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语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感受。
阅读时,请你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修辞手法的效果,学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1.海底世界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呢?也不是。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jiū)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
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guī)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
这里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智慧乐园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在读书时要动脑筋思考:书上讲的是否真有道理?你可以经过思考、联想、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举出相反的例子反驳书中的观点,这样,你才能真正学会读书。
如何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要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仅需要了解这篇文章的结构,还要知道这篇文章的构段方式。
如果能够理清文章结构以及每一段的构段方式,就能更好地概括文章的内容。
如《海底世界》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开头和结尾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其余段落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说明的。
如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这一段就是围绕这句话具体写出了海底各种动物的活动特点。
找到中心句后,我们就可以把每一段的中心句连起来。
比如《海底世界》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这样概括:本文通过描写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活动特点以及海底植物的形态各异等,说明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样概括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呢?另外,写一种事物的特点,如果围绕中心句写,会更加有条理。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 下雪的声音※金波你听过雷声、雨声,你听过风声、涛声。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
但是,如果你屏(bǐng)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
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shū)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nián)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吗?不,鸟儿永远是急匆匆的;雪花旋转着舞姿翩(piān)翩而至,袅(niǎo)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当你面对满天的玉片银屑纷纷扬扬飘落的时侯,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
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xī)窸窣(sū)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下雪的声音,好像慈爱母亲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雪,滋润着大地鲜丽的色彩,隐蔽着满野的花花草草,一旦它融化了,一个绚丽的春天就来了。
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
阅读提示同学们,文中“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这段话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这叫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
这样写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起到强调的作用。
3植物的睡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
在白天有阳光时,它们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
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把旭(xù)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憨(hān)睡中苏醒;而当タ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由于这种“昼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它才因此得名“睡莲”。
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zhǒu)。
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儿。
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
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娥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迷呢!阅读提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是过渡句。
过渡句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在今后写作文时,同学们可以多使用过渡句,这样文章前后衔接就自然了。
4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李晓志并不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
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之间能和睦(mù)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身上的害虫;玉米和豌豆间(jiàn)作,两者都能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能使结出的葡萄香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进花繁叶茂;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jiǔ)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
英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连线草与萝卜混作,半个月内就培养出了大萝ト。
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
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小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樨(xī)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这些作物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西红柿,荞(qiáo)麦和玉米,高梁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
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学科。
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
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待在一处,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
智慧乐园文中植物之间的“爱”和“恨”分別指什么?与同伴交流一下。
5会说话的草※雷抒雁我从金灿灿的阳光下走来,仰卧在青青的草坪(píng)上矢(shǐ)车菊和狗尾草轻轻地摇曳(yè)在我的身旁。
我听见花在嬉(xī)笑,听见草在喧嚷,听见每一片叶子都在耳边歌唱……我觉得双脚变成了白色的须根,深深扎进了黑色的土壤……两只手像两片绿色的葵叶,高高地伸向太阳;一只铁青色的蝈蝈,大胆地爬在我的肩上……风啊,水啊,阳光……我是一株会说话的草我觉得我离不开你们,离不开这脚下黑色的土壤!修辞乐园同学们,在这首诗歌里,作者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花在嬉笑,草在喧嚷,叶子在歌唱等,像这样将花儿、小草、叶子当成人来写的修辞手法就是拟人。
诗歌中还有哪些拟人句?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一下吧6大地的话※关登瀛假如你是种子,请到我的怀里睡,这里有新鲜的空气,软绵绵的被,你可以生根、发芽,开花、吐蕊(ruǐ)。
让枝头的果子一嘟噜一嘟噜往下坠。
假如你是飞鸟,任你在我胸前飞,这里有高远的天空,落脚的大树,清清的湖水,可ロ的野味,你可以在枝丫上筑巢,在枝头和伙伴相会,不论你唱什么歌,我总觉得很清脆。
即使你是游鱼,我也要给你足够的水如果你嫌(xián)湖小,嫌河窄,你可以沿着小溪,穿过江河,往海里飞。
即使你是小草,我也给你一定的地位,不论谁把你驱赶把你踏碎或烧成灰但你的根和籽粒,总藏在我的体内,等严冬过去春风一吹你将织成一片绿纱,送给大自然一床绿被啊,大地是我,我是大地,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想象乐园大地孕育着世间万物,她像母亲一样无私、默默地奉献。
同学们想象一下,大地还会说些什么话呢?展开你的想象,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7 花开的声音※王小相燕子的翅膀听到了屋檐下的雨滴听到了小河边的风筝听到了细腰的蝴蝶听到了草棚里的黄牛听到了仓屋里的犁(lí)具听到了翻跟头的响雷听到了沉睡的蚯蚓听到了冻得发白的天空听到了交头接耳的树枝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啊修辞乐园在这首诗歌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诗歌生动形象、充满乐趣。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花开的声音谁还会听到?试着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描写自然景色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娓紫嫣红万紫千红山清水秀山光水色五光十色一碧千里风和日丽风清月朗银装素裹碧空如洗绿色家园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爱护。
爱护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共建绿色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遵守规则,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运用科学知识这把金钥匙,去建设美好家园。
请大家用精读的方法读本单元的文章,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
8 飞吧,海鸿※曾毓秋友人住的小楼,面临大海。
波光水色映进窗来,楼里弥漫着海洋的气息。
窗台上,常常飞来一只小海鸥,浑身雪一样的羽毛,翼尖一抹灰黑,一对光闪闪的小眼睛,偏着脑袋瞧人,那神情又机灵又乖巧。
它经常在窗台上跳跃、歇(xiē)脚。
有这个活跃的小生命在窗前,是令人高兴的,仿佛(fǎng fú)触摸到了生命的欢愉(yú)。
友人非常喜欢它,我也是。
友人和这只小海鸥结下了友情,常常为它留一勺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自来自去。
他有时还把小海鸥托在手心上喂食。
那小海鸥呢,也仿佛和他有着一种默契(qì),当他埋头工作的时候,小海鸥就在窗台上用嘴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用光闪闪的小眼睛瞧着他。
海鸥悄悄飞来,又悄悄飞去,飞到很高很高的蓝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