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组成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比结合水重要C.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也可参与复杂化合物的构成D.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氮原子数目等于肽键数和肽链数之和【答案】C【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解析】1、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及运输物质。
2、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的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等;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核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如果不考虑R基,一条肽链含有一个氨基,肽链中的N是肽键数=肽链数。
【解答】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错误;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和结合水都很重要,B错误;C、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C正确;D、考虑R基中的氨基,生物体内蛋白质的N数目是肽键数、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数之和,D错误。
2. 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大肠杆菌的核仁上装配的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B.动物细胞溶酶体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C.酵母菌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D.低等植物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答案】B【考点】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解答】A、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中不含核仁,A错误;B、动物细胞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因此其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B正确;C、葡萄糖分解酶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没有葡萄糖分解酶,C错误;D、低等植物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与细胞壁的形成无关,D错误。
3.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B.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C.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答案】B【考点】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解析】分析题图:生物大分子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膜内陷,将大分子包在囊泡中,进而内吞形成囊泡,把大分子物质摄入细胞内,该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实现。
【解答】A、由图可知,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A正确;B、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需要受体和大分子物质的识别,需要细胞内部供能,B错误;C、囊泡膜是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该运输过程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正确。
4. 如图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①是②的对照组,复原过程中,②是①的对照组B.实验可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不能选用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C.用洋葱外表皮进行实验时,若观察到b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膜破裂D.用黑菜叶细胞进行实验时,可观察到a、b、c处分别为无色、无色、绿色【答案】A【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解析】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题意分析:①是细胞正常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②是质壁分离状态,a处为外界溶液;b处为原生质层;c为细胞液。
【解答】A、质壁分离过程实验中,利用的是自身对照,故①是②的对照组,复原过程中,②是①的对照组,A正确;B、实验可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因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没有紫色的大液泡,不易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分状态,故一般不选用,但并不是不可用,B错误;C、用洋葱外表皮进行实验时,紫色色素位于液泡内,若观察到b处变为紫色,说明液泡膜破裂,C错误;D、用黑菜叶细胞进行实验时,可观察到a、b、c处时。
因为b处由有叶绿体,故分别为无色、绿色、无色,D错误。
5. 下列与酶相关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pH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使酶变性失活B.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对照组不需要加酶C.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不宜选择H2O2酶作为研究对象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提高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答案】C【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解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更能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
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解答】A、pH过高或过低,以及温度过高都能使酶变性失活,低温会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会使酶空间结构被破坏,A错误;B、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实验设计的思路是同酶异底或同底异酶的设计思路,故对照组也需要加酶,B错误;C、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不宜选择H2O2酶作为研究对象,因为H2O2分解过程本身就收到温度的影响,从而无法检测出温度对酶影响的情况,C正确;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错误。
6. 如图表示ATP的结构,a、b表示化学键,①②③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TP中的N元素存在于物质①中B.①②③构成的物质可作为转录的原料C.b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也可转化为光能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答案】D【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解析】分析题图: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因此,图中a和b 表示高能磷酸键,③是普通磷酸基团,②表示核糖,①表示腺嘌呤。
【解答】A、ATP中的N元素存在于物质①腺嘌呤中,A正确;B、②是核糖,由①②③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可作为转录的原料,B正确;C、b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也可转化为光能,C正确;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都加快,ATP和AD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ATP的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相等,D错误。
7. 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发生图中所示的呼吸作用过程,则此个体必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B.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分解途径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葡萄糖→丙酮酸仅是图中所示的两个途径所共有的D.酶1、酶2、酶3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答案】D【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6②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③24[H]+60→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22、无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6②2丙酮酸+4[H]→2酒精+2CO2或2丙酮酸+4[H]→2乳酸(细胞质基质)【解答】A、若发生图中所示的呼吸作用过程,则此个体可以是生活在无氧环境中,也可以是生活在有氧环境中,但机体的部分组织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分解途径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也存在于乳酸菌中或部分植物细胞如马铃薯块茎细胞中,B错误;C、葡萄糖→丙酮酸是图中所示的两个途径和有氧呼吸所共有的,C错误;D、酶1是催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酶;酶2和酶3都是催化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酶,因此酶1、酶2、酶3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8. 图中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时植物光合速率为3mg•m2•h1B.植物体内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量可表示为S2﹣(S1+S3)C.a﹣b段和e﹣f段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a点和f点数值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不同【答案】B【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解析】题图分析: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表示呼吸速率的大小,ab段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故此时植物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b、e点表示光合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bcde段曲线表示光合大于呼吸速率,此时曲线与横轴围城成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为正值,ef段表示呼吸大于光合的状态到慢慢只有呼吸的状态,该段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有机物的积累量依然为负值,故调查时间内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是可用三块面积表示为S2﹣(S1+S3)。
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
【解答】A、如果呼吸速率不变,c点时植物光合速率为3+2=5mg•m2•h1,A错误;B、植物体内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量可表示为S2﹣(S1+S3),B正确;C、a﹣b段和e﹣f段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D、a点和f点数值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温度不同,D错误。
9.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B.RNA聚合酶发挥作用时,细胞一定发生了分化C.衰老细胞的水分减少,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都降低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答案】D【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分化的实质及意义【解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