(standardized items)为0.989(>0.8),说明我们所采用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反映不同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采用这种测评标准是可靠的。

四、结论和体会
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我校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有助于了解我校目前实验教学培养目标设
立的合理性和实验计划的完成情况;有助于了解各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程度,以及其对培养学生综合实验及创新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实验教学评价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明确所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从而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并且为今后的实验教学改革获得了具体信息。

通过对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把我校实验教学质量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优化了实验教学管理,对提高我校的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了诊断、调控、导向、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风法,宋宪亮,赵延兵,等.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7,(4):32.
[2]陈善飞.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与设计[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95.
[3]彭雪梅,杨鲁川,文锦琼.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实验教学水平[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12):14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