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基础建设

中国的基础建设

中国的基础建设
中特5班第三组
C ONTENTS
目录
1中国的教育基础设施2中国高铁的发展3中国的医疗卫生4总结与展望
70年前的今天,新中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之路。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富民强,百业俱兴,中国在以令世界震惊的发展速度强势崛起,如今我们俨然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新中国强盛的背后,离不开的是教育的伟大力量,而我国的教育基础
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的教育基础设施
阶段一:
1949年至1976年:扫盲运动到基础教育
1949年,全国有5.5亿人口,
但全国范围内仅有205所高校,平
均毛入学率仅为0.26%,4.4亿国民
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不足2年,文盲
比率高达80%。

从1951年起,我国
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

1964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
简易小学在以山东、河北为首的十
四个省份的农村中所普及,课程精
简集中,且地区周边的学龄儿童可
以就近入学。

1977年-2011年:全面发展基础教育 1977年,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一席讲话,成为了科技教育战线率先拨乱反正的重要指针。

他说:“我们的教育已比发达国家落后了整整20年,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就是我们要有知识,要有人才。


2011年,教育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选择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下,正式启动“本科教学工程”。

阶段二:
2012年至2019年: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2012年,教育部指出要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逐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

2016年,教育研究深化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发展。

2019年,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发布了“国家教育信息化2.0计划山东标准版本”—— AI蛙答答自适应学习平台。

平台满足了“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数据化、个性化的要
求。

阶段三:
从桥梁、隧道、无砟轨道等线路工程,到牵引供电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再到高速列车的研制,中国的高速铁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推动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从一无所有,到构建起完备、成熟的技术体系,这一切既坎坷曲折,又波澜壮阔。

当中国迈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不仅为人们构筑起生活新时空,也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产品,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这是CCTV10科教频道推出的纪录片《中国高铁》,纪录片展现了中国高铁的发
展历程以及它是怎样成为中国外交新名片的历程。

2中国高铁的发展
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
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
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

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

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

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
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

在2003年刘志军上台之后,为了提升中国铁路在世界的竞争力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大刀阔斧的开展了“铁路跨越式发展”,并要求新建高速铁路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议规定:新建客货运列车混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新建客运列车专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50公里以上),刘志军的功劳将载入中国铁路史册。

从2012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过去的“欧标”与“日标”,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
用。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

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

其中,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根据功能定位主要划分为县办医院、市办医院、省办医院、部门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主要包括军队医院、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医院)。

县级以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公立和社会办两类。

根据属地层级的不同,政府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划分为县办、市办、省办及部门办
四类。

3中国的医疗卫生
医疗体系发展历程
1、“1990-2009”的二十年作为第一阶段,也是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医疗体系特征的主要塑形阶段;
2、“2010-2019”十年作为新一轮医改开始探索新方向的过渡阶段,有尝试有反复;
3、“2020---”起,新主线已经明确,各趋势效果将逐步显现,促进形成新的医疗生态。

社会医疗保险(医保)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该保险一般由政府承办,借助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强制实施并组织管理。

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三个层次构成。

中国医疗水平现状
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发布了2019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行榜。

榜单显示,冰岛是目前世界上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而中国大陆位列第48名。

从1990年到2016年的26年间,中国HAQ指数提升了35.3分(32.8-37.0),进步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2000年到2016年,中国HAQ指数升高了24.6分(22.4-26.2),在195个国家和地区中,HAQ提升最多,排名第一,说明我国医疗质量正在不断飞速发展。

4总结与展望
中国逐渐被称为基建狂魔。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说法,尤其是近几年,从我国的各种世界性工程的完工,比如第一跨海大桥,世界第一高桥等等,的确可以看出中国在基建方面的实力。

中国在基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每年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和固定资金都占有较大的比例。

这些资金被用来发展教育、医疗、水利工程、交通设施等等。

在未来,中国“建造”应该走出去。

中国的基础建设已经从高速增长期到稳定发展期,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建造的比较成本仍然比较明显,所以开拓海外基建需求,将是未来重要的方向。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