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衍架的结构静力分析结构静力分析是ANSYS软件中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功能,它主要用于分析结构在固定载荷(主要包括外部施加的作用力,稳态惯性力如重力和离心力,位移载荷和温度载荷等)作用下所引起的系统或部件的位移,应力,应变和力。
一般情况下,结构静力分析适用于不考虑或惯性,阻尼以及动载荷等对结构响应的影响不大的场合,如温度,建筑规范中的等价静力风载和地震载荷等在结构中所引起的响应。
结构静力分析分为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两类,由于非线性分析涉及大变形,塑性,蠕变和应力强化等内容,较为复杂,不适于作为入门教学。
因此,本实训中只讨论ANSYS的线性结构静力分析。
一、问题描述图1所示为由9个杆件组成的衍架结构,两端分别在1,4点用铰链支承,3点受到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 y ,衍架的尺寸已在图中标出,单位: m。
试计算各杆件的受力。
其他已知参数如下:弹性模量(也称扬式模量)E=206GPa;泊松比μ=0.3;作用力F y =-1000N;杆件的横截面积A=0.125m2.显然,该问题属于典型的衍架图1衍架结构简图静力分析问题,通过理论求解方法(如节点法或截面法)也可以很容易求出个杆件的受力,但这里为什么要用ANSYS软件对其分析呢?二、实训目的本实训的目的有二:一是使学生熟悉ANSYS8.0软件的用户界面,了解有限元分析的一般过程;二是通过使用ANSYS软件分析的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建立起对利用ANSYS软件进行问题根系的信任度,为以后使用ANSYS软件进行更复杂的结构分析打基础。
三、结果演示通过使用ANSYS8.0软件对该衍架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其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ANSYS 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杆件序号 1 2 3 45 67 8 9 ANSYS 分析结果/N 333.33333.33666.67-471.40 0 -666.67471.40666.67-947.81理论计算结果/N 333.333 333.333 666.667 -471.405 0 -666.667471.405 666.667 -942.809 误差/%0.30.30.30.50 0.30.50.30.1比较结果表明,使用ANSYS 分析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不超过0.5%,因此,利用ANSYS 软件分析来替代理论计算是完全可行的。
四、实训步骤(一) ANSYS8.0的启动与设置1. 启动。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 ANSYS8.0> ANSYS ,即可进入ANSYS 图形用户主界面。
如图2所示。
其中,几个常用的部分有应用菜单,命令输入栏,主菜单,图形显示区和显示图形显示区 主菜单应用菜单命令输入栏显示调整工具栏图2 用户主界面调整工具栏,分别如图2所示。
2. 功能设置。
电击主菜单中的“Preference ”菜单,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选中“Structural ”复选框,点击“OK ”按钮,关闭对话框,如图3所示。
本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仅使用该软件的结构分析功能,以简化主菜单中各级子菜单的结构。
3. 系统单位设置。
由于ANSYS 软件系统默认的单位为英制,因此,在分析之前,应将其设置成国际公制单位。
在命令输入栏中键入“/UNITS ,SI ”,然后回车即可。
(注:SI 表示国际公制单位)(二) 单元类型,几何特性及材料特性定义图3 Preference 参数设置对话框图4单元类型库对话框图5单元类型对话框1.定义单元类型。
电击主菜单中的“Preference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弹出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中的“Add …”按钮,又弹出一对话框(图4),选中该对话框中的“Link ”和“ 2D spar 1”选项,点击“OK ”,关闭图4对话框,返回至上一级对话框,此时,对话框中出现刚才选中的单元类型:LINK1,如图5所示。
点击“Close ”,关闭图5所示对话框。
注:LINK1属于二维平面杆单元,即我们常说的二力杆,只承受拉压,不考虑弯矩。
2.定义几何特性。
在ANSYS 中主要是实常数的定义: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RealContants>Add/Edit/Delete ”, 弹出对话框,点击“Add …”按钮,第二(1)步定义的LINK1单元出现于该对话框中,点击“OK ”,弹出下一级对话框,如图6所示。
在AREA 一栏杆件的截面积0.125,点击“OK ”,回到上一级对话框,如图7所示。
点图6单元类型对话框 图7 实常数对话框图8 材料特性对话框击“Close ”,关闭图7所示对话框。
3.定义材料特性。
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 弹出对话框,如图8所示,逐级双击右框中“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 ”前图标,弹出下一级对话框,在弹性模量文本框中输入:206E9,在泊松比文本框中输入:0.3,如图9所示,点击“OK ” 返回上一级对话框,并点击“关闭”按钮,关闭图8所示对话框。
(三) 衍架分析模型的建立1. 生成节点。
图10所示衍架中共有6个节点,其坐标根据已知条件容易求出如下:1(0,0,0),2(1,0,0),3(2,0,0),4(3,0,0),5(1,1,0),6(2,1,0)。
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Modeling>C reate>Nodes>In Active CS ”, 弹出对话框.在“Nodenumber ”一栏中输入节点号1,在“XYZ Location ”一栏中输入节点1的坐标(0,0,0),如图10所示,点击“Apply ” 按钮,在生成1节点的同时弹出与图10一样的对话框,同理将2-6点的坐标输入,以生成其余5个节点。
此时,在显示窗口上图9 材料特性参数对话框图10 节点生成参数输入对话框图11 生成节点显示显示所生成的6个节点的位置,如图11所示。
2.生成单元格。
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Elements>AutoNumbered>Thru Nodes”,弹出“节点选择”对话框,如图12所示。
依次点选节点1、2,点击Apply按钮,既可生成①单元。
同理,分别点击2、3;3、4;1、5;2、5;5、6;3、5;3、6;4、6可生成其余8个单元。
生成后的单元如图13所示。
(四)施加载荷1.施加位移约束。
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 Nodes”,弹出与图12所示类似的“节点选择”对话框,点选1节后,然后点击“Apply”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14所示,选择右上列表框中的“All DOF”,并点击“Apply” 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14所示,选择右上列表框中的UY,并点击“OK”按钮,即可完成对节点4沿y方向的位移约束。
图12 节点选择对话框图13 生成单元显示2.施加集中力载荷。
点击主菜单中的“Preprocessor>Loads>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Force/Moment>On Nodes”,弹出对话框如图15所示,在“Direction of force/mom”一项中选择:“FY ”,在“Force/Moment value” 一项中输入:-1 000(注: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Y 的正向相反),然后点击“OK ”按钮关闭对话框,这样,就在节点3处给桁架结构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集中载荷。
说明:根据图1所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过程,到此为止,有限元分析的前置处理部分已经结束。
但在使用ANSYS 软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施加载荷这一步骤往往既可以在前置处理中完成(如本实训一样),也可以在求解器中完成(如点击主菜单中的“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uctural…”,实现过程完全一样)。
(五)开始求解图14 节点1的位移约束图15 施加载荷点击主菜单中的“Solution>Solve>Current LS”,弹出对话框(图16),点击“OK ”按钮,开始进行分析求解。
分析完成后,又弹出一信息窗口(图17)提示用户已完成求解,点击“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即可。
至于在求解时产生的STATUS Command 窗口,点击“File>Close”关闭即可。
说明:到此为止,有限元分析的求解器计算部分已经结束。
(六)分析结果显示1.显示变形图。
点击主菜单中的“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弹出对话框如图18所示。
选中“Def + undeformed”选项,并点击“OK ”按钮,即可显示本实训桁架结构变形前后的结果,如图19所示。
图2-3 用户主界面图16 求解对话框图17 求解完成图18 显示变形图设置2显示变形动画。
点击应用菜单(Utility Menu )中的PlotCtrls >Animate>De formed Shape…,弹出对话框如图20所示。
选中Def+u ndefo rmed ”选项,并在“Time delay ”文本框中输入:0.1,然后点击“OK ”按钮,即可显示本实训桁架结构的变性动画。
由于集中力FY 作用在3节点上,因此,3节点产生的位移最大。
图21是动画片、显示桁架受力变形的过程,右边窗口是动画显示的控制窗口,可以暂停,也可以拖动显示进度条。
图19 用户主界面图20 变形动画参数设置3.列举支反力计算结果。
点击主菜单中的“General Postproc>List Results> Reaction Solu ”,弹出对话框如图22所示。
接受缺省设置,点击“OK ”按钮关闭对话框,并弹出一列表窗口,显示了两铰链点(1、4节点)所受的支反力情况,如图23所示。
4.列举各杆件的轴向力计算结果。
点击主菜单中的“General Postproc>List Result> Element Solution ”,弹出对话框如图24所示,在中间列表框中移动滚动条至最后,选择“By Sequence num ”选项,右上列表框中选择“SMISC ”选项,右下文本框中输入“SMISC ,1”,点击“OK ”按钮关闭对话框,并弹出一列表窗口,显示了9个杆单元所受的轴向力,如图25所示,此外,还给出了最大、最小力及其发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