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轨迹测量及计算

轨迹测量及计算

i1 i
2


i1 i
2

i
2
c
sin 2 2
2 3!
3
2 5!
3 48
5
sin sin
2 2

2 2

3 48
将以上几式代入曲率半径法公式,即可得到校 正平均角法的计算表达式
ΔN = fH·ΔDm·sinαc·cosφc ΔN = ΔDm·sinαc·cosφc ΔE = fH·ΔDm·sinαc·sinφc ΔE = ΔDm·sinαc·sinφc
(4)校正平均角法
其中: fD = 1 - Δα2 / 24 fH = 1 - (Δα2 + Δφ2) / 24 注意:以上二式中的Δα和Δφ的单位为弧度。 测段计算公式与平均角法公式的形式相似, 只是在平均角法公式的基础上乘以校正系数fD和 fH,因而称之为校正平均角法。
(3)曲率半径法
注意:圆柱螺旋线法和曲率半径法的公式,在分 母位置上都有Δα和Δφ(单位为弧度)。这两个 增量中任一个或同时为零时,都需要另选公式计 算。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校正平均角法。
(4)校正平均角法
我国钻井行业标准规定使用的方法 (校正平均角法) 校正平均角法 测段计算公式: ΔD = fD·ΔDm·cosαc ΔLp = fD·ΔDm·sinαc 平均角法 测段计算公式: ΔD = ΔDm·cosαc ΔLp = ΔDm·sinαc
关于校正平均角法的推导:
在曲率半径法的基础上,进行三角变换: 将三角函数用幂级数表示: 取前两项:
i1 i1 sini sini1 2sin i 2 cos i 2 2sin 2 cosc
cosi1
sin 2sin sin cos 2sin
(2)圆柱螺线法
假设测段形状为一条等变螺旋角的圆柱螺线; 其两端与上下两测点处井眼方向向切。在水平投影 图上是圆弧。在垂直剖面图上 Nhomakorabea是圆弧。
圆柱螺线法示意图
(2)圆柱螺线法
测段计算公式:
ΔD=[2ΔDm·sin(Δα/2) ·cosαc] / Δα ΔLp=[2ΔDm·sin(Δα/2) ·sinαc] / Δα ΔN=[4ΔDm·sin(Δα/2) ·sinαc·sin(Δφ/2) ·cosφc]/(Δα·Δφ) ΔE=[4ΔDm·sin(Δα/2) ·sinαc·sin(Δφ/2) ·sinφc]/(Δα·Δφ)
4、计算方法
(1)平均角法:假设测段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 方向是上下二测点处井眼方向的“和方向”(矢量和)。 测段计算公式: ΔD = ΔDm·cosαc ΔLp = ΔDm·sinαc ΔN = ΔDm·sinαc·cosφc ΔE = ΔDm·sinαc·sinφc αc =(αi-1+αi)/2 φc =(φi-1+φi)/2
3、磁性测斜仪的工作原理
二.我国钻井行业标准对测斜计算数据的规定
1)测点编号:从0测点开始,自上而下类推编号。每 个测点的参数皆以该点编号作为下标符号。 2)测段编号:从1测段开始,自上而下类推编号。每 个测段的参数皆以该段的编号作为下标符号。第 i-1 个点与第i点之间所夹的测段为第i测段。 3)第0测点:人为规定的,非实测点。当第1测点的井 深大于25m时,规定第0测点的井深比第1测点的井 深小25m,井斜角为零。当第1测点的井深小于或等 于25m时,规定第0测点的井深和井斜角均为零。
4)用于进行轨迹计算的测斜数据必须是用多点测斜 仪测得的。 5)用磁性测斜仪测得的井斜方位角,必须经过当地 当年的磁偏角校正之后才能进行轨迹计算。 6)当某个测点的井斜角等于零时,该点的井斜方位 角是不存在的。为了计算的需要,规定:若 αi=0,则计算第i测段时,Φi =Φi-1 ;计算第 i+1测段时,Φi =Φi+1 。 7)在一个测段内,井斜方位角的变化的绝对值不得 超过180°。在具体计算时,还要特别注意平均井 斜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D (1
2 24
)Dm cosc )Dm sin c )Dm sinc cosc )Dm sinc sin c
Lp (1 N (1 E (1
2 24
2 2 24 2 2 24
1、计算顺序:计算的目的是算出每个测点的坐标值。 算出每个测段的坐标增量;累加求得测点的坐标值。 从第1个测段开始,逐段向下进行; 第0测点的坐标值:D0=Dm0 , Lp0=0, N0=0, E0=0 。 若算出第1测段坐标增量,则可算第1测点的坐标值。 同理,对任一测段i而言,算出该测段坐标增量 后,即可求下测点的坐标值,公式如下: Di=Di-1+ΔDi , Lpi=Lpi-1+ΔLpi Ni=Ni-1+ΔNi , Ei=Ei-1+ΔEi
注意:公式中的Δα和Δφ的单位,求三角函数时用
度,其它情况下用弧度。
(3)曲率半径法
美国人也曾提出了以圆柱螺旋线为模型的测段参 数计算方法,称之为曲率半径法。其计算结果与圆柱 螺旋线法相同。只是计算公式的表达形式不同。 曲率半径法测段计算公式: ΔD =ΔDm(sinαi- sinαi-1)/Δα ΔLp =ΔDm(cosαi-1 - cosαi)/Δα ΔN =ΔDm(cosαi-1 - cosαi) (sinφi - sinφi-1)/(Δα·Δφ) ΔE =ΔDm(cosαi-1 - cosαi) (cosφi-1 - cosφi)/(Δα·Δφ)
第二节
轨迹测量及计算
按工作原理分: 磁性测斜仪(罗盘) 陀螺测斜仪(高速陀螺空间指向恒定) 2.测量内容 井深Dm、井斜角α、方位角φ。
第二节
轨迹测量及计算
3、磁性测斜仪的工作原理
仪器内主要由井斜刻度盘、 罗盘、十字摆锤、照明和照相系 统组成。罗盘的S极始终指北。 (1)井斜角的测量 当测斜仪随井眼倾斜时,十 字重锤始终指向重力线方向,重 力线与仪器轴线的夹角即为井斜 角。由重锤在井斜刻度盘底片上 的位置读取。
多点测斜仪:在裸眼井中用钢丝或电缆送入到 井底,然后在上提过程中每隔一定长度进行静止测 量和记录;也可在起钻前从钻柱内投入到靠近钻头 处,然后在起钻过程中利用每起一个立柱静止卸扣 的时间进行测量和记录。为了轨迹计算而进行的轨 迹测量须用多点测斜仪。 随钻测斜仪:分有线和无线两种,现在主要用 后一种。它是随同钻柱一同入内,在钻进过程中不 断地连续地进行测量,并实时将测量数据传到地面 上。但它使用费用较高,一般用于轨迹控制要求较 高或有一定难度的井段或井中。
二.对测斜计算数据的规定
7)在一个测段内,井斜方位角变化的绝对值不得 超过180°。 φi-φi-1>180°时, Δφi=φi-φi-1-360° φc=(φi+φi-1)/2-180° φi-φi-1<-180°时, Δφi=φi-φi-1+360° φc=(φi+φi-1)/2+180°
三.轨迹计算方法
三.轨迹计算方法
3、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要计算测段的四个坐标增量,就必须知道测段 的几何形状。而测斜只能测上下两点的参数,测段 形状未知。计算时只能假设测段形状,假设不同, 计算方法不同。
三.轨迹计算方法
我国钻井行业规定:手工计算用平均角法,计算 机计算用校正平均角法。 (1)平均角法 (2)圆柱螺线法
3、磁性测斜仪的工作原理
(2)井斜方位角的测量 重锤所在铅垂线与仪器轴线(井眼方向线)构成 井斜铅垂面,该井斜铅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就是井 斜方位线。重锤在罗盘面上的投影位置所在的放射 线与罗盘N极之间的夹角即为井斜方位角。 注意:在井下,罗盘标志方位与实际地理方位 相反。 (3)井深测量: 根据电缆长度或钻柱长度。
三.轨迹计算方法
第i测段的下测点的坐标作为第i+1测段上测点坐 标值,算得第i+1测段坐标增量后就又可计算第i+1测 段下测点坐标值,如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测段。 2、计算内容: 测点:五个直角坐标值( D,Lp,N,E,V ), 两个极坐标值(S,θ) 。 测段:四个坐标增量(ΔD,ΔLp,ΔN,ΔE ), 井眼曲率Kc 。
第二节
轨迹测量及计算
目的: 掌握井眼轨迹参数的测量、计算、轨迹绘图方法 一.测斜方法及测斜仪简介 1.测斜仪分类 按工作方式分: 单点测斜仪、多点测斜仪、随钻测斜仪 单点测斜仪:通常是用钢丝从钻柱内送入井 下,一次下井只能测一个井深(即靠近钻头)处的参 数,费时短,常用于定向和轨迹控制不难的井或定 向井的直井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