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Ⅱ世界经济史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Ⅱ世界经济史复习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 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 现代世界转折。 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革命, 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 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扩大。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 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2009 广东 16)1494年,西班牙
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
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 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 基督教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 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 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 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 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 各自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 影响。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 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 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 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010 上海单科 35) 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 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的过程。 问题: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 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答案】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 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 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 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 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009 广东 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2009 山东文综 14)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 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 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 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 ,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 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 ”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技术含量 工 业 科学与技 术尚未真 革 正结合 命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贡献 者 技师 或工 程师 ,如 瓦特 等 革命进程 首先发生于英 国,其他国家 工业革命的发 展进程相对缓 慢 几乎同时发生 在几个先进的 资本主义国家 ,有些国家是 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如 日 、德等国 开始领 域 轻工业 如棉纺 织 生产方式 世界 市场 人类 文明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写作思路示例: 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 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 的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明 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 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 机遇。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自殖民地时代起)人.① B.② C.③ D.④
“火车的 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 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2010 天津文综 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必修Ⅱ·世界经济史·复习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主要专题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形成和发展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答案】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偶然性的理由: 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 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必然性的理由: 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 。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 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
(2010 山东文综 27)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
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 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 ,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