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殖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排污方法、排污系统与相关技术

养殖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排污方法、排污系统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属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排污方法、排污系统,包括:0.5公分左右的虾苗进厂后开始第一段标粗养殖,放苗密度30004000尾/方水体,通过二十几天的养殖,虾苗达到10001200尾/斤;虾苗达到10001200尾/斤时开始第二段养殖,将虾苗分池,分池后放苗密度在1500尾/方水体,养殖二十几天对虾达到200300尾/斤;对虾到200300尾/斤开始第三段养殖,分池后放苗密度700800尾每方水体,养殖约三十天即可上市销售。

本技术有效排污的方法通过养殖池形状设计、排污管道设计、增氧系统设计三套系统联合实现。

权利要求书1.一种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一段标粗养殖,放苗密度3000尾/方水体-4000尾/方水体;第二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二段养殖,将虾苗分池,分池后放苗密度在1500尾/方水体;第三步,南美白对虾第三段养殖,分池后放苗密度700尾/方水体-800尾/方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一段标粗养殖虾苗达到1000尾/斤-1200尾/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二段养殖对虾达到200尾/斤-300尾/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对虾第三段养殖养殖三十天即可销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使用的排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方法包括:第一步,室内养虾池为带圆角的正方形;第二步,纳米盘为沿池体四边固定,摆放方式为覆盖池边右首圆角,距离池边左首圆角1米;第三步,使用具备上下排污口的排污管;第四步,尾水排到外塘,沉淀,过滤,通过贝类和滤食性鱼类解决水体有机质和浮游动植物;通过使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等复合有益菌来调水改底,水体指标检测合格后再排放到排水渠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室内养虾池边长设计为6米,带145度圆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纳米盘设计为高于池地10公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排污管分两个部分:上排水口和下排污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污口顶部开口位置在养殖水位的高度,开口长度在30公分,开口是长斜条型开口,在排水时水体顶部漂浮的杂质通过上排水口有效排出;下排污口顶部开口位置在距离管底40公分,也为长斜条型开口;通过纳米管充氧转水将底污集中于排污管附近,排水时底污排出养殖池。

10.一种实现权利要求5所述排污方法的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池、排污管道、增氧系统。

技术说明书养殖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排污方法、排污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排污方法、排污系统。

背景技术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南美白对虾(学名为凡纳滨对虾),是全球性养殖品种。

上世纪80年代末成功引进我国,因其环境适应性强、养殖产量高、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深受养殖从业者的青睐,2000年后南美白对虾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逐步成为全国水产养殖支柱产业。

我国目前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一般为池塘养殖形式,无论是传统池塘养殖还是高位池塘养殖都是通过安装多台增氧机械和大量换水来维持较高的养殖密度。

这种养殖方式存在着耗能、耗水和严重的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据调查资料显示,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的淡水池塘,单位养虾的年排水量为3.0~4.5米3/公斤虾,每公顷虾池的氮、磷投入量约为600公斤和250公斤,除27%左右的氮和24%左右的磷转化为水产品外,其余的全部随排放水排放到外部环境或沉积到池塘底部。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设施系统研究与应用主要有采用大棚养殖池、沉淀排污池、循环土池、过滤池、海水蓄水池、深淡水井等组成的大棚水泥池循环水养殖系统、以优化生物搭配结构为重点的南美白对虾池封闭式综合养殖系统;以快速排污为重点的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设施系统、以及美国的跑道式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分段式养殖系统等。

这些设施系统对于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果、减少养殖污染物排放等有一定的效果,但在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养殖环境的稳定性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

同时,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养殖容量定位盲目、养殖环境调控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处理没有可广泛推广的技术方法,导致养殖成功率逐年下降。

在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大部分池塘无法排换水,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大量囤积,无法及时转移,导致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环境因子升高,弧菌等条件性致病菌大量滋生,有害藻类繁殖,致使出现规模性病害的爆发。

然而,传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对含养殖污染物的废水一般不做特别处理,任由其在整体水体内积累,严重危害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适用于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节能减排及有效排污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养殖方式存在着耗能、耗水和严重的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2)现有节能减排设施系统对于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果、减少养殖污染物排放等有一定的效果,但在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养殖环境的稳定性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

(3)传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对含养殖污染物的废水一般不做特别处理,任由其在整体水体内积累,严重危害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1)养殖设施设计不合理。

很多养殖场的养殖水体无法通过养殖池形状的设计、合理的纳米管增氧布置来形成旋转集污,排污效果不好,只有通过大量换水来解决排污问题。

(2)冬季养殖大量换水后需要水体升温,换水量越大升温耗能越大。

不解决换水量的问题就无法解决降低能耗的问题(3)现有的排污管道只有底部排污设置,水体表层的杂质和污物无法排出,导致排污不到位。

(4)养殖模式固化,大部分养殖户采用老观念、老方法养殖,缺少创新意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1)通过少量排水即可达到充分排污的效果,极大的节省用水,通过节省用水又进一步的降低了能耗。

(2)提高了不同阶段的养殖密度,集中管理,即提高产量又节省人力成本。

(3)三段式养殖使养殖周期缩短为70-80天,比传统养殖模式养殖周期90-100天缩短了约20天,降低了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活率。

(4)二次分苗技术解决了对虾中后期因水体负指标逐渐累积对虾体的不良影响,提高了养殖成功率和成活率。

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排污方法、排污系统。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所述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一段标粗养殖,放苗密度3000尾/方水体-4000尾/方水体;通过多次生产实践和试验证明,此密度既可以充分节省养殖池、养殖用水,又不影响对虾长势。

密度太高会导致对虾生长缓慢,密度过低则浪费资源。

第二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二段养殖,将虾苗分池,分池后放苗密度在1500尾/方水体;随着对虾个体不断增大,对水体空间的占用也越来越大,在此阶段的对虾投放此密度同样是在对虾长势和资源占用上达到最佳平衡。

第三步,南美白对虾第三段养殖,分池后放苗密度700尾/方水体-800尾/方水体。

同样的,虾个体增大,需要进一步降低密度来达到长势和资源占用上的平衡。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一段标粗养殖虾苗达到1000尾/斤-1200尾/斤。

进一步,所述第二步南美白对虾的虾苗第二段养殖对虾达到200尾/斤-300尾/斤。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对虾第三段养殖养殖三十天即可销售。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使用的排污方法,所述排污方法包括:第一步,室内养虾池为带圆角的正方形;第二步,纳米盘为沿池体四边固定,摆放方式为覆盖池边右首圆角,距离池边左首圆角1米;第三步,使用具备上下排污口的排污管;第四步,尾水排到外塘,沉淀,过滤,通过贝类和滤食性鱼类解决水体有机质和浮游动植物;通过使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等复合有益菌来调水改底,水体指标检测合格后再排放到排水渠排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中室内养虾池边长设计为6米,带145度圆角。

进一步,所述第二步中纳米盘设计为高于池地10公分。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中排污管分两个部分:上排水口和下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上排污口顶部开口位置在养殖水位的高度,开口长度在30公分,开口是长斜条型开口,在排水时水体顶部漂浮的杂质通过上排水口有效排出;下排污口顶部开口位置在距离管底40公分,也为长斜条型开口;通过纳米管充氧转水将底污集中于排污管附近,排水时底污排出养殖池。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排污方法的排污系统,所述排污系统包括:养殖池、排污管道、增氧系统。

养殖池设计为边长为6米带145度圆角的正方形,底部设计为15度的锅底形,排污管在池子正中央位置,排污管道埋在池底。

纳米管设计为沿池壁底部四周各一条,每条5米长,覆盖池子右端圆角,距离左端圆角一米,排污管设计为上下两个排污口,改变了传统的打孔排污口设计,改为斜长条形排污口。

通过纳米管充气增氧,空气从纳米管出来打到池壁后形成反推力,推动水体向池壁反方向流动,覆盖右侧圆角部分的纳米管产生的反向作用带动水流向右侧顺时针方向流动,四根纳米管同时作用下便形成了养殖池水顺时针的旋转,通过控制充气量的大小还可以调整旋转的速度。

在水体不断的旋转作用下及配合锅底型池底,较重的水中杂质和污物等逐渐沉积聚集在池底中间排污管周围,较轻的杂质则漂浮在池中央排污管上部水面上,通过拔管排污,排污管底部和顶部排污口附近的杂质和污物可以快速排出,从而替代了大换水的排污方式又能达到良好的排污效果。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二次分苗,三段式养殖的技术实现。

第一段养殖密度高,用池数量少,排水量小,能耗等各种成本降低;第二段养殖模式比普通养殖模式节省50%的养殖池,排水量、能耗等同样节省50%。

三段式养殖比普通养殖模式节省排水量和能耗约50%,通过两次分苗能更准确的判断对虾的数量和体重,从而能准确的决定投喂量等各种管理指标。

每段养殖时间不超过30天,在养殖水体负指标未充分累积时即换水分池,使养殖水体环境持续较好,避免了普通养殖模式中后期水质恶化、对虾发病等情况,有效的提高了对虾成活率和成功率,同时由于水质良好,对虾长势更快,养殖周期缩短15-20天,实践证明,该三段式养殖方法在降低养殖风险、减少水体排放、降低能耗、提高效益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