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要点

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要点

第七章行政管理行为要点
第二节行政组织行为
一、行政组织行为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组织行为的含义
行政组织的要素:行政职位、行政人员、行政体制、精神要素。

行政职位: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要素,行政系统的“细胞”,包括职务、职责和职权等。

行政人员:最活跃的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其素质及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行政体制:政府内部的领导关系和组织机构的方式。

精神要素:合作意识、团体意识以及干劲、热情。

(二)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
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政治性、法制性、持续性、系统相关性。

二、行政组织的设计
(一)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影响行政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技术特征以及二者的匹配性。

目标是行政组织生存的依据,也是行政组织的合法性基础。

(二)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机构的类型:
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指的是行政组织的纵向权责关系,是行政组织内部各层级之间的纵向等级关系。

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结构简单,权责明确。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是指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是行政组织内在水平方向按照职能不同进行分工之后而形成的组织机构。

反映的是同级行政组织之间以及各级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

(3)行政组织的直线—职能结构。

是在综合直线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

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就是直线—职能结构。

(三)建立科学的行政组织体制
行政组织体制的含义:是指行政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行政组织体制的不同分类:
1、依照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人数来划分,可以分为首长制(美国)与委员会制(瑞士)。

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三、行政组织中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冲突的形式:公开形式、暴力形式、微妙形式和意见分歧。

(一)行政组织冲突的类型
1、根据冲突主体的不同对组织冲突进行分类: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组织中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

2、根据组织冲突功能分类:功能正常的冲突、功能失调的冲突。

(二)解决行政组织冲突的主要方式
谈判:处理和解决行政组织冲突的方法之一。

调处:保证公正性,尊重冲突双方的观点立场。

服从权威: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

四、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

在横向结构上,行政组织的变革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

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调整,相应的部门有减有增。

在纵向层级上,行政组织结构有从尖塔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发展的趋势。

行政组织团队化也是近来行政组织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二)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趋势。

1、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分权趋势。

2、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

第三节行政领导行为
一、行政领导行为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领导的特点
统一性:提高效率,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权威性:法律配置的权力—合法性—权威性;个人魅力。

服务性:行政领导行为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活动。

综合性:对不同利益进行综合考虑、权衡、抉择。

二、行政领导的方式
行政领导的方式:行政领导在其活动过程中遵循的比较稳定的领导模式。

1、按照行政领导者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或程序划分: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放任式行政领导方式。

2、根据行政领导工作重心的不同来划分:重人式行政领导方式、重事式行政领导方式、人事并重式行政领导方式。

三、行政领导艺术
领导的行政艺术包括:授权、用人、处事、用时艺术。

(一)授权的艺术
授权的原则:
1、权责统一原则。

2、视能授权原则。

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

4、单一隶属原则。

授权的方式:
1、充分授权。

给予充分的自主权,有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不充分授权。

下级提出方案,领导审核,同意后执行,在执行中与领导保持紧密联系。

3、弹性授权。

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避免授权不当带来的出错。

对于复杂的任务,或者下属能力、水平无法把握时,最适宜采用的授权方式。

4、制约授权。

任务交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产生制约,避免出现疏漏。

(二)用人艺术
1、知人善任。

2、任人唯贤。

3、用人所长。

4、敢用新秀。

(四)用时艺术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领导要学会运筹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一方面,行政领导要运筹好自己的时间。

另一方面,行政领导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第四节行政沟通行为
一、行政沟通行为的含义与特点
一)行政沟通行为的含义
行政沟通行为的含义:行政沟通行为是政府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系统内部以及政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政策的信息、思想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最终实现政府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和过程。

(二)行政沟通行为的特点
(1)交互性
(2)媒介性
(3)目的性
二、行政沟通的种类与基本形态
一)行政沟通的种类
1、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可以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依照组织的层级设置或组织的权力路线,在明文规定的正式渠道里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非正式沟通是指不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渠道系统和方式进行的沟通,是一种不为官方正式承认的信息传递活动。

2、按照沟通方向,可以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上行沟通:是指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表达情绪等。

下行沟通:领导向下级传达组织目标、方针、规章、程序、通知等。

组织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

平行沟通:组织内部平级之间或不相隶属的各单位之间的横向沟通方式。

使办事程序简化、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按照信息是否进行反馈,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单向沟通是指发信者向接受者发出信息,发信者与接受者的方向和地位不变,双方不存在任何反馈的沟通过程。

双向沟通是指发信者与接受者的方向和地位不断交换,双方进行信息交流,得到信息反馈沟通过程。

(二)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
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环式、链式、轮式、Y式和全通道式。

三、行政沟通的方式与过程
(一)行政沟通的方式
行政沟通的方式:口头沟通、文字沟通、非语言沟通、电子沟通。

口头沟通:语言、声音为媒介进行的沟通方式,包括面谈、会议演讲、广播及电话联络。

文字沟通:指通过人的视觉来达到沟通的目的,以文字、图片或各种符号位媒介的沟通方式。

这种沟通方式以文字为主,包括对内和对外两种。

非语言沟通:指以声、逛信号和体态为媒介的沟通,包括旗语、服饰、标志、手势、肌体语言、语调等进行的沟通。

电子沟通:指以传真、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进行的沟通。

优点传递快速,信息量大,远程多人同时进行,廉价高效。

(二)行政沟通的过程
行政沟通过程的含义:行政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发出者将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不仅是一种逻辑的传递,还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混合交流过程。

四、行政沟通过程中的行政信息
(一)行政信息及其在行政沟通中的地位
行政信息的含义: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任务以及目标的各种信息、文件、指令、预测、情报、数据资料、建议等的总称。

1、行政信息的特征
行政信息的特征:客观性、时效性、共享性、政治性。

行政信息在行政沟通过程中的地位
1、一方面,行政信息是行政沟通的物质基础。

2、另一方面,行政信息的质量是行政沟通高效、畅通的依据和保证。

行政信息公开,就是指政府将凡不保密范围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使行政信息为社会所广泛知晓并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沟通行为,它属于单向沟通的一种形式,也是政府向社会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形式。

(二)行政信息的公开化及其作用
1、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

2、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4、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5、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