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构造模型

地质构造模型

实习七地质构造模型
目的:初步建立各种产状的岩层、褶皱、断层和角度不整合的立体概念。

要求:
在教师带领下,观察下列各种模型,并将观察结果填入实习报告。

1.三种基本产状的岩层在平面、剖面上的特点。

2.熟悉褶皱要素及背斜和向斜在平面及剖面上的表现。

3.熟悉断层要素及各种断层在平面、剖面上的表现。

4.观察角度不整合在平面、剖面上的表现。

注意事项:对地质构造,常需从平面和剖面上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其形态特征。

剖面按方向与地质构造的走向是垂直还是平行,分为横剖面和纵剖面。

在平面及剖面上观察地质构造特征的主要内容有:
1.地层层面界线的形状是直线还是曲线,界线是否连续。

2.不同时代的层面界线是平行还是相交,它们的倾角大小有无变化。

3.新老岩层出现的顺序和分布,有无缺失或重复,是对称重复出现还是不对称重复出现。

从平面上观察大体能反映地质构造的地表特征,如果知道各岩层的产状要素,一般就可推测剖面上的情况。

如果在平面上看到不同时代的岩层有规律的对称生复出现时,则大多数情况下的褶皱;不对称重复或有缺失则说明有可能有断层存在。

由于实习所用木块模型缺乏地形,因而不能反映地形对地质界线的影响。

与地质图上的表现有一定差异。

例如,水平岩层在地形起伏时可出现不同时代地层;倾斜岩的地质界线在地质图上往往是曲线等。

横剖面的方向与地质构造走向相垂直,因而能正确地、较全面地反映地质构造的主要
形态特征。

在角地质构造所属的类型。

纵剖面的方向与地质构造走向相平行,因而一般不能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岩层界线往往是水平的。

只有当构造沿走向有变化时(如褶皱枢纽有起伏时),纵剖面上才有反映。

实习时,要分类观察地质构造模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并填写实习报告。

实习用模型图示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