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专版2019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及答案解析
浙江专版2019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及答案解析
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兴起似乎一夜之间颠覆了实体零售业,实体书店首当其冲。2006 年,书法家 席殊苦心经营 12 年的“席殊书屋”图书连锁体系全盘崩溃;2010 年,著名连锁书店“光合作用” 大面积倒闭;2011 年,在广州苦心经营 16 年的三联书店(广州购书中心店)关停……
相比电商,实体书店的困扰之一是,同样的东西,更低的价格,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消费者总是在众多选择项中寻求“最优”。在这个当口,业界的、非业界的很 多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图书的利润薄弱,已经不足以支撑书店经营,所以,书店空间要变美,书店 业态要更丰富而新颖。说到盈利,书店老板不再羞于启齿,毕竟“无商业,不能活”。我们正处在消 费升级时代,“体 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伴随实体书店的是一项差异化竞争难题。
③倘若有个孩子走到你们跟前,倘若他在笑,有一头金发,不回答人家提出的问题,你们就可猜到 他是谁了。那时,劳驾你们!赶快写信告诉我:他回来了……
(3)作家赵丽宏曾说“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 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它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请你
⑦冬天里,家乡的河边滩涂是一片肃杀景象。地上,那层层的枯黄的芦苇叶子,经受了风吹霜 打、雨雪冰冻,它们化作了泥土,为地下的芦苇根提供养料,来年春天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将破土而 出。
⑧啊,这生生不息、质朴顽强的芦苇,多像家乡的勤劳善良、坚忍乐观的农民。
⑨近年来,家乡人开垦滩涂种粮食,把水塘河湾改造成鱼塘子养鱼,大片的芦苇地消失了,那 芦花似海的景象不多见了。但家乡的芦苇还是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遥远的记忆。我 多想回家,看一看大运河畔秀美宁静的水乡风光,闻一闻家乡芦苇的清香气息,听一听芦苇丛里的 啾啾鸟鸣,欣赏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的壮景。
2
浙江专版 2019 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及答案解析
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从一个角度谈谈它传达了怎样的憧憬和理想。(3 分)
A. 《水浒传》
B. 《海底两万里》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关于“实体书店”的主题阅读(11 分)
材料一:2017 年我国实体书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图
⑤芦苇成熟的时候,芦花开始在秋风中怒放,那真是芦花似海。这时的芦苇显得苍老了,叶子 不再
翠绿,杆子粗壮结实。它们是在等待人们收割吗?收割芦苇是很辛苦的事情,因为,割起两三米高
6
浙江专版 2019 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及答案解析
的芦苇不仅耗费体力,有时还要趟到没膝深的冷水里去割。家乡人不怕受累,挥动镰刀砍倒大片大 片的芦苇;家乡人不怕吃苦,趟进冷水中收割芦苇,芦苇根扎破双手、脚板也不吭一声。孩子们也 快乐地加入到收割芦苇的队伍中,他们找鸟窝,拾鸟蛋,抓水鸟,像野鸡、黄莺、芦喳子,放在芦 苇编成的鸟笼里,唧唧喳喳地乱蹦乱叫。孩子们把这些鸟儿当作宝贝一样宠着,养着。晚上,生产 队里留割芦苇的人会餐,各家的小孩子也可以跟着大人沾沾光,比如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和猪 肉炖粉丝。
6. 选出下列说法符合以上材料原意的一项
(选自《南方周末》) ( )(3 分)
A. 根据材料一的图表,2016 年实体书店的销售码洋同比增长率为-2%左右,而网上书店近 5 年一直 保持高速稳定增长,2016 年增速仍然维持在 30%的水平。
B. 材料二指出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兴起,在一夜之间颠覆了实体零售业,实体书店首当其冲。 C. 材料二指出文创、餐饮和地产成为当下实体书店的基本配置,真正提供了生活形态的书店在国内 越来越多。
注:码洋: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 (选自中国报告网 2017 年 9 月 18 日)
3
浙江专版 2019 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及答案解析
材料二:实体书店的转型复合:看书不是书?
世界上所有能带给人温暖和希望的地方,实体书店必在其中。世界读书日之际,书店人以其独 特的视角观察了书之于书店的某种形态:看书不是书。
文创、餐饮和地产是当下实体书店的基本配置,然而真正能提供生活形态的书店国内存在几家?
“图书+阅读活动+咖啡文化+文创空间+艺术展览+主题餐厅+手作体验……”非书吞没了书,部 分实体书店的阅读文化氛围甚是稀薄。
书店不再只是卖书的地方,首先,书店是文化空间,同时,书店还是商业卖场。于是,书店被
赋予了多重身份,我们对它充满期待。
浙江专版 2019 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及答案解析
2019 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
(满分 150 分;考时 120 分钟)
一、书写(5 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要努力做到书写工整、美观。
二、语文知识积累(32 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春光无限美!“乱花渐欲迷人眼,
”是白居易眼中的西湖春景;“惟
有门前镜湖水,
”是贺知章回到久别的故乡后的感慨。好景难留,时光已逝,晏
殊在《浣溪沙》中借“
,
”表达了对春光逝去的惆怅,所以我
们要珍惜青春,奋发努力。即将迎来人生第一场考验,我们深知现在的磨炼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
深知“
,
,劳其筋骨……”我们定能扬起理想风帆勇
往直前,如李白一般“
,
”,我们终将实现杜甫在《望
பைடு நூலகம்
岳》中描绘的“
,
”的宏伟目标。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 分)
(1)居.无何
(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3)阡陌交.通.
(
)(4)野芳.发而幽香
(
)
(5)故不为苟.得也
(
)(6)河曲智叟亡.以应 (
)
4.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④夏天,芦苇长得最快,有的芦苇长到两三米高,芦苇叶子有一尺来长,似一柄长剑。风吹芦 苇,发出沙沙的响声。这个季节,是家乡的农民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他们看到地里的麦子被南风 吹得金黄,他们闻到了麦子成熟的气息,立即拿起早已磨快的镰刀,走进麦地,开镰收割,那真是 “黄金铺地,老少弯腰”,抢收麦子的景象非常壮观。三五天之后,大片田里几乎全露出了白花花的 麦茬,与芦苇荡的一片葱绿形成鲜明对比。此刻,麦场上,机声隆隆,人声鼎沸,农民们翻场、扬 场,各管一行,忙着累着快乐着。很快家乡人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就忙着犁田插秧。于是,一片 片水田里,倒映出村姑农妇们弯腰插秧的身影。水田里女人的嬉闹声,夹杂着汉子粗壮的叫喊声, 惊得水鸟扑棱棱地从芦苇丛中飞出,又引起了芦苇丛里的一串串响亮的鸟叫声。
(2)下面三个片段均出自名著结尾部分。请写出“他”所指代的人物的名字。(3 分)
①他的心怦怦直跳,他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又 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②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青年人还不曾回来……他也许永远不回 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反方:家庭投影仪、大屏幕液晶电视机都面世好些年了,再加上环绕立体声,在家里都可以有 不错的观影体验。如果不太注重体验,用手机屏幕也可以在线看电影。但是,电影院的生意可没有
4
浙江专版 2019 年春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模拟检测卷二及答案解析
因此走下坡路啊。相反,这些年中国电影票房是连年创新高。实体书店也类似。在实体书店与亲友 一起读书挑书购书的体验是网络书店无法替代的。有墨香、有质感、翻起来哗哗响的实体书,阅读 体验也是电子读物无法替代的。这种因素决定了实体书店与实体书,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绝不可 能消亡,如果把营造体验做到极致,说不定就有复兴、浴火重生的机会。
( )(3 分)
A. 小说《简·爱》中身为家庭教师的简·爱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因为误会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 姆小姐,而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她的出走正是她勇敢追求人格自由平等,捍卫独立尊严,坚持自 我的精神的体现。
B. 小说《边城》中的傩送俊美、善良、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他勇敢地 追求爱情,上门向翠翠提亲,可是哥哥比他早了一步。兄弟俩以唱情歌的方式表达感情,哥哥落败 而伤心离家远航,不幸溺水身亡,后来傩送怀着对哥哥的内疚也孤独地出走。
(引自互联网)
材料三:实体书店还有前途吗?
正方:实体书店的消亡只是个时间问题。首先,购买实体书,网购享受的折扣高、价钱更便宜; 选书购书也方便,一台电脑或一台手机就能搞定。实体书店购书,又贵又费时又费力,毫无比较优 势。其次,现在电子读物、电子书大行其道,注重阅读体验的,会购买专门的电子阅读器;不太注 重阅读体验的,会选择用智能手机看书。网上有海量免费电子读物;即使收费读物,在线购买,电 子支付,实时推送,也很方便。在人类阅读方式及图书销售渠道均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网络书 店对实体书店的替代、电子读物对实体书的替代,都是不可阻遏的趋势。
D. 材料三正方认为人类阅读方式及图书销售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所以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替 代,电子读物对实体书的替代是不可阻遏的。
7. 材料三中反方针对正方“实体书店会消亡”的言论进行了辩驳,运用了一定的辩驳方法,请举出其 中一种,结合内容说说它的辩驳效果。(4 分)
8. 有人认为:如果一个经营场所,做多种生意,卖书、卖咖啡、做餐饮、做文创产品、搞创意孵化, 卖书的生意占比很低,还自称“复合型书店”,这与其说是实体书店的转型之道,还不如说是实体书店 的自我消亡之道。请结合材料和生活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4 分)
③春天,芦苇从地底下钻出的嫩芽,饱受几场春雨之后,迅速地拔节,舒展叶子,那大片大片 的滩涂地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这时候,鸟儿也忙着在芦苇丛里做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孩子们行走在嫩绿的芦苇丛里,摘来许多芦叶裹“喇叭”。先是用一片小的芦叶卷成发声的“哨子”, 然后一片接一片地裹成“喇叭”状,看谁裹的“喇叭”长,吹得响。你听,有的粗浊,有的清脆, 有的细长,有的宏亮。一时间,芦苇“喇叭”声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着悦耳 的鸟鸣声,好一场乡野音乐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