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护理常规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分闭合性、开放性、张力性气胸三类。
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发绀、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弱等,张力性气胸常有休克、重度呼吸困难、发绀、颈部皮下及纵隔气肿明显。
【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1.1、健康史:一般资料、受伤史、既往史。
1.2、身体状况
1.2.1、局部表现:评估受伤部位及性质。
1.2.2、全身表现:评估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是否有呼吸困难和发绀,有无休克或意识障碍,有无咳嗽,咳痰,咯血等。
1.2.3、辅助检查:胸片结果,评估气胸程度、性质,有无胸腔内气管损伤。
1.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有无恐惧、焦虑,程度如何。
病人及家属对损伤及预后的认知、心理承受能力及对本次损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2、术后评估
2.1、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名称和麻醉方式,术中情况。
2.2、生命体征:麻醉是否清醒,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评估末梢情况,引流情况,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心理感受,评估有无术后心理变化。
【主要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形态:与肺萎陷有关。
2、体液不足:与损伤、胸腔引流有关。
3、疼痛:与手术切口、胸管刺激有关。
4、心排出量减少:与张力性气胸、体液丢失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如有损伤应立即抢救。
1.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1.3、嘱患者禁食、禁水,做好胸外科术前常规准备。
2、术后护理
2.1、体位:清醒后半卧位,鼓励患者咳嗽,促使肺复张。
2.2、观察出血倾向: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见胸腔引流管护理)。
2.3、预防肺不张:呼吸治疗,术后第1日晨始给予雾化吸入、拍背咳痰,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吹气球。
2.4、饮食:清醒后进流食,翌日普食,应食用易消化、高蛋白质、高营养、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
2.5、给予适量镇痛剂,保证患者休息。
【护理评价】
1、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无气促、呼吸困难及发绀等
2、疼痛减轻或消失
3、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或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