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4课+新题(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第04课+新题(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高三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一、(河南省安阳市2017年高三年级二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抃,字梦得,眉州眉山人。

抃读书属文,中进士甲科....,以大理评事通判绛州。

皇祐中,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制下,谏官韩绛论奏抃非纠绳才。

抃即手疏曰:“臣观方今士人,趋进者多,廉退者少。

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捷给若啬夫者谓之有议论,刻深若酷吏者谓之有政事。

谏官所谓才者,无乃谓是乎?若然,臣诚不能也。

”仁宗察其言,趣视事,且命知审官院。

抃辞以任言责不当兼事局,乃止。

在台,数言事,不为矫激。

帝欲除入内都知王守忠领武宁军节度使,抃奏罢之。

温成皇后葬,以刘沆为监护使,抃奏沆为宰相,不当为后妃护葬丧事。

时又议为后建陵立庙.,抃率官属言非礼。

因相与请对,固争不能得,伏地不起,帝为改容遣之。

御史请罢宰相梁适,未听,抃奏曰:“适在相位,上不能持平权衡,下不能笃训子弟。

言事官数论奏,未闻报可,非罢适无以慰物论。

”宰相陈执中婢为嬖妾张氏榜杀,置狱取证左,执中弗遣,有诏勿推。

抃复与官属请对论列,疏十上,适、执中卒皆罢。

改翰林学士承旨,帝读《史记·龟策..传》,问:“古人动作必由此乎?”对曰:“古有大疑,既决于己,又询于众,犹谓不有天命乎,于是命龟以断吉凶。

所谓‘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既而枢密副使程戡罢,帝欲用旧人,即以命抃。

岁中,参知政事。

抃性笃厚寡言,质略无威仪。

居两府,年益耄,无所可否。

御史韩缜弹奏之,罢为观文殿学士。

英宗即位,进户部..侍郎。

告老,以太子少傅就第,卒。

,赠太子太保,谥文懿。

(节选自《宋史·孙抃传》)10. 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B. 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C. 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D. 盖圣人贵诚/不专人谋/默与神契/然后为得也/帝善其对/再迁礼部侍郎/抃久居/侍从泊如也/人以为长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甲科,在宋代科举制度中,甲科、乙科都是指进士而言的,甲科是优于乙科的。

B. 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之地,《礼记》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C. 龟策,是指龟甲和蓍草,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

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D. 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科举、财政等,长官为户部尚书,副长官为户部侍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抃性格笃厚,言辞温和公正。

他不认同找别人的事、攻击别人、嘴巴快捷、行事刻毒是谏官有才能的表现,亦是议事不发表偏执的言论。

B. 孙抃在职尽责,维护朝廷礼仪。

有人建议为皇后建陵立庙,以孙抃为首的官员都说这样做违背礼仪,他伏地进谏,皇帝因为他脸色都变了。

C. 孙抃不惧权贵,能够仗义执言。

他请求罢免宰相梁适,皇帝不听,他就上奏章告诫皇帝说不罢免梁适不能平息众人的议论,那最终他的请求得到落实。

D. 孙抃通晓典籍,解说周详深刻,面对皇帝的质问,他从古人有疑难之事时的的做法来解释,即自己的决定加上众人的意见见解,也要用卜筮来询问上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宗察其言,趣视事,且命知审官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置狱取证左,执中弗遣,有诏勿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 A11. D12. C13. (1)宋仁宗考察他的话,催促他上任,并且任命他掌管审官院。

(2)法官要将张氏关入监狱搜取佐证,陈执中不肯放人,皇帝令人不必追究。

13.(1)“趣”,通“趋”,催促,“视事”译为上任,“知”译为掌管。

(2)“证左”译为搜取佐证,“遣”译为遣送,“推”译为追究。

参考译文:孙抃,字梦得,眉州眉山人。

孙抃读书做文章。

考取进士甲科,以大理评事出任绛州通判皇祐年间,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诏令下达后,谏官韩绛上奏说孙抃不是督察纠正别人的材料,不能担任御史之职。

孙即手写一奏折说:“我观察当今的士人,追求升官者多,廉洁退让者少。

以会找别人的事为精神,以能攻击别人为风采;嘴巴快捷得像负责争讼的乡官便叫做有议论,刻毒得像酷吏便叫做有政事。

谏官所说的才能,难道是指这些吗?若是这样,我就确实无能了。

”宋仁宗考察他的话,催促他上任,并且任命他掌管审官院。

孙抃一任谏官不宜兼任此职辞谢,皇帝才作罢。

在御史台,多次议论事情,没有矫激偏执的言论,尤其喜欢推荐人才。

皇帝想任命入内都知王守忠兼武宁军节度使,孙抃奏请后作罢。

温成皇后出葬,用刘沆做监护使,孙抃上奏说,刘沆身为宰相,不宜为后妃监护葬丧的事。

当时有人建议为皇后建陵立庙,以孙抃为首的官僚都说这样做是违反礼仪。

于是与别人互相辩论,他因坚持争论却不能得道认同,便伏地不起,皇帝为了他脸色都变了,把他遣走。

御史请求罢免宰相梁适,皇帝不听,孙抃上奏说:“梁适身居相位,对上不能公正处事,对下又没有笃诚地训导子弟。

谏官几次上奏弹劾,未听到答应同意,不罢免梁适不能平息众人的议论。

”宰相陈执中的侍婢被宠妾张氏鞭笞致死,法官要将张氏关入监狱搜取佐证,陈执中不肯放人,皇帝下令不必追究。

孙抃又与同僚请求讨论,奏疏送上去十次,终于使梁适、陈执中都被罢免。

孙抃改任翰林学士承旨,又兼任侍读学士。

皇帝读《史记•龟策传》,问孙抃:“古人行动都必须根据这个么?”孙抃回答说:“古人有大的疑难之事,自己有了决定,又询问了众人的意见,还说没有上天的命令,于是乎命龟来决断吉凶。

这便是所谓‘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因为圣人看重诚实,不认为仅有人谋就够了,还要与神灵暗相符合,然后才可以。

”皇帝认为他回答得好。

再升任礼部侍郎。

孙抃久任侍从官,却很淡泊,人们认为他是一位长者。

后来枢密副使程戡被罢职,皇帝想任用旧人,就命孙抃担任此职。

年中,孙抃又升任参知政事。

孙抃性格笃厚寡言,质朴没有威仪。

在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任上时,年纪日益衰老,凡事不能决断可否。

御史韩缜弹劾他,孙抃被罢职降为观文殿学士。

宋英宗即位,升为户部侍郎。

告老辞官,以太子少傅回家居住,后去世。

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号为文懿。

二、(陕西省西安市2017年高三年级一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

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

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

世宗留意翰林,而神举雅好篇什。

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

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

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拜右大夫。

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小宫伯。

天和元年,迁右宫伯中大夫,进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户。

高祖将诛晋公护也,神举得预其谋。

建德元年,迁京兆尹。

三年,出为熊州刺史。

神举威名素重,齐人甚惮之。

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

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

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

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

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

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

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

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

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

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

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

其待士礼贤如此。

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

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

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

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于是款服。

初.神举见待于高祖,遂处心腹之任。

王轨、宇文孝伯等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

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

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

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

时年四十八。

(节选自《周书卷四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B.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C.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D.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

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

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世宗非常喜欢宇文神举,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

宇文神举继承了他父亲的长广县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户。

不久,宇文神举又被周世宗任命为帅都督。

B.宇文神举是一个治理有方的人。

在治理并州的时候,宇文神举针对此地的现实状况,励精图治,恩威并用,一月之间,远近心悦诚服。

C.宇文神举对待士人礼贤敬重,黄门侍郎卢思道曾参与反叛,被捉住后,将要被处死。

宇文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

D.周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恐怕自己遭殃,心中不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