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待查的临床思维--俞云松(2015-6-17)

发热待查的临床思维--俞云松(2015-6-17)

尿常规正常,支架已取 深静脉置管已拔 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心内膜炎?) 肝区轻叩头(肝脓肿?) 杨梅舌:念珠菌感染?
心超
肝脏、肾周CT或B超 复查血常规、CRP、PCT
泰能改0.5 Q6H
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或斯沃 氟康唑针200mg QD
病人是否发热?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0-40.0以上的高水平,24 小时之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24小时体温波动于高热于常温之间 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在多次 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发热数日,退热1日,又发热数日
不规则热 发热无规律
主要热型(1)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见于大叶肺炎、 斑疹伤寒及伤寒
CRP与急性炎症活动度和感染严重程度 有良好的相关性
(1)CRP值为10-50 mg/L表示轻度炎症 (2)CRP值升为100 mg/L左右表示较严重的疾病 (3)CRP值大于100 mg/L,炎症活动明显,细菌感染严 重
CRP的测定,可用来对下列情况治疗监测: ( 1) ( 2) 在许多急性感染时,作为最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 在高危病人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发热待查的临床思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感染科 俞云松
• 思维
–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认识 的高级形式。
• 临床思维
– 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判断推 理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由此认识疾病 、鉴别判断,做出决策。 – 是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断特定个体所患 疾病的思维过程。
非 感 染 性 发 热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实体肿瘤
理化损伤
神经源性发热 其 他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
病史是关键
有一病人反复发热5年伴肝脾明显肿大 追问病史:5年前的工作:养奶牛10年 全科病人发热近2月,从余杭转来
NAP
区分感染、 非感染
帮助判定病 原体
PCT?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价值
• • • • • •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分类增高 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分类明显增高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均正常 白细胞总数降低,中性分类增高 白细胞总数偏低,中性分类正常 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中性分类不高
(常需结合CRP、NAP积分等炎症指 标综合考虑)
Yes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病毒
细菌
结核
真菌
寄生虫
G+
G-
根据耐药状况、病情严重程度 经验性治疗
取相应 标本进 行病原 学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生素
疗效好 疗效不好
停药或降阶梯


一、患者有没有发热?
发热待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A、病人体温摄氏39.2度,是发热 吗? • B 、病人体温摄氏37.2度,是发热 吗?
追问病史:卖羊肉串的
在越南做生意,近1周畏寒、高热
白细胞正常,CRP增高
20年前有IgA肾病,发热第三天入院, CRP大于200mg/L,是感染吗?
第一次住院
患者男性,25岁
主诉:反复寒战、发热半年,再发1周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半年反复寒战,持续时间20余分钟, 寒战后出汗,具体体温未测,类似的寒战约20天-1月 发作一次 心超发现:右心内膜广泛增厚,三尖瓣腱索赘生物,考 虑心内膜肿瘤?心内膜炎? 心脏手术:“右心室肿块切除+三尖瓣成形术+卵圆孔 修补术” 术后 病理报告:符合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理表现
二、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
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发热性质
感染性 发热
病 因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 是指临床医师由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具备的 理论联系临床工作实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决策 的能力。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宽广的知识面
• 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各科疾病的诊断、 治疗等理论
• 天文、地理、气象、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思想敏锐,触类旁通
• 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
3. 2月前患者再次发热,症状基本同前
胸部CT:右肺下叶肺炎,心影增大 CBC示:WBC5.66*10^9/L,N82.2%,hsCRP 28.72mg/L,ESR21mm/hr 莫西沙星片抗感染约2周,症状基本缓解
4. 停药后约1周,再次出现发热伴乏力,头晕,夜间盗汗等,症状基本同前
CBC:WBC5.3*10^9/L,N75% 胸部CT:双下肺间质性改变 头孢克洛抗感染,患者仍有低热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直接导致 发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散热器官
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发热的机制
发热待查(FUO)定义:
Fever of unknow Oringin, FUO
• 经典定义: — 热程> 2~3周 — 期间数次>38.3℃ — 经住院1周检查未能明确原因
(3) 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断抗菌药物治疗。
不同的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

PCT快速、高特 异性的增长
在脓毒症情况下, 3-6小时即可检测到 其水平的增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35
体格检查
37.8 度;脉搏 : 89 次/分钟;呼吸 : 20 次/分钟;血压 :
141/44 mmHg,疼痛:0分。神清,精神可,口唇无紫
绀,颈静脉无充盈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 性啰音。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可 触及震颤。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 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阴性。
准确测量体温、了解体温变化
发热的分类
发热分类
程度之分:
低热(<=38℃) 中等热(38.1~39℃)
时间之分:
短程发热:1个月内
中程热:1-3个月 长程热:>3个月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主要热型Βιβλιοθήκη 弛张热 稽留热 间隙热 回归热 马鞍热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败血症
恶液质
TB、CA HIV 系统性血管炎
肝肿大
SBE 片状出血
欧氏结节、Janeway损害
SBE
(足部检查意义相同) 脾肿大
淋巴瘤 肝脓肿
肝炎
肝癌 局灶性腹块
腹腔脓肿 消化道肿瘤
淋巴瘤 疟疾 SBE SLE
前列腺肿大
CMV/EB 前列腺炎
外周神经病变
结节性多动脉炎
临床病例
患者,男,37岁,反复发热4月余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结果判断
• • • • ①(一)灰褐色沉淀,为0分 ②(+)胞质出现灰褐色沉淀,为1分 ③(++)胞质深褐色沉淀,为2分 ④(+++)胞质中已基本充满棕黑色颗粒状沉淀, 但密度较低,为3分 • ⑤(++++)胞质全被深黑色团块沉淀所充满,密 度高,甚至遮盖胞核,为4分。
1. 患者4月余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伴咽痛,伴发热畏寒寒战 2. 3月余前患者出现乏力,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度,多于下午出现, 伴夜间盗汗
CBC示:6.3*10^9/L, N80%,hsCRP33.5mg/L 胸部CT提示:两肺感染考虑,结核不除外 左氧氟沙星片治疗9天,体温恢复正常
见于败血症、风湿 热、重症肺结核及 化脓性炎症等
见于疟疾、急性肾 盂肾炎、胆道感染、 淋巴瘤等
主要热型(2)
波状热
回归热
不规则热
见于布鲁菌病
见于回归热、霍 奇金病、周期热 等
见于结核病、风湿 热、支气管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等
发热的机理
产热器官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追问病史:有时视物:双影;颈部可疑抵抗
腰穿:结核性脑膜炎
患者37岁,反复发热4月余,查体发现:心脏 杂音
颞动脉肿大 面部疼痛
鼻窦炎 牙龈脓肿
淋巴结肿大
颞动脉炎 结膜瘀点 SBE
口腔溃疡/面部皮疹
淋巴瘤 TB
SLE
皮疹/虫咬痕 立克次体病 病毒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出血点 莱姆病
CMV 静脉插管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不断更新知识 • 临床医学的发展随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发展
医疗器械的发明:
CT、MRI、PET 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 培养、基因芯片 CRP、PCT 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开发: 替加环素、头孢他定/Avibactam
如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要有务真求实的工作态度 • 临床资料的完整
第二次住院
体温从3天寒战发热一次,逐渐发展到每天寒战寒战发 热一次,并在入院第7天出现痰中带血丝 此后患者寒战频繁,出现颜面肿胀,有时在剧烈咳嗽 以后咯血10-30毫升 心超提示:右室附壁高回声右心增大,三尖瓣重度关 闭不全,三尖瓣上可见赘生物,右心扩大,下腔静脉、 肝静脉扩张,提示肝淤血 颈部血管B超提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提示大动脉炎 右颈部深静脉穿刺地方有直径>2mm的毛囊炎样丘疹, 顶上有黑色结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