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计算题(共40分)
1.某施工区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水准点为B 的高程H0=44.313m ,观测高差h B1=1.224m ,
h 12=-0.363m , h 23=-0.714m ,h 3B =-0.108m ,测段的测站数n1=10,n2=8,n3=10,n4=9,试计算经改正后三个待定水准点1,2,3的高程。
(11分)
2、如图闭合导线123451,已知导线边12的方位角为69°45′00″,角度闭合差限差n f 04''±=容β,闭合导线内角观测值见右表中,试计算经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和各导线边方位角。
(10分)
点号 角度观测值(右角) ° ′ ″ 改正后角度 ° ′ ″ 坐标方位角
° ′ ″ 1
69 45 00 2 139 05 00 3 94 15 54 4 88 36 36 5 122 39 30 1
95 23 30
3. 填表计算[6分]
测站目标盘左盘右指标差垂直角盘左略图
1 92°56´24" 267°02´48"
A
2 86°11´54" 273°48´48"
盘左
3 90°00´12" 270°00´24"
4. 对某角度进行了6个测回,测量角值分别为42°20′26″、42°20′30″、42°20′28″、42°20′24″、42°20′23″、42°20′25″,试计算:(1)该角的算术平均值;(2)观测值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6分]
5.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9m+0.0000125×30×(t-200C)m,设丈量时温度为150C,在标准拉力下,用该尺沿斜坡的地面由A量至B点,量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75.813米,A、B间高差h AB=+0.8米,求实际水平距离。
(7分)
五、计算题(共35分)
1. 在下表中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和高程。
[11分]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2.某段长度用钢尺等精度独立丈量了6次,其值分别为:49.988m,49.974m,49.981m,49.978m,49.987m,49.984m,试计算:(1)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2)距离观测值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
(12分)
3.设附合导线中A 、B 、C 、D 均为已知的高级平面控制点,2、3、4为新布设的导线点,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试填表计算(1)角度闭合差和角度容许闭合差(2)各边坐标方位角。
[7分]
点号 左角
坐标方位角 辅助计算 观测角值
改正后角值
A
15°37´04"
f ß容=±40n (n 转折角个数) f ß=
f ß容=
B (1)
78°25´36"
2
165°20´24"
3
105°34´36"
4
292°03´24"
C (5) 66°34´31"
183°34´55"
D
4.如下图的三角高程测量中,已知A 点的高程为H A =37.136m ,测站仪器高i =1.518m ,目标高
v =1.578m ,竖直角300000α'''=,斜距8.248S =m ,
现不考虑球气差改正,求B 点的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