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技术方案.pdf
起点桩号 K228+265
图 2.3-1 乐清湾 1 号桥路线总体平面示意图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4-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 1 号桥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5-
2.4、施工准备情况
2.4.1、人员准备
项目将精心组织安排,配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承台现场施工工作,拟投入管 理人员 8 人,技术人员 24 人,安全员 3 人,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3-
2.3、施工平面布置
本项目起于玉环芦蒲镇分水山附近,桥梁起点桩号 K228+265,与大麦屿疏港公 路分离式立交桥终点相接,终于茅埏岛东岸,桥梁终点桩号 K232+265,乐清湾 1 号桥梁全长 4000m。项目地理位置及施工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终点桩号 K232+570
2.4.2、技术准备
承台施工前,主要进行以下技术准备工作: 1)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研究和核对,邀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并参加 现场交桩,了解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2)详细进行现场各项条件的调查,取得详细准确的气象、水文资料。针对本标段 所在区域的水位、潮差等进行定期观测;对河床标高及地层情况进行复勘工作,为承台 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编制提供准确的数据。若观测和勘查结果与设计出现较大偏差,及时 与设计方联系,共同研究问题处理办法。 3)承台施工前,针对承台施工编制合理、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方案,通过 专家评审论证后上报监理业主审批。 4)制定了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拟定技术创新和技术研 发课题,以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重大技术难点问题进行攻关。
二0一四年九月
-2-
目录
-3-
-4-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 1 号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5、《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 YS05 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6、《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 1 号桥施工合同》文件;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98) 9、《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 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TJ254-98); 11、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 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2.2.1、水文特征
根据工程区域内各潮位站的观测资料,潮型判别数值均小于 0.5,在 0.23~0.31 之
间。因此,乐清湾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乐清湾是我国强潮海湾之一。依据工程区域内
长期验潮站资料和桥址区短期实测潮位观测资料,得出桥址区潮汐特征值,具体内容见
下表。
项目
桥址 区
最大 最高 潮差 潮位 (m) (m)
1.3、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中交一公局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 1 号桥承台的施 工。根据《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 1 号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现场实际 情况,乐清湾 1 号桥 YE01#墩~YE45#墩、YZ01#墩~YZ05#墩、YW01#墩~YW13#墩承台按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职务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生产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工区主任 安全员 技术员 质检员
负责内容 全面负责承台施工工作。 负责承台施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等。 负责现场生产施工管理工作。 负责承台施工安全管理。 主管承台现场施工工作。 监督现场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对现场施工进行技术指导。 监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并负责报检等工作。
8.09 5.27
最低 潮位 (m) -3.9
4
平均 潮差 (m)
5.00
平均高 潮位 (m)
2.87
平均低 潮位 (m)
-2.28
平均涨潮 平均落潮
历时
历时
(h:min) (h:min)
6:27
5:58
采用坎门站一年的潮位资料,进行高、低潮位累积频率分析,并根据坎门栈桥和桥
位区高、低潮位相关关系,推求得桥址区设计高潮位为 3.74m,设计低潮位为-2.94m。
2.2.4、风况
桥址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秋冬季节多冷空气大风,夏季及秋初多台风影响, 故多大风天气。
桥址区累年各月平均风速在 2.1~5.6m/s 之间,年平均风速玉环为 5.0mm/s。年 内以 10、11 月风速较大,4~6 月风速较小。年平均大风日数为 35.8d,极大风速 50.4m/s,出现在 1994 年 8 月 21 日(9417 号台风影响)。极大风速一般出现在 8 月份,主要是台风影响所致。
YE45#、YW01#
8.8m×8.8m×3.5m
2
YZ01#、YZ06#
31.0m×11.5m×4.5m
2
YZ02#~YZ04#
33.0m×21.75m×5.0m
3
0.8m
0.8m 2m 2m
每个作业点配备 1 名负责人,负责各个工点的全面工作,技术员和安全员分别负责 现场的技术和安全工作,确保现场施工工作顺利开展。具体施工人员安排如下表 2.4-1。
表 2.4-1 承台施工主要人员任务划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周兵 刘光焱 王显臣 杨运根 秦卫星 朱滨 董庆庆 欧阳军胜
1.2、编制原则
1、全面响应并严格遵守该项目招标文件的要求。 2、本施工技术方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3、本施工技术方案根据乐清湾 1 号桥设计成果,结合桥址的地质、水文、气候、 气象条件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多方面的因素而编制。 4、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和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 质量达到监理和业主的要求。 5、科学管理,精心施工,通过对劳动力、材料、机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工 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7-
一系列施工过程测量工作的及时性、可控性、精确性。 4)施工前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测、校正,对于无法满足水上测量精度的仪
器进行淘汰更换,减少测量过程中的仪器误差。 (2)试验准备 1)做好前期进场的原材料检测工作,对进场的砂石料、钢筋、钢材等的质量进行
严格把关; 2)承台施工前对海工混凝土配比进行试验和优化并确定适合本工程的最优混凝土
桥址区潮流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流类型,且具较显著的往复流运动形式。从大面看,
测量水域涨、落潮流的主轴方向表现较为对称。桥址区域为我国每年热带气旋多发地带,
对当地海浪影响较大。乐清湾内几乎不受海浪影响,外海浪只影响至玉环岛中部西侧海
角(龟山)以南,大小乌山以北海域的波浪以风浪占绝对主导。
桥址区在同重现期条件下受 N-NNE 和 SSE-S 向风引起的波浪较大,其西段和东段
材料进场前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不合格的原材料禁止进场,同时配合监理人员做 好材料抽检工作。
2.4.4、测量、试验准备
(1)测量准备 1)针对本合同段施工场地有限地理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为了快速、高效、精确 的完成本合同段的测量控制网布设及测量任务,前期先对本合同段施工进行合理规划, 积极配合业主单位完成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的交接,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工程 的控制网点进行复测及导线布设。 2)由总工对测量组针对承台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测量人员对承台平面布 置及设计理念具有充分认识,以更好的进行现场施工测量工作。 3)编制针对承台施工搭设施工测量监控方案,保证从套箱下放到承台施工完成的
表 3.1-1 承台数量一览表
墩号
尺寸(长×宽×高)
数量 封底厚度
(个)
备注
YE01#、YW12#~YW13
8.8m×8.8m×3.2m
6
—
陆上承台
YE02#~YE33#、YW11# 8.8m×8.8m×3.2m
64
0.8m
水中承台
YE34#~YE44#、
8.8m×8.8m×3.2m
40
YW02#~YW10#
在 300 年一遇设计风速 300 年一遇高潮位组合下计算得到的有效波高为潮位组合下有效波高为 2.5m。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2-
2.2.2、工程地质
(1)地形地貌 桥址区位于浙东南沿海跨越海域及岛屿区。桥两端陆域主要地貌类型为侵蚀剥 蚀丘陵,海域主要地貌类型为潮滩及水下坡岸,靠近茅埏岛附近局部形成水下深泓。 (2)区域地层 桥位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东南褶皱带之东,温州~临海坳陷内黄岩~象山断坳南 侧,桥位区附近区域性深大断裂主要有北东走向的泰顺—黄岩大断裂和北北东走向 的温州—镇海深断裂。由于区域性深大断裂距离路线较远,对本工程无直接影响。 本次勘察在桥位区未见明显断裂构造形迹。2.2.3、气象 工程区域内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适中,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 量充沛,四季分明。根据温州市气象资料统计: 年平均气温 17.9℃,极端最高气温达 39.3℃,极端最低气温-4.5℃; 多年平均降水量 1694.6mm,日最大降雨量 256.61mm,年降雨量分布不均,降 雨集中于 4~6 月的梅雨期和 7~9 月的台风期;年平均蒸发量 1310.5mm,7~9 月 蒸发强烈;每年 3~4 月多大雾;年相对湿度 81%。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乐清湾 1 号桥项目
承台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乐清湾 1 号桥项目部
二 O 一四年九月
-1-
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乐清湾 1 号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