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植物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比较小的东西,用肉眼很难看清楚时,我们借用(放大镜);很远的东西,用肉眼无法看到时,我们借用(望远镜);很渺小的东西,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时,我们借用(显微镜);要了解表皮里面的东西,我们可以借用(X光)。

4、种植了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记录树皮可以用(图画)、(拓印)的方法。

6、一棵大树是由(树根)、(树干)和(树冠)组成的。

7、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8、树(即植物)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9、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高矮)、(形状)和(粗细)。

10、观察大树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同时还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11、大树的茎叫(木质茎),小草的茎叫(草质茎)。

12、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14、小草和大树一样,都是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常见的小草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15、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6、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睡莲)等。

17、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8、昆明的滇池就是因为(水葫芦)的大量繁殖,导致滇池水质恶化。

19、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秘密是,它的叶柄内有(气囊)。

20、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1、莲藕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眼,它是一个输送(气体)的通道网。

22、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2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24、叶脉的形状有(网状叶脉)、(羽状叶脉)、(平行叶脉)等。

25、在比较叶片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26、两片树叶的(形状)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27、同一种叶的大小、颜色有可能不一样,但是(形状)肯定是一样的。

28、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29、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30、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3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32、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3、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3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35、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36、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37、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38、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39、植物中的活化石——(银杏树)植物中的老寿星——(龙血树)会捕虫的植物——(猪笼草)第二单元动物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3、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4、在观察动物的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原貌)。

5、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生物)。

6、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7、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蜗牛能能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8、蜗牛有(两)对触角,蜗牛的旋线可分为(左旋线)、(右旋线)。

右旋的蜗牛壳上的螺线向(顺时针)方向展开。

左旋的蜗牛壳上的螺线向(逆时针)方向展开。

9、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10、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黏液)。

我们可以用(放在水中)的方法叫醒正在睡觉的蜗牛。

11、蜗牛的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

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慢慢长大)。

我们可以用测量蜗牛(壳)的方法来表示蜗牛的大小。

蜗牛的壳对它起着(保护)作用。

12、蜗牛喜欢吃(植物和泥土里的腐殖质),它(晚上)出来找食物吃,(白天)休息。

如果下雨天白天也可能出来活动。

13、蜗牛的外形包括(头部)、(颈部)和尾部,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

14、蜗牛生活在(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的土壤中。

15、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蜗牛是靠(气孔)来呼吸的。

16、蚯蚓的身体是由(头部)、(环带)(尾部)三部分组成。

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17、一阵大雨过后会有很多蚯蚓钻出土壤,这是因为(土壤中缺少氧气)。

18、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19、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20、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是用头上的(触角)来交流信息的。

21、在观察蚯蚓的试验中,要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主要原因是使蚯蚓的(呼吸)作用保持正常。

22、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出一种(信息素),从而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23、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24、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25、金鱼是常见的(观赏鱼)。

金鱼的嘴一开一合,它是在(呼吸),即用(鳃)呼吸。

26、我们在养金鱼的时候,要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水草,这样既为金鱼提供(栖息地),又为金鱼提供(氧气)。

27、(鱼类)是数量最多的水生动物。

28、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29、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30、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蟋蟀喜欢生活在(草丛里),蚂蚁喜欢生活在(干燥的土缝里),鱼喜欢生活在(水中)。

3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32、动物中的(昆虫)是数量最多的。

33、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1、(生长发育)2、(新陈代谢)3、(繁殖)4、(遗传变异)5、(具有应激性)6、(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7、(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三单元材料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砖瓦、陶瓷)等。

3、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棉花)、(黏土)和(牛皮),有的是人工制造的,像(金属)、(塑料)、(橡胶)和(陶瓷)。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4、我们可以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5、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硬度,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材料破坏它的表面)。

6、将同样的两根铁钉分别埋在潮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挖出观察,发现(潮湿的土壤中的)的铁钉生锈比较严重。

这种现象说明,材料的(稳定性)除了它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跟(所处的环境)有关。

7、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8、金属具有许多特性,在生活中,利用金属光泽的是(银项链),利用金属延展性能拉成丝的是(铜丝),利用金属延展性能碾成片的是(不锈钢水桶),利用金属有导热性的(高压锅),利用金属能够变曲的是(回形针)。

9、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10、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1、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

它(不易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

12、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即不导电性)、(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透明性)、(耐腐蚀性)、(可重复利用)等。

13、利用同一种材料的不同特性也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如利用塑料的(绝缘性)包裹导线;利用塑料的(柔韧性)制造拖鞋;利用塑料的(不容易传热性和不透水性)制造茶杯。

14、文房四宝包括:(笔)、(墨)、(纸)、(砚)。

1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者是(蔡伦)。

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分。

16、和塑料片相比,纸片的吸水性(强)。

纸经过几次折叠后会产生(折痕)。

17、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8、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

19、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柔韧性(具有承重力)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