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主题: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四年级数学教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
从第二学段即本册开始学习条形图,将原来分散在一、二年级的条形图内容合起来进行认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本课时的内容,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把给出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
先呈现学生的表示方式:统计表、画圆圈的象形图,再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图,通过条形图与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
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体会各自不同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借助于主题图,会用简单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通过相应习题,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能用自己的话和同桌就条形统计图的特征进行简单的交流。
评价任务:
1、结合情境图,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楚的表示出各种天气的情况,通过对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及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更清楚直观的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完成目标1)
2、通过解决课后“做一做”,经历数据的搜集过程,并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完成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