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合成、功能及调节
一、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存在形式: 甲状腺素或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 百分含量T4:T3=93:7 T3活性是T4的五倍 rT3无生物活性。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1、激素合成的条件
碘 来源——80%~90%食物,其余水和空气 摄入形式——碘化钠和碘化钾 需要(摄入)量——推荐150µg/d,生长期、妊娠哺乳期>200µg/d 含量及分布——身体碘总量20~50mg,甲状腺8~10mg 碘缺乏——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 碘过多——甲状腺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球蛋白(TG) 滤泡细胞内合成 滤泡腔存储 有20个左右酪氨酸可被碘化 结合碘化酪氨酸和TH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 催化合成TH的重要酶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二)甲状腺激素的运输和降解
1、运输
日分泌量 (µg/d) T4 T3 80 4 血浆浓度 (µg/L) 50-120 1.2-1.9 游离形式 甲状腺素 甲状腺结 (活性形 结核球蛋 合前蛋白 式) 白(TBG) (TBPA) 0.03% 0.4% 总量的 75% 25% 白蛋白 15% 25%
(2)调节物质代谢
三、甲状腺的功能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
1、下丘脑对腺垂体的调节
2、TSH对甲状腺的调节
3、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
(二)甲状腺功能的自身调节
(三)甲状腺功能的神经和免疫调节
2、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滤泡聚碘(碘捕获) 甲状腺/血清碘比率:正常30,最高可达400 钠碘同向转运体 (NIS):钠碘转运比例2:1 钠泵抑制剂:硅巴因 竞争性抑制碘的吸收 TSH能够促进摄碘 I的活化和酪氨酸的碘化 在过氧化氢存在下TPO将碘离攻击”TG,生成MIT,DIT 缩合 2DIT TPO T4 MIT+DIT TPO T3+rT3(少量) 百分含量:MIT、DIT、T3、4=23% 、33% 、7% 、35%其余为 rT3 缺碘时:MIT增加,T3增加 碘过多:DIT增加,T4增加
1)TBG与T3、T4的结合活性是TBPA的100倍; 2)TBG由肝脏合成,雌激素促进其合成 雄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进其与T3、T4结合。
2、降解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一)甲状腺激素细胞作用机制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克汀病(呆小症)
2、调节新陈代谢
(1)增强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