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30米障碍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体征和运动技能水平,运用师生合作的手段和多种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通过障碍物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在课中我对学生上下肢的运动技能及腰腹力量的练习都做了设计,让学生身心都得到了发展。
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二、教材分析这堂课我以二年级快速跑内容为基准,中间穿插了垫上运动、跳跃、钻过栏架、跨过垫子组成了30米障碍跑。
四个部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奔跑中通过爬、跳、钻、跨几个途径越过障碍物,再快速跑回起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灵敏、协调的素质,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奔跑能力。
三、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对新颖的运动项目充满好奇,但运动能力及协调能力较弱。
我在教学中以跑为基础,贯穿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跑步姿势的同时结合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过障碍物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续过障碍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奔跑能力2、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通过障碍物的几种方法(即爬、跳、钻、跨)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性3、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勇往直前、自信顽强的品质。
五、教学重点:运用正确的方法通过障碍。
难点:在快速行进中,通过多重障碍,并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直观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七、教法与学法(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在课的开始,我组织学生整队、向前看齐,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起到收心引趣的作用,使学生有了上课的意识。
接着进行原地踏步走,我用口令提醒学生的动作要求,其目的是让学生尽快调整身体的姿态,为本课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然后进行简单的队列练习:向左(右)转、向右看齐。
要求学生动作迅速,以右边第一个学生为基准向右看齐,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听课行为。
我以第一排同学报数的形式进行检查人数,了解本班学生的出席情况。
亲切的师生问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待孩子们注意力已经集中后,我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课即将参与的活动内容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
(二)、准备部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趣的活动更能吸引他们融入课堂。
所以我在准备活动部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了两个趣味游戏:我先安排了运动量较小的“石头、剪子、布”游戏,学生一般都会用手来完成这项游戏,我改变了组织形式,采用脚步动作来做这项游戏,师生互动、合作开展。
游戏时,所有的学生都以老师为合作伙伴,判断自己和老师的比试结果。
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尽可能的跳起来,来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
这项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第二个游戏“大小鞭炮”,运动幅度较大,调动学生的全身活动细胞,听老师的提示分别进行“大小鞭炮”的发放。
要求:小鞭炮放出来声音虽小,但要婀娜多姿;大鞭炮要尽量做到震天响,炸开时要跳得越高炸开越大。
通过这两个游戏的教学,不仅活动了学生的机体,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准备操部分:我根据小朋友喜欢动物,爱好模仿的特点,我设计了六节动物模仿操。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模仿操分别是:“小猫洗脸”的扩胸运动;“公鸡高傲展翅”的伸展运动;“鱼儿推波助澜”的腰腹运动;“棕熊憨憨行进”的腿部运动;“小兔蹦蹦跳跳”的可爱摸样的跳跃运动;“小鸟自由自在轻松飞翔”的整理运动。
这套模仿操正好契合孩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充满童趣和滑稽的动作让孩子们爱学、乐学、要学。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正好达到上课前的热身效果。
二、基本部分(1)、30米障碍跑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简单过障碍物的方法。
如:攀爬、跳过一定高度和宽度、绕物行走等。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连续越过障碍的综合能力,本课我设计了让学生连续爬过垫子、在跳箱上跳上跳下、钻过栏架、跨过一定宽度垫子的四个障碍,通过爬、跳、钻、跨等方法通过障碍后快速跑回起点。
我安排的这四项障碍遵循了活动安排的起伏性,活动量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
在障碍的设置上,将垫子放在第一个,其目的是考虑到爬行是学生平时玩耍中最常用到的形式,有较好的技能基础,再者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快速奔跑后急停,接着进行爬行练习,会因为速度过快,控制不了身体平衡而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爬行和钻圈的运动量较小,将这两项过障碍动作穿插安排在跳上跳下障碍和横跨障碍之间,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通过连续障碍时,有个小小的体能缓冲,不至于因连续大运动量而影响后面的过障碍的技能,从而更好的锻炼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合理支配体能的能力。
进行跳箱跳上跳下练习时,因学生平时较少接触这项技能,在练习前我要先教会学生跳上跳下的基本方法,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思想教育;鼓励学生战胜自己,勇于向新鲜事物挑战。
钻圈运动量较小,要求学生钻过栏架,不能将栏架移动位置,影响下一个学生的练习。
通过钻圈练习,锻炼了学生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
短暂的能量积蓄为过下一个障碍作铺垫。
顺利通过四个障碍后,绕过标准物返回,返程时要求学生快速跑回起点。
快速跑时要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
在教学30米障碍跑时,我采用分解法、直观教学法、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对每一个障碍的通过方法逐一讲解、示范。
从最初的观看同伴的示范,形成第一表象,接着让学生慢步尝试性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过障碍技能后,再进行完整练习30米障碍跑;从分步练习到综合练习,使学生逐渐建立动作概念。
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在后面的综合练习中才不会出现更多错误动作;组织学生进行较快的速度通过一组障碍物,练习中,要强调正确的通过障碍的方法,做到方法得当,稳中求快,安全的出发,平安的到达终点。
当学生较熟练的掌握通过障碍的方法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30米障碍跑比赛,比一比哪组同学动作合理,既快又安全的到达终点。
其目的一是及时了解学生对通过障碍物的方法的掌握情况;二是通过竞赛,更好的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
(依时间定,还可以增设难度较大的来回都是越过障碍物的比赛)。
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会越过障碍物的方法,又愉悦了他们的身心,提高了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体育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完成动作的稳定性和情绪的变化,督促学生要合理的运用技术动作,注意自身的安全,并及时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发挥榜样的作用,进而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最棒的肢体语言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游戏部分刚才进行了30米障碍的练习,学生的体能已经有了较大消耗,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学生上下肢均衡的发展的教学原则,在游戏部分的教学安排了运动量较小的传球游戏。
分别是头上传球和胯下传球,使学生复习巩固已有的动作技能,再由易到难,过渡到头上胯下交替传球,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老师对游戏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及时加以纠正,要启发学生,要与同伴通力合作、为本组取得好成绩齐心协力,既快又稳的传好球,让学生在激烈的传球中忙而不乱,获得快乐,真正让学生做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三、结束部分经过较为激烈的游戏活动后,学生的身体都处于兴奋状态。
(可增设双手支撑地面的素质练习)。
为了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及时得到恢复,我设计了一组轻松的放松小游戏。
“口是心非”的游戏方法是:让学生席地而坐,组织他们做“拍拍你的左臂”;“跺跺你的小脚”小游戏,使学生进行上下肢、腰腹得到的放松。
做“不许笑”小游戏,让学生正确、快速的做出反动作,滑稽夸张的言行,让孩子们在嘻哈的氛围中压力得到释放。
培养学生的表现自我的能力,使孩子的机体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全面的放松,从而起到平定学生的身心作用。
做完放松游戏后,我及时对本课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对本课中涉及到的游戏可延伸和拓展部分稍作提示,让学生对下一次体育课充满期待,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
表扬一些优秀学生,树立榜样,建立起良好班级学习氛围。
课毕,老师要布置学生归还器材,让学生明白器材的借还要做到有借有还,培养学生的借还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师生互相道别,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组织学生与到会老师们道别!八.课堂中教与学的调控在教学中,教师会合理安排学生参与活动,使之形成互相合作的学习氛围。
教师运用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进行引导和指导,合理的分组练习,提高学生掌握快速通过障碍物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来巩固、拓展学练技能,提高各项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验运动带来的愉悦。
学练的开始部分,讲清动作的方法和要求,提示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给与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能动性。
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适当的时候集中,让他们展示和总结自己的表现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指导他们合理的运用技能,安全的进行游戏活动,科学的利用学生活动或集合的机会,表扬部分学生,树立榜样作用,进而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最棒的肢体表现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九.运动负荷预设本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目标,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身体状况及变化规律,安排了新颖有趣的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运动负荷规律,预计学生将会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和最适宜的生理负荷完成本课的学练内容,较好的达成健康快乐的学习目标十.场地与器材大垫子:4块小垫子:8块小排球:4只呼啦圈:4个锥形标志物4个跳箱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