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业务流程讲义
适合密集频繁的订单,以及紧急插单。 ·固定订单量分批。订单分批按先进先出的原则,
当累计订单数到达设定的固定量后,再开始进 行拣货作业。
(续)
优点:维持稳定的拣货效率,使自动化 的拣货、分类设备发挥最大功效。
缺点:订单的商品总量变化不宜太大, 否则造成分类作业的不经济。
·智能型分批。订单在汇集后,必须经过 较复杂的电脑计算程序,将拣取路线相 近的订单集中处理,求得最佳的订单分 批,可缩短拣货行走搬运距离。
(3)拣货后不用进行分类作业,适用于配送批量大的订单 的处理。
(4)商品品类多时,拣货行走路径加长,拣取效率较低。
(5)拣货区域大时,搬运系统设计困难。
订单拣取的适用条件:
订单拣取的处理弹性比较大,临时性的生产能力调整较为 容易。适合订单大小差异较大、订单数量变化频繁、季节 性强的商品配送。如化妆品、家具、电器、百货和高级服 饰等。
(4)分类
·拣取时分类。在拣取的同时将物品分类到各订 单中。
·拣取后集中分类。
四、补货作业
(一)补货的方式
补货的目的是为了拣货,为拣货提供货源,拣 货作业的效率与补货作业密切相关,所以补货 是为支持拣货。支持拣货的补货主要有以下四 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由货架保管区补货至流动货架的 拣货区。
(三)配送作业流程图
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动是订货、进货、发 货、仓储、订单拣货和配送作业。首先 确定配送中心主要活动及其程序之后, 才能规划设计。有的配送中心还要进行 流通加工、贴标签和包装等作业。当有 退货作业时,还要进行退货品的分类、 保管和退回等作业。如图5—1。
二、配送中心业务流程内容
(一)进货
补货作业的目的是保证拣货区有货可拣,是保 证充足货源的基础。补货通常是以托盘为单位, 从货物保管区将货品移到拣货区的作业过程。
(五)配货
配送中心为了顺利、有序、方便地向客户发送 商品,对组织来的各种货物进行整理,并依据 订单要求进行组合的过程。配货也就是指使用 各种拣选设备和传输装置,将存放的货物,按 客户的要求分拣出来,配备齐全,送入指定发 货区。
补货作业:拣货员至拣货区取出货物,以手推车或电动 堆高机载至拣货区,由流动货架的后方(非拣取面) 补货。
适宜的货品:体积小且少量多样出货的货品。
第二种方式:由地板堆叠保管区补货至地板堆叠拣货 区。
补货作业:作业员用堆高机将货品由托盘平置堆的保管 区搬运托盘至同样是托盘平置堆叠的拣货区。
适宜的货品:体积大或出货量多的货品。
配货作业与拣货作业不可分割,二者一起构成 了一项完整的作业。通过分拣配货可达到按客 户要求进行高水平送货的目的。
(六)送货
配送业务中的送货作业包含将货物装车并实际 配送,而达到这些作业则需要事先规划配送区 域的划分或配送线路的安排,由配送路线选用 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顺序,并在商品配 送途中进行商品跟踪、控制,制定配送途中意 外状况及送货后文件的处理办法。
目前,配货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1)商品条形码检查法 (2)声音输入检查法 (3)重量计算检查法
(一)概念
配送作业是按照客户需求,将货物进行分拣、 重新包装、贴标签、配货、配装等物流活动, 按时按量发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
配送作业是配送中心运作的核心内容,其作业 流程的合理性、作业效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 整个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配送作业的具体内容
配送作业的具体内容包括:订单处理、 进货、搬运装卸、储存、加工、拣选、 包装、配装、送货、送达服务等作业项 目,它们之间衔接紧密,环环相扣,整 个过程既包括实体物流,又包括信息流, 同时还包括有资金流。
因素产生多个拣货策略。
(1)分区 分区作业就是将拣取作业场地作区域划分,每一个
拣货员负责拣取固定区域内的物品。拣货分区应与 储存分区结合考虑。具体分区方式有: ·商品特性分区。 ·储存单位分区。商品特性分区内具有相同储存单位 的商品集中,便可形成储存单位分区。
·拣货单位分区。按需求的拣货单位(托盘或箱) 来分区。比如,自动立体仓库和托盘货架都是 以托盘为储存单位的,而自动仓储以托盘作为 取出单位,托盘货架以箱为拣货单位。
·拣货方式分区。在同一拣货单位分区内,若想 采取不同方式及设备的拣取,则需作拣货方式 的分区考虑。
·工作分区。
(2)订单分割
将订单切分成若干子订单,交由不同的拣货人 员同时进行拣货作业,以加速拣货的完成。应 与分区策略联合运用才能发挥效用。
(3)订单分批
订单分批是为了提高拣货作业效率而把多张订 单集合成一批,进行批次拣取作业,目的在于 缩短拣取时平均行走搬运的距离及时间。具体 又包括:
订单是配送中心开展配送业务的依据,配送中 心接到客户订单以后需要对订单加以处理,据 以安排分拣、补货、配货、送货等作业环节。
订单处理方式:人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目前 主要采用计算机处理方式。
(三)拣货
拣货作业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 送货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向从其储位或 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 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
电子订货主要有三种方式:(1)用订货簿或货架标签配 合手持终端机及扫描器实现订货(2)用POS系统实现 自动订货 (3)订货应用系统
2、订单内容的确认
(1)货物品种、数量、日期的确认 (2)确认客户信用 (3)确认订单形态(一般交易、现销式交易、间接交易、
合约式交易、寄库式交易 )
(4)确认订货价格 (5)确认加工包装
订单拣取是针对每一份订单,作业员巡回于仓库 内,按照订单所列商品及数量,将客户所订购 的商品逐一由仓库储位或其他作业区中取出, 然后集中在一起的拣货方式。拣货流程见图54。
订单拣取方式的特点如下:
(1)作业方法单纯,接到订单可立即拣货、送货,所以作 业前置时间短。
(2)作业人员责任明确,易于安排人力。
第三种方式:由地板堆叠保管区补货至货架拣货区。
补货作业:作业员使用堆高机从保管区搬回托盘货物, 送至动管区托盘货架上储存。
适宜的货品:体积中等或中量出货的货品。
第四种方式:货架上层向货架下层的补货。
补货作业:上层保管区的货品搬至下层拣货区补货。
适宜的货品:体积不大,每品项存货量不高,且出货多 属中小量的货品
(一)拣货作业过程
从实际运作过程看,分拣作业是在拣货信息的指 导下,通过行走和搬运拣取货物,再按一定的 方式将货物分类、集中。分拣作业的基本过程 包括以下4个环节。
1、拣货信息 2、行走和搬运 3、拣取 4、分类与集中
(二)拣货方式
拣货作业可分为订单拣取、批量拣取及复 合拣取3种方式。
1、订单拣取
1、分货作业
分货就是把拣货完毕的商品按用户或配送 路线进行分类的工作。分类方式一般有 以下几种:
(1)人工分货 (2)自动分类机分货 (3)旋转架分类
2、配货检查
配货检查作业是指根据用户信息和车次对拣送物 品进行商品号码和数量的核实,以及对产品状 态、品质的检查。分类后需要进行配货检查, 以保证发运的货物品种、数量、质量无误。
流通加工的目的:(1) 适应多样化客户的需求; (2) 提高商品的附加值;(3) 规避风险,推进物 流系统化。
不同的货物,流通加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八)退货
退货或换货在经营物流业中不可避免, 但尽量减少,因为退货或换货的处理, 只会大幅增加物流成本,减少利润。发 生退货或换货的主要原因包括:瑕疵品 回收、搬运中的损坏、商品送错退回、 商品过期退回等。
进货就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要,为配送业 务的顺利实施,而从事的组织商品货源和进行 商品存储的一系列活动。
进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它是配送 的基础环节,又是决定配送成败与否、规模大 小的最基础环节。同时,也是决定配送效益高 低的关键环节。
(二)订单处理
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 业阶段,称之为订单处理。订单处理是与客户 直接沟通的作业阶段,对后续的拣选作业、调 度和配送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其他各项作业的 基础。
(1)控制装置 (2)分类装置 (3)输送装置 (4)分拣道口
2、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特点
(1)分拣作业无人操作 (2)误差较小 (3)连续作业
3、自动分拣系统需具备的条件
(1) 巨大投资 (2) 严格的外包装要求 (3) 作业量大
5.拣货策略
决定拣货策略的主要因素是: 分区、订单分割、订单分批及分类,由此四个
2、批量拣取
批量拣取是将多张订单集合成一批,按照商品品种类别 汇总后再进行拣货,然后依据不同客户或不同订单分 类集中的拣货方式。拣货流程见图5—5。
批量掠取方式的特点如下:
(1)适合配送批量大的订单作业。
(2)可以缩短拣取货物时的行走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 拣货量。
(3)必须当订单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才做一次性的处理, 容易产生停滞时间。
送货通常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 输形式。它以服务为目标,以尽可能满足客户 需求为宗旨。
(七)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配送的前沿,它是衔接储存与末端 运输的关键环节。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 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流通主体(即 流通当事人)为了完善流通服务功能,为了促 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而开展 的一项活动。
第五章 配送中心业务流程
教学重点
★物流配送作业流程;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管理;
教学难点
★物流配送中心作业管理
技能目标
★学会设计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 ★学会设计客户订单; ★学会运用拣货策略; ★学会配载; ★学会各种配送单据的填制与传递。
第一节 配送中心业务流程内容
一、配送作业
·总量分批。将进行拣货作业前所有累积订单中 的物品按品项合计总量,再根据这一总量进行 拣取的方式。适合固定点间的周期性配送。
优点:一次拣出商品总量,可使平均拣货距离 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