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专项技术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
图1-1 主墩承台施工流程图2 钢套箱加工制造
2.1钢套箱制作工艺流程
双壁钢套箱制作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2-1 双壁钢套箱制作工艺流程图
2.2 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内容和技术条件以及相关要求和规范,根据人员、设备编写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和质量保证措施,将全过程的施工工序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2、材料准备
根据图纸将材料及配件归类统计,按计划进行采购,材料进场时检查外形尺寸及其质量保证书的完整性,进场的材料分类进行堆放,并做好标识。
3、场地布置
钢套箱制作场地位于桥位南岸的钢结构加工场,场地尺寸为90m×12.2m,布置10t 龙门吊2台。
钢套箱制作前用C30 混凝土硬化场地,制作场地布置如下图:
图2-2 双壁钢套箱制作场地布置
2.3制作工艺要求
本工程钢围堰属于临时性结构工程,施工周期短。
在《钢结构焊接规范》1.5中指出:不需要疲劳验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度的对接焊缝宜焊透,其质量等级受拉时不应低于二级焊缝,受压时不宜低于二级。
因此本工程除加劲板与壁板的焊接采用三级焊缝,以及图纸特别说明焊缝外,所有的焊缝均采用二级焊缝。
表2-1 钢围堰现场施工对接焊缝质量标准
表2-2 钢围堰现场施工角焊缝质量标准
图2-3 钢围堰角接焊施工图
2.3.1 制作一般要求
(1)全部钢料、焊条、焊丝、焊剂等主要材料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标准的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
否则应作力学、化学及可焊性试验。
(2)所用钢材表面应平整光洁,没有疤痕,分层、夹碴压入的氧化皮及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发现上述缺陷要进行研究处理后再决定是否采用。
(3)钢套箱开始制作前,施工人员应熟悉并校核全部图纸,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4)制作场地的工作台尺寸、平整度等均应满足制作精度要求。
(5)钢套箱分片在胎架上组拼及施焊,设置胎架的场地条件及胎架结构的刚度等应满足制作精度要求。
(6)钢套箱分片制成一件后,应丈量单元产品全部尺寸,经检查无误,再制作第二件。
两件单元产品经试拼装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7)施工人员应对胎架定期进行检查,丈量主要尺寸,确保产品质量。
(8)钢套箱分片出厂前应严格保证各部位焊缝的焊接质量,对于关键焊缝应做探伤检验,并对外侧板焊缝作煤油渗透性试验。
2.3.2 钢材的矫正工艺要求
(1)钢板的矫正
板厚在4毫米以上的、较大面积的钢板在矫平机上矫正,钢板在矫平机上一
次不能矫平时,往复数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对于小面积较厚钢板及钢板切割或剪切的零件,由于零件边缘在切割时受高温或机床剪切时受挤压而产生的变形,则采用液压机将板件压平。
(2)型材的矫正
型材主要是用型钢桥直接进行矫正。
小尺寸的型材则利用平台或圆墩手工敲击来矫正,极个别的型材用水火矫正法矫正。
对于矫正好的钢板或钢材应按照下表中要求进行验收。
表2-3 钢材矫正允许偏差
2.3.3 焊接工艺和材料要求
1、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应根据要求和焊接工艺确定,选定焊接材料,必须符合表4.2-1 的规定。
表 2-4 焊接材料标准
名称型号标准标准号
焊条碳钢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2012
焊丝碳素钢、合金钢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7-1994
焊丝碳钢、低合金钢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
焊剂碳素钢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 5293-1999
①基本要求
a 焊缝应清除油污、氧化物等杂物。
b 焊缝坡口型式应符合技术要求,过渡性坡口需光顺平滑。
c 施焊人员应有操作证,并能按工艺技术要求熟练操作施工。
2、焊接程序
a 各阶段施焊均应选择合理的焊接程序。
b 分块焊接、总装焊接均应选用双数焊工,从中央向四周对称施焊,其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力求一致,以减少构件的焊接变形。
3、材料技术要求
a 各类材料的品种、规格、材质均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并有材质证明或产品合格证。
b 不具备以上要求的材料不得投入生产。
图2-4 焊缝坡口大样图
2.4 分块制作
2.4.1块段类型及编号
钢套箱必须根据设计图分块进行加工制作,出厂时在钢套箱各分块明显处标记分块编号。
编号原则为:D表示钢套箱下层,T表示钢套箱上层,X表示内支撑下层,S表示内支撑上层。
平台上视角区分左右,右侧加’表示,如D6’,数字依据拼装顺序从下游至上游。
表2-5 块段编号表
序号块段类型块段编号
1 R1 D5
2 R2 D4、D4’、D6、D6’
3 R3 D7、D7’
4 R4 D8、D8’
5 R5 D9
6 R6 D3、D3’
7 R7 D2、D2’
8 R8 D1、D1’
9 R9 D0
10 T1 T5
11 T2 T4、T4’、T6、T6’
12 T3 T7、T7’
13 T4 T8、T8’
14 T5 T9
15 T6 T3、T3’
16 T7 T2、T2’
17 T8 T1、T1’
18 T9 T0
2.4.1放样及划线
放样是保证钢套箱质量、提高劳动效率、节约材料的重要工作之一。
放样在胎架上进行,其主要作用是确定各构件的实际形状尺寸及相互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设计图放样绘制施工工艺图作为板材、型材下料的依据和制作胎架的样板。
2.4.2下料及预加工
A、板材下料采用半自动切割机下料。
B、无论采用何种形式下料,其边缘应平整光洁无氧化物、缺棱等现象。
C、下料时需进行构件编号,并用记号笔书写清楚。
2.4.3壁板制作
壁体的内、外壁板由若干张钢板组成,需预先拼制。
拼板在平台上进行,先拼端接缝,后拼纵接缝,拼好后采用双面焊接。
焊缝质量须达到《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的二级焊缝标准。
图 2-5 壁板加工示意图
2.4.4水平框架制作
水平框架:包括水平环板、水平角钢桁架等构件组成。
拼装前在平台上按 1:1 放出框架的地样,然后按地样进行组装、焊接。
图 2-6 水平框架制作示意图
2.4.5 立体分段组装
壁板立体分段组装包括内、外壁板、竖向角钢、水平桁架及钢箱。
立体分段组装应在专用胎架上进行,组装时先将外壁板吊在胎架上定位,安装竖向角钢、吊装水平桁架、钢箱,最后吊装内壁板,组装程序:外壁板→外壁竖向角钢→水平桁架→钢箱→内壁竖向角钢→内壁板→吊耳。
装配完毕后进行外壁板与水平框架的焊接,然后吊离胎架,翻身进行内壁板与水平框架的焊接。
图2-7 立体分段组装示意图(1)
图2-8 立体分段组装示意图(2)
2.4.6 注意事项
(1)坡口加工完后一定要清除气割过程中产生的瘤渣,并用砂轮打磨机对坡口及其周围影响焊缝质量的区域打磨平整。
(2)在钢板对接装配时控制好装配间隙,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装配间隙过大,则焊缝填充金属增多,浪费材料的同时焊接质量较难控制,装配间隙过小,打底焊接时焊条较难伸入根部,清根不好焊缝即容易出现夹渣等缺陷。
(3)在焊接前一定要清除坡口内部及坡口两侧各1~2cm区域的油污、铁锈等杂物,保证焊接前母材的清洁,防止焊缝出现内部缺陷。
(4)必须做好焊接变形的控制及处理。
焊接变形应主要采用选取合理的焊接工艺以及焊接工序来防止产生过大的变形,对于不易控制变形的部位采用制作配重压平、利用千斤顶施加压力、采用手拉葫芦施加拉力的方式对变形的部位进行校正。
(5)焊条、焊丝、焊剂存储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由专人保管。
在使用前对焊材进行烘干处理,正确使用焊材烘干设备和保温筒,从源头上确保焊缝质量。
(6)合龙段尺寸应适当加大,以保证现场合龙施工时可适当调节。
2.5 内支撑加工
钢围堰设两层钢管内支撑,两层内支撑均支撑在第二层套箱上,位置分别处于-5m和-1.4m,主结构采用φ820×12mm钢管;层间连接杆采用φ630×8mm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