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2020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

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记述出处“(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周礼·春官》“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

”(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A. 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B. 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C. 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D. 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2.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图,其中在▲所示位置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迁都洛邑B. 商鞅变法C. 开凿灵渠D. 焚书坑儒3.黄河初称“河”或“大河”,战国末期有“浊河”之称,西汉初年正式称为“黄河”。

这变化反映出秦汉时期北方地区()A. 农耕规模的扩大B. 政治局势的动荡C. 人口数量的萎缩D. 经济地位的下降4.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分科取士:“前代选用,省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端……是以置州府之权归于吏部。

”这评价认为科举制()A. 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 是对汉代察举制的否定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5.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里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

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的习俗也逐渐流行。

这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A. 社会风气日渐堕落B. 城乡差距日益扩大C. 已经成为经济重心D.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6.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表明陆九渊()A.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 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 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7.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

这反映出,在明代农村()A. 率先出现新的社会关系B.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加强C. 劳动力的性质发生变化D. 小农经济开始逐渐瓦解8.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人()时期宋代元代明初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数量10 27 27 99 30 59【注】官建与民建的比例是1:12。

A. 宋代商品经济落后B. 民间建桥技术更高C. 政府财税收入下降D. 商贸贩运逐渐发达9.中国近代商办企业早期的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外贸服务、出口加工、进口替代等行业,地域分布则以上海、广东为主。

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商办企业()A. 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和均衡B. 带动了南方地区经济发展C. 代表中国工业的最高水平D. 依附于资本主义国际市场10.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 shop),特零克帝(drink tea)有鸿儒。

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

由此可以推知()A.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B. 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C. 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D. 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11.1902年,梁启超认为“史馆中数十万卷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殆无一焉……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

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梁启超倡导的史学革命旨在()A. 发动群众革命B. 复兴传统史学C. 唤醒民族意识D. 推进维新变法12.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为了完成中国共产党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主张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 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B. 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C. 注重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D. 系统地阐述革命动力问题13.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

”据此可知,七届二中全会()A. 对新型政权性质作出重要论断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C. 开创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 得到各政党和团体的广泛拥护14.1957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

全国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5亿多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这说明当时中国()A. 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B. 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C. 生产力发展成就巨大D. “左”倾思想指导经济建设15.1962年,中日双方以民间形式签订发展长期贸易的备忘录,“备忘录贸易”成为当时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

这种方式()A. 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B. 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C. 解除了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 体现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灵活16.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许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步”。

其直接结果是()A. 设立经济特区B.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开展国企改革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希腊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以贵族将领个人之间的比拼决定战争胜负,之后转变为集体协同配合的“重装兵方阵”作战。

这场“重装兵革命”()A. 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B. 推动了公民资格标准改变C. 降低了贵族集体荣誉感D. 巩固了伯利克里改革成果18.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指出,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

这表明()A. 彰显了人生而平等的精神B. 复制了罗马法的私法内容C. 复兴了罗马法的立法原则D. 否定了宗教法庭的合法性19.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德在评价1787年宪法时说:一帮“有才干的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地哄骗一般的老百姓去接受个旨在有利于少数显贵而设计的政体。

这反映了1787年宪法()A. 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B.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C. 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D. 维护了权贵利益具有局限性2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在说明问题时大量使用了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

这说明社会科学研究()A. 一定意义上被数学成果主宰B. 需要自然科学的有效支撑C. 解释了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D. 完全依赖自然科学的发展21.19世纪上半期起,法国美术界兴起“农村热”,描绘农村景象或生活的画作明显增多,著名的如米勒的《拾穗者》。

以社会上层人土为主、一向保守的“巴黎沙龙”也逐渐选入此类画作。

这主要说明当时()A. 农村是法国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B. 城市压力使人们向往农村悠闲生活C. 画家同情农业的衰败和农民困苦D. 社会生产的改进和城乡联系的密切22.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

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

这说明苏俄()A. 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B. 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C.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D. 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23.有西方学者把美、英两国1979—1982年的经济转变称为“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

对其经济举措表述正确的是()A. 增加政府财政支出B. 提高企业所得税率C.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D. 扩张货币刺激通胀24.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问乔布斯,能否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

乔布斯回答“这些工作机会回不来了”。

这表明()A. 经济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B. 美国工业水平急剧下降C. 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渐崛起D. 国际经济秩序趋于合理二、非选择题(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

面对广表而肥沃的土地,获取经济利益成为人们长途跋涉的直接动力。

政治制度几乎同时逐步扩展到西部。

西部精神是在西部开发中逐步形成的,而这种精神又推动了西部乃至整个美国的发展。

在美国的边疆治理的过程中,印第安人的土地被大量掠夺,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因疾病传染而死亡;亚裔人和其他民族的白人后裔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或歧视。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材料二: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

兴起于元朝的土司制度,是对秦朝至唐宋时期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政策的重大完善。

这一政策主要实行在西南地区。

明清承元制,雍正还发展了唐太宗的思想,主张“中国自古一统”,内地和边疆没有“华夷中外之分”。

明清把大部分土司的品级从三四级降到五级。

土司职位世袭。

元朝规定继承应该得到中央批准,明朝要求继承人须到中央政府履行手续,清朝进一步规范了人选范围。

明清时期,持续大规模地改土归流(改土司制度为内地的郡县制),成效显著。

在此过程中,各地措施有所差异,更非“一概更张”,如广西已基本完成、川滇“土司尚留十之六七”。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边疆治理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边疆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创立于上海,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120多年来,创造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辉煌。

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目表(部分)——据商务印书馆网站整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潮流,请任选其中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上反映了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民国期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各出版机构遵照标准自编课本;官方虽不断推行统一教科书,但统一教科书编写科目残缺且没有形成专门发行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我国教材编写事业的新篇章。

以解放区的教材制度为依据,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将全国教材的编写、审定、出版、发行权收归中央。

1950年,作为教材编写专门机构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人教社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文化教育方针和“各科教材必须保持完整的科学性和贯彻爱国主义的精神,参考苏联,编写完全适合于中国需要的新教科书”的编辑方针,组织大批专家开始重新编写和修订中小学教材。

——摘编自郭戈《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材编写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材编写改革的意义。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6年,根据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特别宣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成立。

原告一方为美、中、英、苏等11个国家的代表,被告一方为日本28名甲级战犯。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基于正义和平的原则,参照国际公法、条约和惯例一系列条文,审判战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