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措施
23
• 自1985年起,美国不再提出延续自动出口限制协 议的要求,但日本为避免与美国发生更多的贸易 摩擦,单方面限制了汽车出口(从1986到1991年 为230万辆,此后为165万辆)。 • 此协议的目的是使美国消费者从日本车的消费转 向美国汽车,以增加美国汽车的国内销量,提高 美国汽车工人的就业机会。 • 美国的汽车产业利用1981到1985年这段时间缩减 了开支,改善了汽车的质量,但成本的降低并没 有使消费者受益,底特律的盈利在1983、1984和 1985年分别达到60亿、100亿和80亿美元。
21
1961年《短期棉纺织品协定》(SA)
1962年《长期棉纺织品协定》(LA)
1974年《多种纤维协定》(MFA)
1995年《纺织品服装协定》(ATC)
22
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的自愿出口配额
• 1977 年到1981年,美国汽车产量下降三分之一, 进口汽车比例从18%提高到25% 。1980年三大汽车 公司共亏损40亿美元。美国政府希望与日本协商 达成一项自愿出口限制合约。 • 日本由于害怕美国实施更严厉的进口限制而“同 意”限制汽车出口。 • 第一年的限额为168万辆,接下来的2年限制为168 万辆加上1981年美国国内汽车销售增量的16.5%。 • 1984年,由于美国汽车仍然无力与日本竞争,日 美再次达成185万辆的自愿出口配额。
自动进口许可制度 非自动进口许可制度
31
• 进口许可证可根据其对进口商品的控制程度分为:一般公 开许可证和特种进口许可证。 • 一般公开许可证范围的商品可自由进口,对进口数量及进 口来源国一般没有限制,进口商很容易取得。有些国家甚 至不要求事先申请和领证,只在进口报关时填明属公开一 般许可证范围即可进口。这种许可证制的作用主要是为了 便于政府对进口的监督和统计。 • 特种进口许可证所适用的商品主要是烟、酒、军火武器以 及某些禁止进口的商品。进口商在进口前必须向政府主管 当局提出申请,获准后才能进口。 • 在进口许可证的使用中,有的国家故意制定繁琐复杂的申 领程序和手续,使得进口许可证制度成为一种拖延或限制 进口的措施。
进口商品 进口商品 CIF20 CIF16 美元美元
进口环节税率30%
进口国市场
16
(二)“自愿”出口配额制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VERS) ������
1、含义 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 定某些商品对某国的出口限制,在规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 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其条款和内容主要包括: 1. 规定在协定有效期内第一年度的出口额和其它各年度的增 长率,即规定配额水平。 2. “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分类。 3. 协调各种自限商品限额相互融通使用的权限。 4、保护条款,即进口国有权通过一定程序,限制或停止某种 造成“市场混乱”的商品进口。 17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
1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
非关税措施(壁垒)的概念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s-NTBS)是指以
关税以外的办法限制进口的措施。
非关税壁பைடு நூலகம்的产生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出现了超贸易保护主义,各国提高 关税的同时,开始使用以限制数量形式的非关税壁垒。 70年代在经济危机形成了新贸易保护的压力,而受GATT约 束关税不能随意提高,于是各国纷纷采用非关税壁垒措施。
30
(三)进口许可证 (Import license system)
1、含义������ 2、分类 按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来分: ������
有定额的许可证 无定额的许可证
WTO的约束:《进口许可程序协议》
按进口商品来源有无限制来分:
公开一般许可证 特种进口许可证
对进口许可证签发的处臵权来看:
29
中国可能采取两种方式自限
•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表示,中欧 11日就纺织品设限问题达成的协议,不仅为解决贸易摩擦 提供一种思路,也能起到“杀猴儆鸡”的作用,“美欧压 住了,其它国家也就闹不起来了。” • 周世俭介绍,欧盟承诺对中国十大敏感产品确定增长 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成长幅度确定中国对欧出 口数量,实际上是希望中国用“自限”替代“他限”来控 制出口数量。“这实际上还是配额,但已经从被动配额变 成了主动配额!” • 他预计,中国在自限方面会出现两种方式:一是商会 实行预核签章,即是说由商会限量限价,“没有达到要求 的企业商会不给盖章,这就不能够实现出口。”二是通过 配额招标实现主动调控,“这样能够确保纺织品的长远利 益,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而不会出现井喷现象。”
27
案例
2005年6月14日中欧达成《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 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
2005年11月8日中美达成《关于中国部分输美纺织 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
28
引问
欧美对从我国进口的部分纺织品服装设限:
特别保障 措施
就欧美来说,采取的是何种贸易救济措施?其具体 措施又是什么? 数量限制、关税配额、 修改撤销关税减让 就中方而言,与欧美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后,开 始自觉地限制对欧美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这一行为又该 如何称呼? “自愿” 出口限制
外汇管制(有数量性外汇管制、 成本性外汇管制和混合性外汇管制)
海关通关程序和对进口价格的实施 (有海关估价制、繁琐的通关手续、 征收国内税和进口最低限价等)
6
(一)进口配额制(quota)
进口配额制
绝对配额
关税配额
全球配额
国别配额
自主配额
协议配额
7
1、基本概念 2、基本类型 绝对配额 (Absolute Quotas)������
“自动”出口配额制有两种: 一种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压力,自行单 方面规定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限制商品 出口。 另 一 种 是 出 口 国 和 进 口 国 经 过 谈 判 签 订 《自限协定》,出口国依协定配额自行限 制出口。
18
2、与进口配额制的比较 “自动”出口配额制 / 进口配额制 出口国直接控制配额 / 进口国直接控制进口配额 应用于几个甚至一个特定的出口者,具有明显的选 择性 / 通常应用于一国大多数供给者 适用时间长(往往为3-5年)/适用时间短(往往为1年)
11
3、配额的经济效应
D S
配额导致进口减少 → 价格上扬 → 国内供应 增加 →进口商、国内厂 商得利
新的均衡点 国际价格 国际供给线
P’
物价上扬 厂商得利
P 进口商得利 配额租
国内供应
A O
配額
D’
配額 进口量
B
12
国内供应
4、进口配额和关税福利效应比较 ������
配额租和关税收入的分配有差异 政府分配配额的几种方式������
19
实行“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并非出于自愿, 而是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被迫做出的。 “自动”出口配额制,对进口国来说,既可以保 护国内产业,也可以缓和贸易摩擦,防止贸易战 升级。出口国自限出口数量后,进口国国内该种 商品的进口数量受到限制,当国内生产尚不能满 足需要时,会导致国内该种商品价格上涨。价格 的上涨将刺激生产者 扩大生产规模,进而促进国 内同类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而如果采取其他 更为严厉的措施,容易造成出口国报复。
14
为什么政府更偏好于配额???
更有效控制进口
方法更灵活
政府拥有更多的权利 避免关税减让的压力 WTO规定 ─逐步降低 关税,取消 数量限制!
为什么WTO更偏好于关税???
遵循非歧视性待遇原则 对贸易扭曲程度小
15
商品倾销、 出口补贴、 降低生产成本 进口环节综合税率0%
本国 生产成本
25美元
进口商 进口商 进口商 提货成 提货成本 提货成 本20美元 20.8本 美元 26美元
9
美国进口配额的例子
进口的商品 浓缩牛奶(澳大利亚) 浓缩牛奶(丹麦) 脱水牛奶(德国) 脱水牛奶(荷兰) 蓝纹奶酪(阿根廷) 蓝纹奶酪(智利) 切达奶酪(新西兰) 意大利奶酪(波兰) 意大利奶酪(罗马尼亚) 瑞士奶酪(瑞士) 配额数量(千克/年) 91 625 605 092 9 997 548 393 2 000 80 000 8 200 000 1 325 000 500 000 1 850 000
20
3、“自动”出口配额制的形式及案例 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出口国单 方面规定
经典案例 双方通过谈 1976年日本对西欧钢材出口(120万吨 ) 判签订“自 限协定” 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经典案例1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 经典案例2 《MFA》、《ATC》协定下发展中国家 对部分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完全一样
直接分拨给进口商,配额租由进口商获得 进口商申请,获利小于配额租 政府公开拍卖配额,配额租=政府收入 + 进口商所获的利益 配额分配权交与出口国,出口国获得配额租
13
5. 配额的合理使用
争取更多的配额,并加强配额的管理和分配 用好用足这些配额 在规定期限内把受限商品的配额用足 留用额/预用额/挪用额(转用额)/转让额 作好商品的归类(尽量将商品归入无配额限制 或配额较宽裕的类别) 若出口金额一定,则争取增加出口数量;若出口 数量一定,争取出口档次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10
关税配额 (Tariff Quotas)������
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在一
定时期内,规定一定数额的进口配额,对在规定
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 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WTO要求各成员国在实施过程中,逐年提高 进口量,逐年降低进口关税。
4
非关税措施的分类
1.对进口限制的作用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