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论述01、试论现代艺术的起因与特征。
答: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大致来说,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
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
现代艺术的起因:随着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生存环境、传播媒介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的艺术观念和形态也必然随之变化,出现了反传统倾向,并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
世界各地各民族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是在与欧美为主的西方艺术冲突、交融中产生的。
说到现代艺术的起因,综合来说,有以下4点: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加速了生活节奏,美术作为商品走进市场,给艺术发展带来激烈的竞争。
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眼睛延伸到宏观与微观世界。
因此现代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
摄影术的发明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传统写实主义艺术的根基。
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结构主义与立体派,工业技术思想与未来派、风格派,机械制造形式与达达派的机械图纸绘画,弗洛伊德的释梦学说与超现实主义,还有以理性手法表达非理性的抽象表现主义等等,都是科学和艺术联手的结果。
人们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这样,艺术家出图纸,工厂按照图纸生产艺术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艺术创作程序。
宗教的衰落造成人的现实理想与终极理想之间的矛盾。
现代哲学直接影响现代美术创造。
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哲学极力提倡个人意识和精神的重要价值。
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对现代艺术创作影响巨大,叔本华本体论思想、唯意志论观点导致认识上的直觉主义,使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造的根本。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中“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以及柏格森、荣格、萨特等艺术家,不断地促使艺术走向创新。
现代艺术的特征:现代艺术的特征在于打破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区别。
主张艺术干预人类生活。
深受现代社会文化影响又立足批判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主要有以下特征:批判性特征:从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强烈的批判精神与自觉的哲学反省,共同形成了西方现代艺术开放式的文化品格。
破坏——创新——解构——重构的循环运动已成为现代艺术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这种合逻辑、合理性、合规律、合人性的反叛态度与批判精神,使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和自我清除的行为成为现代艺术创新发展的良性动力源,以求不断突破或跨越艺术创造极限实验性特征:20世纪西方前卫艺术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它们的实验性。
就绘画和雕塑而言,则是在多方位、多层次上自由地实验各种各样的观念计划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探讨了诸如绘画艺术的纯形式语言、绘画以及表演艺术的界限、艺术与现成品的关系、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艺术与其他视觉艺术(摄影、录像、电脑虚拟图像等)的关系、绘画形象与象征图像及语言符号的关系等问题。
前卫性特征:20世纪,现代艺术运动各种思潮与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脱离“老的”,寻求“新的”艺术样式,所以“前卫”的本质始终具有超前性。
西方现代艺术但凡追求、探索,都具有前卫、先锋的含义。
现代艺术使前卫具有了批判、超越、创造的革命性质与人格尊严独立的标准,它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主观性特征:现代艺术使人们走出客观表现世界,而发现并进入一个无限的主观表现世界。
现代艺术发生、发展、衍变的历程,即是人的主观不同因素、角度、层次的不同展示,也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肯定的过程。
人的作用、价值、意义及光辉被重新认识。
独立性特征:现代艺术独立性标准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尊严;不仅是一种样式,更是一种价值。
艺术产生于个人的想象力,在艺术发展中是独特而不可重复的,表明人对自身主体意识的宣扬与尊重,在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
形式化特征:现代艺术追求视觉效果的纯粹性,通过形式的极端语言符号而提倡艺术形式本体的独立。
20世纪艺术形式作为各种思潮和主义的载体,在历史长河中这一巨变时期,被人们演绎的五光十色,全然是形式符号统领的现代艺术发展史,“形式”被赋予了独立价值和功能。
从这个角度说,现代艺术思潮也是纯形式主义的运动。
02、概述尼采思想主要内容。
答: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
创立的权力意志说和超人哲学,提出“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口号。
他是反理性主义的典型,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
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
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
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尼采思想的主要内容:权力意志:尼采从“权力意志说“出发,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非道德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和欲望都是由追求权力意志的本能支配的,无限追求权力是生命最基本的普遍法则,也是道德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标准。
他的伦理思想是反映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因而成为法西斯主义思想和暴行的理论基础。
重估一切价值:是尼采对道德、宗教和科学的批判。
尼采认为道德是所有颓废者心理上的特质,是一种不断对生命采取敌视态度的欲望所激起的。
他反对西方的基督教,将基督教看成是一种与生命相敌对的伦理。
尼采对科学的批判是“重估一切价值“的主要部分,他对“科学“的理解比较古典,认为科学包括全部人类的知识体系,因此他对科学的批判也就是对整个人类知识或以往知识观的批判。
“上帝死了“思想的提出:丧失信仰后的焦虑与匆忙,人的机器化与社会的非精神化,思想文化上的贫乏与对过去的狂热追寻。
导致了现代文明之下人们普遍的精神颓废。
超人学说:产生于对基督教的上帝和理性意义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超人是一个虚化的形象,我们只能从比喻和描述来捕捉他的踪影。
超人指人的自我超越,给人的现实提供了价值目标。
尼采超人哲学的主线就是要人自我超越要用于创造,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权力意志,扩张自我,成为驾驭一切的超人。
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人的自我超越)与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世界的本质)等等。
酒神精神:他的美学思想受叔本华的影响。
尼采提出希腊悲剧具有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两种精神,真正的悲剧精神就是用最大的痛苦去换取最高贵的人生。
他认为科学与道德阻碍生活,艺术则发扬生活,肯定生活。
提倡酒神精神,(生命本能,强力意志)和体现酒神精神的音乐艺术,建立艺术形而上学,赋予人的存在以审美价值。
03、论述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
答:弗洛伊德:奥地利人,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潜意识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式人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其全部理论以性本能冲动为轴心,主张艺术是人的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提倡五大学说:无意识、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转移。
其学说是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并且衍生出了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学说等。
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
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是:人的精神活动在不同的精神层次发生和进行,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支配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把人格区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学说被西方哲学和人文学科各领域吸收和运用。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
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
显梦是指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梦,隐梦则指梦的真正含义,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
对梦进行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
04、论述“立体主义”的起源与特征,并举例说明。
答:立体主义的起源: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是20世纪最重要的先锋运动,对后来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
立体主义的出现是因为艺术受到了现代哲学、科学和机械工程学的刺激,也受到塞尚晚期绘画中抽象视觉分析的影响,还受到非洲面具造型的启发。
不仅影响了西方20世纪绘画的发展,也有力地推进了西方建筑和设计艺术的革新。
1908年,法国画家布拉克参加巴黎秋季沙龙,遭遇到了评委会的拒绝,于是于当年的10月9日至28日,愤怒的布拉克在巴黎的卡恩韦勒尔画廊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评论家沃塞列斯在报纸上发表:“布拉克轻视形态,将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屋,都变成了几何图形和立方体”立体主义由此而得名。
不久,立体主义便成为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一场气势恢宏的艺术运动和名称。
立体主义的特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艺术家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结合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
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面块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不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诉诸于画面,从而表现时空的连续性。
不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知,而是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例如: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
画中呈现五个少女,或坐或站,前面小方凳上有一掬葡萄水果。
人物扭曲变形到几乎难以辨认,完全没有所谓体积和质感的表现,只有被粗硬的直线、微曲的弧线和色面切割成的画面,人们只能从中依稀认出五个女体的存在。
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在塞尚的艺术观念以及黑人雕塑的造型手法的启发下创造出来的,但是毕加索在其中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
他将空间和形体加以扭曲,画面中没有远近透视的空间感,形体是由一些明显的几何形构成的,他将塞尚所说的“将自然概括成圆球体,圆柱体“的认识方法直接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这件作品为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家所进行的“形式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观念上的启示和持续不断的动力。
05、以《青铜时代》与《地狱之门》论述罗丹雕塑的艺术价值。
答:罗丹,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
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