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精编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èng) 雾蔼谚.语(yàn) 自出心裁B.静谧.(mì) 诡谲怯懦.(ruò)矫揉造作C.斟.酌(zuó) 殉职坍.塌(tān) 鸠占雀巢D.箴.言(zhēn) 烦琐镌刻.(juān) 纷至沓来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竟折腰风骚觥筹交错成吉思汉B.驰骋宽宥泉香酒洌相得益彰C.恪守惊骇自惭形秽彬彬有理D.脏物灰烬伛偻提携理至易明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
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
②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孤影,香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同趣闻……③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④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围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
⑤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⑥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②⑤⑥①③C.③①⑥④②⑤ D.④②③①⑥⑤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3)急湍甚箭,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完整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__(2)名.之者谁______2.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
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李晨铭近日,一位名叫李明勇的高校老师引发了网友关注。
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能有啥稀奇的?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叹:16岁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了,22岁当保安,30岁考上硕士研究生,41岁博士毕业并成为大学老师。
网友纷纷点赞:勇哥,好样的。
还有人说他是励志传奇。
但李明勇觉得自己算不上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
“不断接近目标”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蕴含着一个精确控制的过程——不断调整步伐、坚持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
控制论中有个原理叫负反馈调节。
什么意思呢?好比老鹰捉兔子。
试想一下。
飞在空中的老鹰和地上奔跑的兔子,二者距离很远,老鹰本事再大也没法一下算出兔子的行进轨迹。
可事实却是老鹰一个俯冲,任兔子跑得再快,一般都能抓住。
个中关键在于老鹰发现目标后,用眼睛估计大致位置,之后随着两者间距的缩短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
最终成功抓到兔子。
做事的时候。
很多人常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想要达成一个比较高的目标,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控制。
不妨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发挥“日拱一卒”的精神,边做边观察,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这就是李明勇所说的“不断接近目标”,坚持下去。
目标可能就达成了。
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
难就难在“不断”上。
为目标而奋斗跟打游戏不同,在游戏中,每打倒一个对手、得到一件装备、完成一项任务,都能及时得到正面的反馈。
可奋斗不是,比如想要学好外语,背上8000个单词,一口气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把这个大目标分割成若干小目标。
努力的过程仍然是艰辛的,有时也不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时间长了,就容易放弃。
这时就要向长跑者学习。
跑步每个人都经历过,刚开始时一定不容易,但一点点适应、一天天坚持,一开始靠自律克服懈怠,慢慢地,跑步本身的快乐就会来帮忙了。
要知道,奋斗本身是快乐的呀!所以,要想克服惰性走向成功,既要学会自律,永不懈怠,也要树立自信,及时战胜疲倦与畏难情绪。
有目标、肯奋斗。
相信你我都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李晨铭/文,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3日。
有校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解释“负反馈调节”。
3.文章第一段引用李明勇的事例有什么作用?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远行的童年记忆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
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
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
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
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
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
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
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
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
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
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
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
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
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
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
飞快地挥舞着镰刀。
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
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
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
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
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
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
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
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
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
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
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
”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
”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
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
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
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
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
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
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
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
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
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
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
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
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
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
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4.选交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幸福、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澄澈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请以“原来,我也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