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施工水上

钻孔灌注桩施工水上

仙桃港仙桃港区综合码头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编制单位: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仙桃港仙桃港区综合码头工程项目部编制日期:2015年6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1.1、编制依据 (1)1.2、施工现场情况 (1)1.3、本工程执行的标准规范 (1)二、工程概况 (2)2.1、地理位置 (2)2.2、工程概述 (2)三、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工艺流程 (3)3.1、施工总平面图 (3)3.2、施工工艺流程 (3)四、施工方法 (5)4.1、测量控制 (5)4.2、施工平台搭设 (5)4.3、埋设护筒 (5)4.4、设备选择 (5)4.5、泥浆制备及循环 (5)4.6、钻进成孔 (5)4.7、清孔 (6)4.8、钢筋制作和安放 (6)4.9、水下混凝土灌注 (6)五、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7)5.1、施工进度计划 (7)5.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7)六、质量保证措施 (9)6.1、工程质量目标 (9)6.2、质量控制措施 (9)七、安全保证措施 (12)八、文明施工 (14)九、环保管理措施 (15)一、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仙桃港仙桃港区综合码头(水工码头件杂货泊位1#、2#,引桥1#、2#)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仙桃港仙桃港区综合码头(水工码头件杂货泊位1#、2#,引桥1#、2#)工程投标文件》(3)、由湖北交通规划设计院的《仙桃港仙桃港区综合码头(水工码头件杂货泊位1#、2#,引桥1#、2#)工程》施工图纸;(4)、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建筑法规及规章制度,行业规程及企业的技术资料。

1.2、施工现场情况1.3、本工程执行的标准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2)、《高桩码头设计和施工规范》(JTS167-1-201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8)、《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9)、《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1-2011)(10)、除上述已列明外的国家、地方颁布的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标准、规范、规程、条例、规定等二、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仙桃港仙桃港区综合码头工程位于湖北省仙桃市境内,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临武汉市蔡甸区,西与潜江市接壤,南隔东荆河与洪湖市、监利县一衣带水,北濒汉江与天门市、汉川市隔江相望。

该工程位于汉江仙桃河段右岸鄢家湾附近,上距杜家台分洪闸约1.9km。

2.2、工程概述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区域为码头及引桥水下钻孔灌注桩,共175根,详细参数见表2-1 《钻孔灌注桩参数一览表》。

三、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工艺流程3.1、施工总平面图引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平面布置见图3-1 《钻孔灌注桩总平面布置图》、图3-2《钻孔灌注桩断面布置图》。

图3-1 钻孔灌注桩平面布置图图3-2 钻孔灌注桩断面图3.2、施工工艺流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见图3-3《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图》。

图3-3 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图四、施工方法4.1、测量控制灌注桩测量控制按照工程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现场桩位测放采用校核过的经纬仪、水准仪(或全站仪)、钢卷尺进行轴线放样定位以及高程测量,测放好的桩位需经监理复核并合格后方可进行桩基施工。

4.2、施工平台搭设浮船平台搭设完成。

4.3、埋设护筒钢护筒沉桩已完成4.4、设备选择本次灌注桩施工考虑由码头上游段开始施工,配备4台GPS-15型钻机设备。

钻机配置三翼刮刀钻,钻杆采用Ф168mm长3.0m的钻杆,其它相应配置泥浆泵、电焊机等机械设备。

4.5、泥浆制备及循环本次钻孔桩采用反循环钻进成孔,泥浆护壁,二次循环清孔。

泥浆性能参数一般选择原则为:易塌孔地层选用较大值,不易塌孔地层选用较小值。

根据现有地质状况,采用外运优质粘土造浆。

考虑到钻进至砂层后,维护孔壁比较困难,因此,泥浆比重适当增加,所以,在现场准备一些膨润土和有关的化学掺和料,在需要时,按实际情况配制优质泥浆。

泥浆性能参数指针控制范围如下:漏斗粘度:18-25 s泥浆比重:1.05-1.20含砂率:<4%由于灌注桩施工在水上,采用现场修筑泥浆池进行循环,泥浆池一组为二个,容积在3~4m3,起到泥浆储备、沉淀作用。

4.6、钻进成孔场地平整、护筒埋设完成后,进行钻机组装、就位,要求天车中心,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三心)成一垂线,随即提出开钻申请并安排施工。

成孔钻进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方法,钻头在上部土层钻进时,选用三翼条形刮刀,机上钻杆安装导向钢丝绳,并在钻头上部带扶正器,以增加钻头在孔底回转的稳定性,使钻进平衡,孔壁完整,钻孔垂直。

钻孔参数控制范围如下:钻压:6~15KN转速:40~124rpm泵量:600~1200L/min加接钻杆时应先停止钻进,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1~2分钟,然后停泵加接钻杆,完成后继续钻进,避免停歇过久,直至符合设计要求深度为止。

施工时,必须并做好钻进记录。

4.7、清孔清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重要的一道工序,清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桩身质量与承载力的大小,本工程采用两次循环清孔,在终孔后清孔一次和灌混凝土前清孔一次。

第一次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成孔后不提钻慢转正循环清孔,将钻头提离孔底10~20cm中速旋转,调制泥浆并替换孔内稠泥浆与钻屑,第一次清孔完成后进行孔深和孔位的复测,并做好记录。

第二次清孔在钢筋笼下孔以后进行,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清孔后的孔内水位要求高于孔外1.5m以上,在第二次清孔后及时安排混凝土浇筑。

4.8、钢筋制作和安放钢筋笼采用分节制作,单节长度约为9m,钢筋笼分6节制作,钢筋笼点焊成型,成型后每节临时绑设3根φ70测声管,钢筋笼做到成型主筋直,箍筋圆。

成型的钢筋笼堆放在大堤上,堆放层数不得超过2层。

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需采取措施防止变形,起吊点宜设在加强箍筋部位,钢筋笼通过桩架直接吊进孔内,由于钢筋笼为分节制作,在入孔时要实行焊接,上下节钢筋笼均保持垂直,搭接长度满足10d 以上,焊接时要求对称施焊,焊缝长度和饱满度均要满足规范要求。

上节钢筋笼焊完后,将测声管用外置式钢套管对接,并环向焊接,并绑扎牢固。

依次将6节钢筋笼焊接成型。

要求每节焊接完后停留3~5分钟冷却时间。

4.9、水下混凝土灌注钻孔桩混凝土级别为水下C30,采用商品混凝土,通过输送泵输送到相应位置,坍落度控制在16~20cm。

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采用直径260mm、壁厚3.5mm、长2.5m的无缝钢管,游轮丝扣连接,密封性好,刚性强,不易变形。

在使用前必须检查丝扣的好坏和导管内是否有残物,并进行通水密闭试验,确认无渗漏后方可使用,使用后应将导管清洗干净,涂油保护丝扣,堆放整齐。

导管安放分节进行,要求旋紧丝扣,无渗漏,导管底部距孔底30cm。

导管上部,安放集料斗,容积为3.0m3,第一料斗混凝土数量应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中1.0m左右,当集料斗中混凝土达到要求的量后,剪断隔水球铁丝,带着混凝土直入孔底,使隔水球压出导管中泥浆。

在灌注过程中,应缓慢提升导管,并确保导管下端始终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2m、不大于6m。

孔口灌注人员应随时测量孔中混凝土的灌注深度,防止埋入过深,难以提升,埋置过浅,或提拔过快造成混凝土脱节影响成桩质量。

当班技术人员要计算该桩的混凝土灌入方量及充盈系数,了解孔内有无缩颈或坍孔、扩孔现象并做好施工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将混凝土直接倒入孔中,混凝土浇筑应连续不得中断。

五、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保证措施5.1、施工进度计划本钻孔灌注桩计划于2015年7月14日开始,至2015年9月24日完成,详细各项计划见表5-1 《钻孔灌注桩施工计划》。

5.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5.2.1、管理措施(1)、建立精干、高效、富有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部,完善生产指挥系统,对工期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施工工段的具体作业工序。

(2)、实行施工任务单制度,项目部将施工计划下达施工作业班组和操作人员,建立会议、检查、考核制度和奖惩条例,以加快工程的施工进程。

5.2.2、技术措施(1)、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一线操作人员知道干什么,怎样干,明确质量要求,避免返工损失。

(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技术监控,技术人员要随时深入现场,了解施工的最新进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5.2.3、劳动力和机械设备保证措施(1)、提高机械化、标准化的施工水平,实现快速施工。

在组织施工时,结合机具配备情况,工程进度要求和工程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和安排施工设备,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并加强机具设备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充分发挥机具设备的作用。

(2)、劳动者的素质是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关键,施工前必须通过技术交底,使劳动者熟悉施工工序,施工中,对各工序的劳动力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上岗前进行岗位培训,以保证其达到本岗位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

六、质量保证措施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网络。

6.1、工程质量目标按《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等级。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6.2、质量控制措施钻孔灌注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单项工程,其受地质条件,施工状况的影响比较大,一旦出现问题,处理比较困难,而且费工费事,给工程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加强各环节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1)、本工程中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成孔深度、孔径、孔斜、钢筋笼质量等均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每道工序经三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加强对成孔质量的控制,预防和避免井斜、坍孔和颈缩等情况出现,地层在变层时要合理调整钻进参数,要轻压、慢钻、小泵量,待进入新地层1m以上后,方可采用正常参数钻进。

(3)、当遇地下障碍物时,不得盲目钻进,待摸清情况采取措施后方可钻进,并要调整钻进参数,确保钻具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一旦发生孔斜,采用小规程参数(即轻压、慢转、小泵量)进行反复扫孔纠斜。

在进入砂质土时适当放慢成孔速度,确保砂层段泥皮的形成,使该段泥皮具有较好的护壁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