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书心得(4篇)
本书所写内容贴近教师的生活,话语真挚,说理透彻,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读完之后受益匪浅。
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中外教育名人并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娓娓道来,真实质朴,读来丝毫不觉得疲倦。
从不断地阅读、观察、思考中,总结提炼了优秀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的9件事。
细细读来,耐人回味,尤其让我们这些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劳顿的教师,更是深受启迪。
作者在自序中提出了《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的建议,以他自身的实际,提出了“愿普天之下的教师都能‘优秀'
起来,并且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快乐'的憧憬,要每一位
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和思考,去憧憬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教育梦想。
我想只要按照这九件事的提示去努力,我们也可以做‘优秀'的教师,我们也可以做快乐的教师,至少在自己
原有的专业基础上,水平有所提升,教出学生的学业质量能有更大的进步。
书中正文共分九部分,阐述了九堂教师必修的课程。
一、读书是教育之母优秀教师的第一堂必修课:
读书修身。
作为教师除拥有这个名字外,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xx”,要做一个古色古香的现代教师,第一项
修炼就是:做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
想和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教师的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二、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优秀教师的第二堂必修课:自我反思。
知识分子是有责任感、正义感、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
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应有平民情怀、洁身自好和骨气。
优秀教师一定要时时牢记和永远守住自己的使命,做一个古色古香的现代教师,要把真理告诉学生。
三、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第三堂必修课:教育科研。
每一个优秀教师,都是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成长成功的。
作为教师,要学有方向,教有特色。
教改追求,是教师职业和人生幸福的追求。
幸福是一种过程,一种体验,一种感受。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是确定生活和工作目标,并向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
教师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科研实践中才能充分体现。
四、教育就是爱优秀教师的第四堂必修课:大爱厚生。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
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一定是充满大爱之心的学校。
爱心育人,爱满校园"是学校管理和教师修炼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友爱每个学生,教好每个学生。
“教师爱学生,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教师恨学生,能把
一个民族恨萎缩了。
五、我写故我在优秀教师的第五
堂必修课:积极写作。
写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
能不能写作是一个教育家和一个教书匠的基本区别。
随笔日记既是一种写作形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的理念、方法和课程,是学校中的学校。
李镇西的成功就是与他写随笔日记分不开的。
只要我们勤于实践,善于观察,不断反思,坚持写作,就会有更大的成功。
六、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优秀教师的第六堂必修课:锻炼口才。
口才是人的第一能力,谈吐是人的第二外貌。
口才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特别重要,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热情的、理性的和智慧的。
演讲也是培养师生的大课堂。
要说真话,校园应该是说真话的地方。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一个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一个甘愿为真理和正义而贡献出一切的人。
七、细节就是力量优秀教师的第七堂必修课:注重细节。
中国古代的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人格就是力量。
细节就是力量。
教师和教育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寓伟大于平凡,寓日月永恒于细节。
在教师的自我修炼完善、学生的人格教育塑造、学校的科学民主管理等方面,注重细节,注重过程。
八、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优秀教师的第八堂必修课:家校合作。
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生的影响而言,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重要。
真正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一定会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就
是“教师最重要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九、享受
幸福的教育人生优秀教师的第九堂必修课:追寻快乐。
教
师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燃烧、乐观憧憬的人生,应该是一个能够享受教育幸福的快乐人生。
教师要有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和社会角色,才能拥有工作激情和人生快乐。
教师的工作平凡、琐碎、辛苦,只有拥有激情的教师,才能享受到教育工作独有的快乐。
工作了近15年的我,读了此书深有体会。
书中的高老师
如一位智慧长者,慈眉善目,谆谆教诲,为我们讲诉地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成为启迪我们心灵的明灯。
作为一名教师,九堂课使我知道要积极调整心态,享受幸福、快乐的教育人生,要做最好的老师。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源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源于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
教育永远是一种遗憾的艺术,缺乏专业素养的教师或许永远只有遗憾而没有艺术。
因此,教师要想减少遗憾,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
在课程改革深入的今天,已有的经验不再是教好学生永恒的资本。
我们需要多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才能提高自己
的专业技能,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运用理论不断摸索。
我们有太多的教师习惯于重复,重复过去的方法,重复过去的经验,重复过去的思路。
于是,激情在重复中逐渐消失,理想在重复中逐渐泯灭,信念在重复中逐渐淡化。
告别重复,意味着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改变自己,锤炼自己的专业品格,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然路径。
总的来说,爱好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玩具一样,教师的至爱应该是书籍。
读书能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另外感触颇多的是,一定坚持写教学日记,每日及时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成败,记录下自己瞬间的思维火花,能对平时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等加以消化,做到学以致用。
让教师成为教育中的积极反思者,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好处。
写教育随笔日记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
李镇西的成功就是与他写随笔日记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多元的,而教师自身的努力则是一种最具活力、最持久、效果最明显的内生源泉。
教师应在“修心、修情、修性、修行”中生活,通过读书不断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净化和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
锤炼教育行动,提升教育能力;让我们把读到的知识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去,成长提高,感悟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