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高一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 世界因你而美丽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共同的风景
√ 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 √ 相互欣赏 √ 和谐之美 √ 风景你我他 √ 营造共赢的风景 √ 相映成趣的美丽
3.多角度切入法
一户人家五个儿子:一个瞎子,一个 驼子,一个跛子,一个愚笨,一个浪荡。 然而这家人却过得其乐融融,因为家长对 五个儿子各有安排:老大眼瞎,让他按摩; 老二背驼,让他搓绳;老三足跛,让他纺 线;老四愚笨,让他务农;老五浪荡,让 他经商。一家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 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 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 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 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 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 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 人抓住了。
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 “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
牧羊人 孩子
乌鸦
忘了自己叫什么
①盲目模仿 ②缺乏自知之明 ③一味好高骛远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
它也很可爱
①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 鼓励 ②“东施效颦”未尝不可 ③有一种拼命追求的精神 ④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 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
鸦”,而不是“老鹰”。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 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辨 明事物间的关系,有利于立意构 思作文。
材料
• 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 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 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 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 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 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 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 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 行续写。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看风景,成风景
√ 索取与奉献
×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 人活着就是为了别人
× 学会观察事物
√ 其实你很美 √ 因为有了你
审题立意之方法
3.多个角度法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欣赏你
√ 你也是一道风景
× 要看到他人的长处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原因:
材料主要写了螃蟹的奇怪和发问,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发 问追查原因,进行多角度思考。螃蟹为什么会问“可也怪! 人怎么是直着走的?”这个问题呢?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无知愚蠢?天真好奇?有疑问精神?看问题的角度单一? 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直走可笑?排斥异已?等等,我们 可以开展头脑风暴,从能力、习惯,方法、道德价值观等 多方面,在草稿纸上列出可能的各种原因,然后从中筛选 出最大原因,确定写作的最佳切入点。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
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
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 种作文形式。
材料 来源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材料形式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审材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立意: 从家长的角度——合理使用人才
从儿子的角度——扬长避短
深圳市七校联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 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 解说,写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 是直着走的?
1、对象:
2、主次:
螃蟹、人。ຫໍສະໝຸດ 本则作文材料中,两个对象螃蟹和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呢? 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 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 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 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立行走的角度 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
• 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既然要求根据材料 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 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
• 作文的存在是以材料主基础的,因而材料 的处理和提出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始,或者是简 单开头后的第二部分,而后在文章的中间和结 尾照应出现,使得前后形成一个完好的整体 。
• 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在吃透材料的 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 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布局
五
步
成 ——“引”、“析”、“提”、“联”、 文 “结” 法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 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 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 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 述,
引述时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 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 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 详略。
3、关键:
本试题只有一句话,“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
走的?”这就字字关键,要反复揣摩每个字,揣摩句子 的语气,揣摩螃蟹说这话时的心理。
4、辨是非:
本则材料中,我们要思考,螃蟹的发问是善意 的,还是恶意的,抑或是无善无恶,随意的?材 料是肯定螃蟹的发问,歌颂螃蟹,还是否定讽刺 螃蟹?或者无所谓肯定否定,只是陈述一种现象? 联系螃蟹横行的特性,联系平时人们对螃蟹横行 霸道的批评,揣摩画家选择螃蟹作为画作题材的 隐喻意义,我们可以认为材料是讽刺螃蟹,批评 具有螃蟹恶习的一种人的,据此立意最切合题意。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说材料没有褒贬意义,或者 说就是歌颂螃蟹的天真和敢于发问的,从这一角 度立意,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