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上学期物理笔记(推荐文档)

初二上学期物理笔记(推荐文档)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秒表;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二、使用刻度尺注意事项:1. 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2. 测量时刻度尺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3. 被测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齐;4.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5. 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 读数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三、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减少。

四、测量时不按照测量规则操作造成的差异叫错误;错误可以消除。

实验中错误是不允许出现的。

五、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采用精密测量工具;3.采用科学测量方法。

六、长度测量结果中,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例如:2.56cm,估计值是:0.06cm,分度值是0.1cm。

七、长度的单位:千米(㎞);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 1nm=10-9m第2节、运动的描述一、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二、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三、参照物选择可以任意选择;所以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地面上固定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四、同一个物体,所选择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不同,所以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五、注:同方向、同速度,同高度运动的两个物体相对是静止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用时少的运动快;(如:50米赛跑)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运动路程长的更快。

(如:跑步过程中跑在前的快)二、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三、速度的计算公式:V(速度)=S(路程)/t(时间)四、速度的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五、20 m/s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m。

六、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七、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点、任意时刻、任意路段的速度相等。

八、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时间段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所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二、实验原理: v=s/t三、实验方法:测量出斜面的长度S,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放手自由滑下,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低端所用的时间t,用v=s/t计算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产生的声音可以继续向外传播出去。

2.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是指: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音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15℃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 340 米/秒。

4.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只能通过无线电通话?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只能通过无线电谈话。

5.利用回声测距离的计算公式: S=V(速度)×t(时间)/2 。

6.人耳听到声音有两种方式:一是:人耳听声音(空气传声)二是:骨传导声音(固体传声)7.为什么在房间里谈话比在旷野上谈话更响亮些?答:因为房间的墙反射声音产生的回声与原声叠加在一起,加强了原声,听起来响亮一些。

而狂野里回声和原声没有叠加在一起,所有听起来声音小一些。

8.人们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米以上。

9.打雷时听到雷声连绵不断的原因是什么?答:是雷声经过地面、山崖、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第2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由物体振动频率高低决定,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由物体振幅大小决定,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2.模仿各种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发声响亮和洪亮指声音的响度大;高音和低音指声音的音调高低;音色是判断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依据;一般情况女生的音调比男生更高。

细、短、紧的物体比粗、长、松的物体音调高。

3.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20Hz——20000 Hz ;频率小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第3节、声音的利用1.声音有两个方面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例: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用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例:利用超声波除结石、超声波清洗零件)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噪声的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防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一切声音叫噪声。

3.噪声的强弱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划分,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分贝;正常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 70分贝;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 50分贝。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例:安装消声器、机器装防噪声罩、禁止鸣笛)(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居民区多植树、道路两旁装隔音板)(3).在人耳处减弱;(例:用棉花塞住耳朵、戴防噪声耳罩)5.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觅食的;声呐是根据声音反射原理发明的。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计为℃,37℃读做:37摄氏度。

-20℃读做:负20摄氏度(或零下20摄氏度)。

3.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为0℃;把 1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把0℃和100℃之间等分为100份,则每份就是1℃。

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有:实验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5.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人体正常体温为 37℃,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0℃;1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为: 100℃。

7.体温计量程为: 35℃——42℃;分度值为: 0.1℃;测温液体为:水银;体温计因为有一个缩口,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使用过以后要把水银柱甩下到玻璃泡后才能使用。

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好: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2).使用前估计被测温度,选用适合的温度计;(3).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4). 读数必须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2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奈、各种金属。

4.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有:松香、玻璃、蜡、沥青、塑料、橡胶。

5.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7.生活中常见的熔化现象有:吃冰棒、雪融化、铁块化为铁水;常见的凝固现象有:水结冰、铁水变为铁块、雪的形成。

8.凝固放热的利用:北方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窖内的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9.熔化吸热的利用:吃冰棒解热、皇宫用冰砖降温、用冰块储存食物.10.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熔化要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凝固要放出热量;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第3节、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汽化需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4.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的剧烈汽化现象叫沸腾。

5.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快慢。

6.加快蒸发快慢的方法: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面空气流动速度。

7.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升高。

8.下图为液体沸腾的图象,沸点为98℃。

9.沸腾和蒸发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蒸发发生在任何温度、缓慢、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一定温度、剧烈、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10.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体积液化;二是:降低温度液化。

11.常见的汽化现象有:“白气”、“白雾”、“冒汗”、露珠、较冷物体表面形成的水珠。

第4节、升华和凝华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常见的升华现象有:碘变碘蒸汽、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灯丝时间长了会变细、卫生球时间长了变小。

3.常见凝华现象有:碘蒸汽变为碘、冬天的霜、玻璃上的“冰花”、树上的“雾凇”、钨蒸汽变成钨。

练习题:1.将铜、海波、松香、玻璃、、沥青、食盐、铁。

用不同的方法分类。

答:一、按晶体和非晶体分为:铜、冰、海波、食盐、铁为晶体,其它为非晶体。

二、按金属和非金属分为:铜、铁为金属,其它为非金属。

三、按导体和绝缘体分为:铜、铁为导体,其它为绝缘体。

四、按能否食用分为:冰、食盐能食用,其它不能食用。

2.在寒冷的北极应该使用那种温度计,为什么?答:应该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北极温度低,酒精凝固点为-117℃。

3.白炽灯发光时温度在2000℃以上,应该选用那种材料做灯丝?为什么?答:应该选用钨丝做灯丝,因为钨丝的熔点很高。

4.小东发高烧,用0℃的冰还是0℃的水来敷额头降温更好呢?为什么?答:用冰更好,因为冰熔化为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5.-39℃以下水银温度计还能使用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39℃以下时水银已经凝固。

6.为什么吃冰棒比喝冰水更解渴?答:因为冰熔化时要吸收身体大量的热,所以更解渴。

7.夏天的教室很热,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降温?答:可以在地上洒些水,让水蒸发来吸收教室的热量降温。

8.夏天干燥的房间里开着风扇,房间里的温度能否降低?答:不能,因为没有液体蒸发吸热降温。

9.小孩发高烧,但离医院很远,你怎样用物理的方法给小孩降温?答:在小孩的头上放湿毛巾或在头上擦酒精,因为水和酒精蒸发吸热降温。

10.北方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什么现象?答:冰花是凝华现象,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在室内一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