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课《散文诗两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课《散文诗两首》


课文解读
2.最后一段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 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 坎坷与磨难的人。
课文解读
3.这篇借景抒情的文章美在何处?
场景美。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 生动场景。
意境美。作者被美景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 呵护与关爱。
情感美。母爱是纯洁的,总是在你遇到风雨 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量;母爱是无私 的,她将永远罩临着你,伴随你一生。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
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 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假如”表明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来 写的,这个词是本文的文眼。
讨论回答
Ke Wen Da Yi
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是怎 样的表现的?
2、金色的花象征着什么? “我”为什么想象自 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我”和妈妈各自的性格是怎样的?
课文解读
Ke Wen Jie Du
我变成金色花之后为妈妈所做的事。
妈妈
沐浴后做祷告 中饭后读书时 黄昏时拿灯去牛棚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跳到妈妈面前, 恢复原形
课文解读
Ke Wen Jie Du
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不让妈妈知 道?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 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 快乐。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小说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她以 “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 《两个家庭》。其作品有诗集《繁星》 《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 花赞》等。




1.课后读读写写,汉字+拼 音,每词写两遍。标好日期。
2.预习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 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 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叶 母 亲
要求Leabharlann 朗读课文Lang Du Ke Wen
1.大声朗读,充满情感节奏,深入体会散文诗的情 感。
2.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3.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其表达方式是什么? 4.划出代表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的词语。
课文解读
1、作者为什么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 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是写雨中的莲 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受到 了触动,从而联想到爱护子女的母亲,于是借 景抒发自己对守护子女的母亲的依恋和敬爱。
( hé)荷叶( ) 荷
荷枪h实è 弹
( qiǎo)悄然无声 悄
( qiā)o 静悄悄
生词释义
Sheng Ci Shi Yi
匿笑:偷偷地笑。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攲斜:倾斜,歪斜。 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含苞未放。
课文解读
Ke Wen Jie Du
散诗文
两首
荷 叶
·
金 色 花
母 亲
散 文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 诗 代抒情文学体裁。在本质上,它属于
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在内容上, 又保留了诗意的散文性特征;在形式 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但不乏内在的 音韵美和节奏感。
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 《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 《红夹竹桃》,诗集《新月集》《园丁集》 《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 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
字音字形
Zi Yin Zi Xing
匿笑( nì) 沐浴( )mù 嗅到( ) xiù 梗(ɡěn)ɡ 祷告( ) dǎo徘徊( ) pái huái 花瑞( ru)ì 菡萏( h)àn 攲dà斜n ( ) qī 衍( yǎn) 遮拦( ) zhē荫蔽( ) yīn bì
多音字词
Duo Yin Zi C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