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目前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有关目前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摘要:近年来,医患纠纷有增加趋势,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
医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以来医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重要因素之一。
笔者通过对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反思,提出要与患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确保医疗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005年2月6日卫生部首次公布了对一批国家级大型医院医疗服务、费用状况和综合管理情况的调查结果。
认为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医患沟通不足占50.56%;医疗费用过高占49.72%;服务态度不佳占3
3.61%;技术水平欠缺占17.56%。
医患沟通几乎涉及当今医患关系领域的所有问题。
强调医患关系,不可能不涉及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首先要改善医患之间的沟通状态。
1 医患沟通的概念
医患之间的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
如果没有这种交流,医务人员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病情,患者也无法满足追求健康、解除病痛的需要。
2 医患沟通的意义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2.1医患沟通是医疗诊断的需要疾病诊断的前提是对患者疾病起因、发展过程的了解,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决定了病史采集的可靠程度和体格检查的可信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疾病诊断正确与否。
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
需要,医疗活动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
2.2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高速发展,临
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
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的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
候更显得重要。
2.3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医患纠纷,由于医患
相互交流不足和沟通不够,致使患者对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医护人员不一致,进而信任感下降所导致。
2.4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要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和谐统一,医患沟通方式可以以交谈为主,也可通过电话、书信等方法。
3 医患沟通的作用
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流,而目前有些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
有
效的医患沟通能令医患双方满意,医患关系和谐,并且具有多方面的
作用。
3.1医患沟通有利于医生了解和诊断病情。
如医生询问病史,这
是一种医患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过程,医生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从患者处了解到疾病的有关信息,如主要症状、发病过程、既往史、已用药情况
等,这一过程十分重要,不可省略。
在这个环节的沟通广度和深度对问诊的质量及诊断的准确性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附送:
有关确保我国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有关确保我国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摘要:看病贵和看病难成为当今百姓最高的呼声。
所谓看病贵,意味着医疗费用的超长快速增长,超过了民众收入的增长;而
看病难则意味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存在问题。
有人认为是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不足,医疗机构过度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导致市场化,医卫体制商业化、市场化完全错误。
我认为不尽然。
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固然同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有关,但是更能看出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乃是政府在医疗改革进程中职能的缺失,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并不是放弃市场化,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
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医疗保险改革可持续发展
1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情况
我国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部分。
这项制度实施几十年来,对于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减轻职工的个人和家庭负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也日渐暴露出来。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医疗费用国家和企业包得过多,负担沉重、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②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窄,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部分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与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存,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不统一。
由于原有的这套医疗保险制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阻碍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称《决定》),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在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决定》颁布以来,全国各省市以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为原则,加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各省市基本上都根据实际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框架,成立了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社保基办),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由社保基金办负责审核并选定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和定点药店,拟定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等。
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