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模板的配制三、模板设计四、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五、模板工程的成品防护六、安全经费的计划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八、各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九、施工注意事项十、安全要求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58#小区,XX开发区客运站南面,现场为拟建综合楼规划空地,场地开阔基本平整,东西两面均为空地。
南面为小区在建住宅楼。
本工程建筑面积为5924平方米,地上七层,,一至六层为3.8米,七层为4.2米,地下一层,层高为3.6米,建筑总高度29.70米,平面布局呈矩形。
设计基底标高-4.6米,结构基础均要求座原状未挠动戈壁层上。
质量等级要求为合格。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设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400KPa,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基底设计标高为-4.6m。
地下室墙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粘土砖,外墙370㎜厚,内墙240㎜厚,框架填充墙外墙300为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300、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部分内墙为隔板墙。
框架柱断面尺寸以,500×650,500×600、500×550、400×400为主,框架柱柱距横向间距为3.6m、7.5m、5.4m,纵向间距为7.2m、4.2m、3.6m,框架柱结构布局规整简洁。
框架梁主要以300×680,300×700,300×550,300×650,300×500,250×550,300×550、200×600为主。
抗震等级为二级。
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的立杆全部采用钢管扣件(外径ф48mm,壁厚3.5mm,3.84kg/m),模板支撑的安全性必须通过计算,模板的设计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支模钢管底部必须设垫木,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
二、模板的配制1.1模板选型及配置数量1.1.1根据本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原则,±0.00以下基础结构施工相对较繁琐,其独立柱基础等结构部位截面、标高变化频繁、相互交错,另外±0.00以下结构各构件与上部结构各构件模板的互换性及通用性较差,因此±0.00以下基础结构的独立柱基础等模板体系选择具有组合灵活、装拆方便、通用性强、可与其它构件周转的组合钢模板体系。
1.1.2主体结构设计基本标准,模板具有互换性及通用性的特点,因此上部框架柱、梁选用定型木框木胶合板体系;现浇板选用散支散拆木胶合板模板体系。
1.1.3为提高梁柱节点、楼梯以及小构件如构造柱等施工质量,均采用木胶合板边角料加工制作定型木胶合板模板提高其观感质量;支撑加固体系均以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为主,辅以对拉螺杆加固。
具体各结构构件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用及配置量见下表:说明:由于工期紧,模板全部按双层配置。
1.2模板设计及制作1.2.1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各项荷载、地基土类、所选用的施工方法等条件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其中模板设计中含有模板体系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以下几项:砼侧压力及荷载计算;板面强度及刚度验算;次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主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对拉螺杆强度的验算,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1.2.2模板及其支架设计应考虑的荷载有: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新浇筑砼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
1.2.3模板及脚手架在施工前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设计及计算,模板及脚手架设计计算内容包括以下几项:砼侧压力及荷载计算;板面强度及刚度验算;次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主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对拉螺杆强度的验算。
1.3模板的细部设计与计算:1.3.1基础模板1.3.1.1垫层模板设计a、材料选择垫层选用砖胎模,采用120mm厚砖,M2.5水泥砂浆砌筑。
b、模板及支撑设计垫层砖胎模高度为180mm高,大于2m在中间设240mm×240mm砖垛加强,以提高砖胎模的整体稳定性。
1.3.1.2独立柱基模板设计A、独立柱基采用组合木模板配置。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基底标高-4.60m。
模板设计如下图所示:独立柱基模板加固体系图1.3.1.3条基模板设计条形基础采用砖胎模120mm厚砖,M2.5水泥砂浆砌筑,砖胎模高度为450mm高,大于2m在中间设240mm×240mm砖垛加强,以提高砖胎模的整体稳定性。
1.3.2上部结构模板及支撑设计1.3.2.1框架柱模板设计A、材料选择柱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双面覆膜木胶合板,龙骨采用50×80mm厚木龙骨(杨木),连接件采用L50×4角铁;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行加固。
B、模板配板及支撑体系设计1)模板高度设计:本工程地上七层地下一层,一至六层为3.9米,七层为4.2米,地下一层,层高为3.6米,建筑总高度29.70米,平面布局呈矩形。
设计基底标高-4.6米,结构基础均要求座原状未挠动戈壁层上。
故框架柱模板高度按3.30m 层高进行设计可满足各层柱高度需要;框架柱模板分柱头模板及下柱模板,下柱模板高度=层高3.90m-梁高;柱头模板=梁高-板厚+搭接高度300mm。
2)下柱模板设计下柱模板由四片模板拼装组成,竖向龙骨间距250mm,为防止角部漏浆,连接处设计成企口式并采用1mm厚单面贴挤紧;角铁连接件间距400mm,设置在柱箍加固距离的中间,并采用螺杆将连接件与模板龙骨进行连接;框架柱柱箍间距按柱高下半部分400mm ,上半部分间距按500mm 进行设置。
3)柱头模板设计本工程柱头模板采用30mm 厚木板上衬12mm 厚木胶合板,制作定型梁、柱接头模板,由8块拼接而成,与柱拼接位置设在梁底;并在梁柱头处梁的位置上留出宽5mm 的可拆缝,表面贴胶带纸,以保证柱头模板单独实现早拆,实现节点模板多次周转。
具体见下图:柱头模板模板拼缝框架柱可拆缝柱头模板框架梁框架柱梁侧模板三、模板设计 1.独立柱基模板设计独立柱基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管脚手架加固体系,根据每台设计高度对模板进行拼装,后背立杆和水平支撑加固使之形成整体,立杆间距小于800mm 。
同时搭设钢管脚手架固定钢筋。
2.5验算地下室KZ 模板 2.5.1模板龙骨强度验算 模板侧压力γε—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5.714h ;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8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850m ;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t 0= 5.0hV =2.5m/h F 1=0.22×γc t 0β1β2V 1/2=0.22×24KN/m 3×5.0×1.2×1.15×2.51/2 =57.6KN/m 2F 2=γc ×h =24KN/m 3×3.3m =79.2KN/m 2 两者取小值即:F=57.6KN/m 2F 1=1.0×0.85×57.6KN/m 2=50.691KN/m 2 混凝土振动时产生的荷裁取4.0KN/m 2 F =1.4×0.85×4.0KN/m 2=4.76KN/m 2荷载组合为F =50.69KN/m 2+4.76KN/m 2=55.45KN/m 2 木龙骨受力简图为为连续三跨化为均布线荷载 q =55.45KN/m 2×0.24m=13.31KN/m M =0.1×13.31×5002=3.33×105N/m 抗弯强度设计值为11N/m ×0.8=8.8N/mm W =1/6bh 2=1/6×80×50×50=33333.3 σ=M/W=333000/33333.3=9.99N/mσ=9.99N/m <11.7N/m(可)查表得:11.7N/m 龙骨挠度验算ω=0.667×ql 4/100EII =1/12bh 3=1/12×80×503=8.33×105 =0.667×9.8×5004/100×7200×8.33×105 =0.68㎜允许挠度变形为L/250=2㎜ 0.68㎜<1㎜(可) 2.5.2竹胶合板强度验算)15(200+T 1525200+竹胶合板受力简图为连续三跨计算化为线荷载,考虑到龙骨净距小于150mm,故模板跨度按200进行计算q=48.87×0.5=24.44KN/mM=0.1×24.44×2002=9.78×104σ=M/W=9.78×104/1.875×104=5.22N/m竹胶合板挠度验算ω=0.667×ql4/100EI=0.667×24.44×2004/100×6900×9.74×104=0.38㎜允许挠度变形为L/250=0.8㎜(可)2.5.3钢管箍强度计算q=48.87×0.5/1000=24.44KN/mM=1/8ql2=0.125×24.44×580×580=1.03×106σ=M/W=1.2×106/5080=203N/mm2<215N/mm2(可)ω=5ql4/384EI=5×24.44×5804/384×2.06×105×1.22×105=1.38×1013/9.65×1012=1.43㎜<1.93㎜(可)因580/300=1.93㎜2.5.4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R≤RC RC=8.524.44×0.5÷2=6.1≤8.5(可)3.框架梁模板3.1自制定型框架梁模板面板采用15mm竹胶合板模板,龙骨为50mm×80mm木龙骨双面刨平,并用铁钉将面板固定在木肋上,模板间用L50×4角铁连接件连接。
3.2结构层梁底模、侧模的配板及支撑设计。
3.2.1梁侧模:模板宽度=梁高-板厚,制作成整体模板,模板长度=梁净跨长度-2×柱头模板厚度,长度方向拼接按每块模板的最大重量控制在35Kg以内。
3.2.2梁底模:宽度=梁宽,长度方向拼接按每块模板的最大重量控制在35Kg 以内。
3.2.3为加速模板和钢管的周转速度,同时满足楼面可承受施工荷裁的要求,方案中考虑模板早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