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建议用时实际用时设定分值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一. 单选题1. 1.下列关于惯性和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处于“漂浮”状态,说明失去了惯性B. 一小球从正在匀速行驶的帆船桅杆顶部落下,应落在距桅杆脚后一段距离C. 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当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D.同一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时,加速度越大,说明力是决定它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因素2.一个小金属车的质量是小木车的质量的2倍,把它们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静止的小金属车上,得到2 m/s2的加速度。
如果用相同的力作用在静止的小木车上,经过2 s,小木车的速度是()A. 2 m/s B. 4 m/s C. 6 m/s D. 8 m/s3.质量为m=3 k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木块可以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木块上,使其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经过t=2 s时间物体沿斜面上升4 m的距离,则推力F为(g取10 m/s2)A.42 N B.6 N C.21 N D.36 N4. 如图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5.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g=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A. 18mB. 54mC. 72mD. 198m6.如图所示,A、B两物体之间用轻质弹簧连接,用水平恒力F拉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的长度为L1;若将A、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拉A,使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2.若A、B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L2<L1B.L2>L1C.L2=L1D.由于A、B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L1、L2的大小关系7.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上,有一物体A沿着斜面下滑,当物体A刚接触弹簧的一瞬间到弹簧压缩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将逐渐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C.物体的速度将逐渐减小D.物体的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二.多选题8.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 kg,受水平拉力F=6 N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则A.2 s末物体的速度为2 m/s B.2 s内物体的位移为6 mC.2 s内物体的位移为2 m D.2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 m/s9.关于电梯地板上的物体,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 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物体所受支持力大于重力B. 电梯减速向上运动时,物体所受支持力大于重力C. 电梯加速向下运动时,物体所受支持力小于重力D. 电梯减速向下运动时,物体所受支持力小于重力10.力F作用在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的物体上经过时间t,物体的位移为x,则()A. 相同的力在相同时间内使质量为nm的物体移动x/n的距离B. 相同的力在nt时间内使质量为nm的物体移动nx的距离C. nF的力在时间nt内使质量为nm的物体移动nx的距离D. nF的力在时间t内使质量为nm的物体移动x的距离三、实验题1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______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______ 图象选填“”或“”;(2)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使实验中能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以下步骤必须采用的有______A.保证小车下面的长木板水平放置B.将小车下面的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使小车质量远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D.使小车质量远远小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3)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保证拉力的大小不变B.“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了A、B、C、D、E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0 cm、x4=8.92 cm,电源频率为50 Hz,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___.如果长木板的右端垫得不够高,木板倾角过小,用a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象可能是________.A. B.C. D.五.计算题13.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通常的舱门外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乘客就可以沿斜面迅速滑行到地面上来.若某型号的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为4.0 m,构成斜面的气囊长度为5.0 m.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达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0 s(g取10 m/s2),则:(1)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2)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14.如图a所示,A、B为光滑水平地面上相距d的两挡板,在A、B的之间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若在P上加上如图b所示随时间t变化的作用力取向右为F的正方向,在时质点P位于A、B间的中点处且初速为已知质点P能在A、B之间以最大的幅度运动而不与两板相碰,且质点P开始从中点运动到最右边,及以后每次从最左边到最右边或从最右边到最左边的过程中,力F只改变一次.(1)求质点P从AB的中点从静止开始出发第一次运动到最右点的时间t;(2)求图b中时刻、和的表达式.15.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1)第一次试飞,飞机飞行t1=8s时到达的高度H=64m.求飞机所受阻力f的大小.(2)第二次试飞,飞机飞行t2=6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机立即失去升力.求飞机能到达的最大高度h.(3)在第(2)问基础上,为了使飞机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机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16.物体A的质量,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板车B的质量为、长某时刻A以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试求:(1)若,物体A在小车B上相对小车B滑行的时间和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 错误; B.落下的小球水平方向与帆船有相同的速度,应落在桅杆脚处,故B 错误;C. 当汽车紧急刹车减速时,由于惯性,乘客的速度不变,故向前倾倒;当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与汽车有相同的速度,不发生倾倒。
故C 正确;D. 惯性表示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D 错误。
2.【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比例法求出乙的加速度,速度公式求出经过2秒后,乙物体的速度.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F 相同,m 甲=2m 乙,得,加速度之比为a 甲:a 乙=1:2,则a 乙=2a 甲=4m/s 2,过2秒后,乙物体的速度是v=a 乙t=8m/s . 故选D3.【答案】 D4.【答案】A【解析】据题意,降落伞未打开时,A 、B 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 、B 之间安全带的作用力为0,A 正确,B 、C 错误;降落伞打开后,A 、B 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 、B 处于超重状态,对B 有:F T -mg =ma ,即F T =mg +ma >mg ,故D 错误. 5. 【答案】B【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0到3s 内,由于滑动摩擦力为:F f =μF N =μmg=0.2×20N=4N ,恰好等于外力F 大小,所以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3s 到6s 内,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发生的位移为:;6s 到9s 内,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6s 时的速度为:v=at=2×3=6m/s ,所以发生的位移为:x 3=vt=6×(9-6)=18m ;9到12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x 4=vt+at 2=6×3+×2×32=27m ;所以总位移为:x=0+x 2+x 3+x 4==9+18+27=54m ,所以B 正确; 【名师点睛】遇到多过程的动力学问题,应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然后选取相应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也可以借助v-t图象求解。
6. 【答案】C【解析】A、B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时,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μg;对物体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kx-μmBg=mBa,解得:x=,即弹簧的伸长量与动摩擦因数无关,所以L2=L1,即选项C正确.7.【答案】D【解析】小球接触弹簧后,弹簧的弹力先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球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加速度也沿斜面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小球做加速运动,因弹力逐渐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弹簧的弹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后,小球的合力沿斜面向上,加速度沿斜面向上,与速度方向相反,小球做减速运动,弹力增大,合力增大,加速度也增大;综上可知,小球接触弹簧后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压缩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不是最大,当弹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时,速度最大.故D正确,A、C、B错误.8.【答案】AC【解析】物体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合力为零,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 f,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又F f=μmg,联立解得,a=1 m/s2.所以2 s末物体的速度为v=at=1×2 m/s=2 m/s,A正确;2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2at2=2 m,B错误,C正确;2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xt=22m/s=1 m/s,D错误.9. 【答案】AC【解析】若物体加速向上运动,加速度向上;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故F;支持力大于重力,故A正确;若减速向上运动,则加速度向下,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故F;支持力小于重力,故B错误;电梯加速向下时,加速度向下,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故F;支持力小于重力,故C正确;电梯减速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向上,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故F;支持力大于重力,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