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文化对比.资料

宗教文化对比.资料

(赵朴初《在中国宗教学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第二部分 道 教
1、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2、道教的基本教义 3、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4、道教的礼仪与节日
1、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道教阶段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2、道教的教义
尊道贵德 仙道贵生 三洞宗元 清静寡欲
自然无为 柔弱不争 返朴归真 天道承负
五行说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有不同性质:
《尚书》中有“威侮五行”、“洪范九畴” 之“五行”,这是注重五行的功能和性质。 “五行” 是万物构成的元素或材料。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 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 作辛,稼穑作甘。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2、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播种萌芽时期 发展时期 繁荣时期 衰落时期
唐五代 宋代 元代 明清
蕃商、胡贾
土生蕃客 回回 回教
喀什艾提尕清真寺
3、六大信仰 五项功课
信安拉 信使者 信天使 信经典 信前定 信后世
念功 礼功 斋功 课功 朝功
立行拜功
口念:“除了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 德是安拉的使者”
4、民间节日
春节是我国民间祭祀灶神的日子。 端午节是祭祀后土的日子。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拜月和祭土地神的
日子。
第三部分 佛 教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佛教的主要节日
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汉族地区佛教 传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发展: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译传时期 隋唐时期----创造和鼎盛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融合阶段 特色:中央集权制度,使佛教处于依附地位; 民俗文化受到很大影响; 具有强烈的民间信仰氛围; 各宗派采用封建宗法制度。
中国
组员:张建华、赵博、邓之子、秦莉瑶
一、宗教 二、文化 三、价值观
中国的宗教
第一部分 简介
钱学森曾指出:“宗教是文化”。 “至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 还应包括宗教。宗教是文化事业”。
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说:“人类文化都是以宗 教开端;且每依宗教为中心。人群秩序及政治,导源 于宗教,人的思想知识以至各种学术,亦无不导源于 宗教。”“我们知道,非有较高文化不能形成一大民 族;而此一大民族之统一,却每都有赖一个大宗教。” 并指出:“为了维持社会,发展文化,尤其少不了宗 教。”
4、伊斯兰教的节日习俗
三大节日
开斋节 宰牲节 圣纪
礼仪禁忌
饮食禁忌- 禁食猪肉 婚仪- 因宗教而成立的婚姻
葬仪- 古老的土葬制 服饰- 女性戴盖头,男性戴白色小帽
清真牌
经字画
第六部分 阴阳五行说的宗教化
宗教化的基础
阴阳五行说: 在战国时 ,由阴阳说和五行 说结合而成。 宗教化:它以研究朝代更替、推测王朝 命运而著名。
公元16世纪又分裂出新教(耶稣教、 基督教)
2、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1 唐代
2
元代
3 明清之际 4 19世纪以后
景教 也里可温教
天主教 广泛传播
徐家汇天主教堂
哈 尔 滨 圣 索 非 亚 教 堂
3、基督教的教义
创世说
救赎说
天堂地狱说
原罪说 创世说 原罪说
三位一体说
4、基督教的礼仪与节日
礼仪
洗礼圣事 圣餐圣事
节日
圣诞节 复活节 圣灵降临节
基督教的仪式
第五部分 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 2、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3、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与制度 4、伊斯兰教的节日习俗
1、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为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为阿拉伯语的音 译,本意为“顺服” ; 穆斯林:也为阿拉伯语的音 译,本意为“顺服者”
从《周易》来看,阴、阳指茅盾范畴。 《易传·系辞》有“一阴一阳之谓道”,
认为阴和阳之间的“感应”(交互作用), 推动宇宙生生不息,变化无穷。
《易传》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六十四卦→万事万物”表示宇宙的产生形 成过程。
其中,太极表示宇宙的根源和阴阳统 一的状态,用阴和阳表示既对立又统一、 相反而又相成的双方;
3、供奉的主要对象

尊神



神仙



护法天将
道德天尊 右手持太极扇,左手托
太极八卦图,俯视世间万 物,象征万物化生之“太 初”世纪。
其形象是根据老子的形象 演变而来。老子的母亲玄 妙玉女,吞下太阳之精, 八十一年后从左腋生下老 子,生下来就白头,所以 称为“老子”。
其圣诞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 云南上座部佛教 分布: 云南西双版纳、德宏、 思茅等地州
传入:约于公元6、7世纪;15
世纪后,有较大发展。
特色:具有原始佛教的正统;
具有全民信仰的特点;
历史上政教合一的色彩
比较浓厚。
云南德宏的南传上座部佛塔——勐焕大金塔
2、中国佛教的主要节日
佛诞节 ---农历四月初八 佛得道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
(《梁漱溟全集》第三卷第97-99页)
毛主席在延安时与警卫员李银桥出去散 步。毛主席说:“我们去看看庙好吗?”李 银桥说:“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 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懂吗? 那是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遗产。”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范文澜先生,“文革”初期他告诉周建 人先生说:“我正在补课,读佛书。佛教传 到中国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关 系密切,不懂佛教,就不懂中国文化史。”
盂兰盆法会-传供
第四部分 基督教
1、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2、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3、基督教的经典与教义 4、基督教的礼仪与节日
1、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时间 公元1世纪
创立地点 巴勒斯坦
创始人 拿撒勒人耶稣
发展简史
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国教 公元11世纪中叶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 教(公教、加特力教)
五行学说认为:1、世界是物质的(唯物 论)2、一切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辩证观)
比较 阴阳学说解释了事物本身的矛 盾变化
(2)“五德”相胜: 指五行之间“克”(“胜”)的关
系: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 土克水。
五行相胜:土←木←金←火←水←土
另外还有“五行相生”说:土生金,金生 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在《春秋 繁露·五行相生 》 中有记载,至于由谁提 出已不可考。
五行相生:土→金→水→木→火→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