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与脐带异常
膜状胎盘
• 球拍状胎盘
• 脐带边缘附着的胎盘称为扇状或球拍状胎盘。
• • • • • •
帆状胎盘 脐带帆状附着在胎膜上,脐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进入 胎盘,胎膜内脐带血管在远离胎盘边缘分离而仅被一羊 膜皱襞围绕,易形成前置血管,这样的脐血管容易受压 或损伤,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其中多胎妊娠的 发生率较高。
• 致病因素目前原因尚不清楚: • 1、多次妊娠、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刮宫操作及剖宫产手术等。 子宫内膜受损,当受精卵植入子宫蜕膜时,因血液供给不足, 为了摄取足够营养而胎盘面积扩大,甚至伸展到子宫下段。 • 2、当受精卵抵达子宫腔时,其滋养层发育迟缓,尚未发育到能 着床的阶段而继续下移植入子宫下段,并在该处生长发育形成 前置胎盘。 • 3、有学者提出吸烟及毒品影响子宫胎盘供血,胎盘为获取更多 的氧供应而扩大面积,有可能覆盖子宫颈内口,形成前置胎盘。 • 4、多胎妊娠由于胎盘面积大,延伸至子宫下段甚至达到宫颈内 口。
•
附图
胎盘实性肿瘤
• 1.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 • 2.非滋养细胞肿瘤 •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巨大的绒毛膜血管瘤不是很常见, 其经常造成严重的血管分流使得胎儿心力衰竭和水 肿。羊水过多与巨大绒毛膜血管瘤相关。 胎盘的胎儿面突起的一边界清晰的团块,将多普勒 指示点置于其内部证实病变内存在血管。 • 胎盘畸胎瘤胎盘畸胎瘤罕见,其位于羊膜和绒毛膜 间,既可以在胎盘的胎儿面也可以胎盘边缘与羊膜 的连接处,但较为少见。它们没有临床重要意义。
• 脐带先露
• 脐带低于胎儿先露部。如果胎膜破裂,容易导 致脐带脱垂。对胎儿危害极大。 • 脐血管前置 • 指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见帆状胎盘穿过子宫下段或跨过宫颈内口时,称脐 血管前置。常见于帆状胎盘、双叶胎盘、多叶 胎盘、副胎盘、胎盘低置等。
• 临床表现:产后胎盘组织不能从宫壁剥落,反 复出血不止,引发产后大出血。 • 超声诊断:1.前置胎盘合并完全型前置胎盘, 胎盘不会“移行”。2.胎盘增厚。胎盘与子宫 肌层分界不清。3.胎盘内多个无回声——静脉 池(称胎盘陷窝)4.胎盘后方子宫肌层低回声 带变薄或消失。5.有些穿透肌层到达膀胱壁。 6.CDFI“胎盘陷窝内血流丰富,宫旁血管充盈。 弓状动脉血流中断、不规则。
• • • •
超声诊断: 脐带横断面 膀胱水平横切面:膀胱旁仅见一条脐动脉。 偶尔,胎体时2条,近胎盘一条。
脐带肿块
• • • • • 脐带真结或假结 脐带血肿:混合性包块。 脐带假囊肿:华通胶聚集,张力差。 尿囊囊肿:根部,与膀胱相通。 脐带赘生物,少见。
脐静脉扩张
• 常见于胎儿严重贫血(a-地中海贫血纯合子、 ABO溶血、Rh溶血)、胎儿血容量过大(双 胎输血综合征、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 20w左右<5mm • 晚孕<8mm。 • 常见于刚进入腹腔内那段脐静脉。 • 预后不同。
• 胎盘后团块的因素 宫缩,子宫肌瘤,腹膜后血肿,胎盘剥离。 • 胎盘后解剖结构。孕22周矢状面扫描显示 后壁胎盘(P),可见胎盘后的引流静脉 (箭头)。引流静脉呈管状结构沿着母体 面的长度分布。
脐带异常
• 正常脐带: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 单脐动脉最 常见:左侧缺失发生率70%, 右侧缺失发生率30%。 • 单纯单脐动脉——预后较好。 • 合并其他异常 • 早产,生长受限,胎儿死亡发生率高
• 超声多普勒检测对于胎儿缺氧的临床意义 缺氧时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出现“脑保护”、 “心保护”现象。 早期表现脐动脉阻力升高,舒张期血流消失 舒张末期血流反流 • 血流重新分布:大脑中动脉血管扩张,阻力 降低,脑血供增加。多普勒表现为舒张末期流 速增加,PI下降。 严重缺血缺氧末期,心功能失代偿时,出 现静脉系统的频谱异常。常用静脉导管。
•
• 总结:反映缺氧三个阶段:
• 脐动脉(早期) 大脑中动脉(血流重新分 配) 静脉导管(失代偿期)
• 妊高症时子宫动脉多普勒频谱的意义: • 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的分支。 • 子宫动脉高阻力表现为舒张期流速降低, 以及舒张早期存在短时间的流速下降,称 舒张早期切迹。 • 另观察指标:S/D,PI,RI。
附图
胎盘早剥
• 定义:妊娠20w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 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 病因: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及慢性肾脏疾病 合并妊娠,往往引发全身血管病变。腹部外伤、行 外倒转术等机械因素。子宫内压力急剧下降、子宫 突然收缩等因素。 • 病理:底蜕膜层出血,形成血肿,胎盘自宫壁剥离。 • 临床症状:轻型,无明显症状或轻微出血、压痛。 重型,隐性出血、持续性腹痛。剥离面积>1/2,胎 儿窘迫死亡。
• 绒毛退化失败造成胎盘形状异常。这种绒毛 退化失败导致的最常见结果是副胎盘。它在约 8%的病人中一直存在。对副胎盘的识别很重 要,因为它会造成一些并发症,比如前置胎盘, 前置血管,产后胎盘滞留。 • 膜状胎盘是很罕见的畸形,几乎所有的绒毛膜 都被广泛的绒毛覆盖,胎盘占据宫腔的2/3以 上。与此不同的情况出现在绒毛萎缩异常导致 的指环(环状)胎盘。 • 这两种病变都与产前重复的阴道出血相关。
• 3.晚孕: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图像
前置假象
植入性胎盘
• 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 • 病因:刮宫、剖宫产、经宫腔肌瘤剥除术 内膜存在瘢痕等。 • 易发人群:前置胎盘、高龄孕妇、多产妇。 • 病理:胎盘植入的分级 粘连性胎盘:与子宫肌层粘连 植入性胎盘:侵入子宫肌层 穿透性胎盘:穿透子宫壁 • 根据植入面积分成:完全型及部分型
胎盘及脐带异常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郭 煜
• 胎盘
• 大约在孕5周的时候位于植入点对面的绒毛开 始萎缩形成光滑表面(即平滑绒毛膜),其余 的绒毛(即从密绒毛膜)变为胎盘。大约在孕 8周时可以由超声确定。在这个阶段,羊膜囊 要比绒毛膜腔小,超声能看到羊膜。羊膜和绒 毛膜大约在孕12周时融合。 • 胎盘的超声评估:位置,形态,大小,组织构 成,胎盘后结构。
胎盘早剥
• 超声诊断:胎盘增厚呈球形,有时占据大 部分宫腔,胎儿被挤向一边,胎盘内回声 杂乱。内部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一般很 难看到后方明显血肿回声。 • 鉴别诊断 • 胎盘内血池,其他原因的胎盘增厚 • 20w前绒毛膜下血肿或者胎膜后积液
• 超声图像
胎盘形态异常
• • • • • • • • 分叶状胎盘 副胎盘 轮状胎盘 球拍状胎盘 帆状胎盘 膜状胎盘 巨大胎盘 小胎盘等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
分叶胎盘是单胎妊娠而胎盘分为二个 或数个者。当孕卵着床后,底蜕膜血管供 给障碍,呈局灶状分布,以后在血管丰富 的底蜕膜部位才有叶状绒毛膜分布,故形 成的胎盘呈多叶状。最常见的是分为两叶。 若胎盘分离不完全,且胎儿血管在未会合 形成脐带血管前由一叶伸展到另一叶者, 称为双叶胎盘(Palcenta Bipartite;Bilobed Placenta)。
前置胎盘
• 定义: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 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 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placentaprevia)。 •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 多产妇。 • 临床按胎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将前置胎盘 分为三种类型:完全性前置胎盘或中央性前置 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
轮状胎盘
• 轮状胎盘是胎盘形状异常之一,其发生率不到 1/6000。是指胎盘的胎儿面中心内凹,周围环绕增厚的 灰白色环,环是由于双折的羊膜和绒毛膜构成的,其间 有退化的蜕膜及纤维。在环内,胎儿面为常见的外形, 并附着于脐带上,可见到有大血管中断于环的边缘。卷 起增厚的羊膜绒毛组织常合并胎盘出血和梗死。 轮状胎盘分为完全型(形成一完整的胎盘组织环) 与部分型(形成不完整的胎盘组织环)两类,部分型轮 状胎盘不引起任何胎儿异常,而完全型轮状胎盘与胎盘 早剥、早产、IUGR、胎儿畸形、围生儿死亡率增高有关。 超声:特征性声像改变为胎盘边缘呈环状或片状突向羊 膜腔,内部回声与胎盘实质回声相似,有出血或梗死者, 内部可出现无回声或低回声区。探头对胎盘边缘做 360°扫查观察,有利于评估轮状胎盘的程度。
超声诊断
• 诊断方法: • 经腹(需憋尿)、经会阴、经阴道。 • 诊断标准: 目前我们常用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3cm
• 胎盘的移行 • 胎盘位置与宫颈内口关系的变化: • 1.早孕:胎盘面积相对比较大,子宫下段没 有完全展开,往往累及“子宫下段”或宫 颈内口。
• 2.中孕:胎盘低置状态
10% 反复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