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 雷喜桂

2.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 雷喜桂

(2)篆书:
A、大篆
B、小篆:特点:形体齐整,线条匀称。(铁线篆)
A、大篆分为:
a、甲骨文:
中国远古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多是古人占卜的记录。
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朝王室用于古人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类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金文:又叫钟鼎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青铜器铭文分刻、铸,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书法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关注和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形式、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了解中国文字形成的源流和发展的历史,领略文字书写的艺术美,认识书法艺术与一般文字书写的区别。
教学难点
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
(板书)A、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B、颜真卿《祭侄稿》天下第二行书;
C、苏轼(唐宋八大家)《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讲述苏轼故事)
《渡海帖》(书本上范作)是苏轼临终前最后的字帖,字帖中苏轼情感波澜起伏,前七行书家心境较为平和,书写中规中矩,后随情感激越,用笔率意奔放,随意挥洒。可明显看出苏轼被贬海南的悲愤情感。而后心情慢慢有所平缓,字体随心情变化而变化。写完这字帖,苏轼变肚子疼痛,去世了。
本课主要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分析、评述一件书法作品,让
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演变,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墨、结构、章法、气韵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法字艺术样式。
(板书)
步骤:欣赏、分析、评述;
三要素:笔法、结构(结体、章法)、墨色。
3、识字游戏,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字游戏,老师分别请两位男生,女生上黑板书写出老师出的文字,猜猜看是什么字,没有请到的同学可以在下面自己书写,比比看谁猜得多。
5、板书设计
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节
课 题
第一课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书法作品,了解重要的书法家和流派,了解中国文字的源流以及书法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书法艺术的不同流派
及表现形式;对书法作品的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4)楷书:书法也是书写者人格精神,情感的完整体现,它是书法家修养个性,才情精神,表达心情,追求物化精神的体现。
我们都说字如其人,从字体就可以看出书写者的性格是如何,也可以锻炼我们正直做人,如楷书一般,方方正正,因此,我们才出现了不同的楷书书体。
如楷书有四大家,欧、颜、柳(三者唐代)、赵(元代皇氏后裔),不同时代有不同书写者的书法风格,不同心情下写的字也有所不同。
欧阳询:运笔挺拔,书风狂猛,结构严谨,以骨力见胜;
唐代颜真卿:结构严谨,正面视人,体型丰满,笔画对称匀整,横轻竖种,
笔法圆润,柔中带刚;
柳公权:笔法方圆结合,横画并入平出,收笔停笔下按,有蚕头燕尾
笔式;(讲述“笔谏”故事)
(5)行书:是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结构、笔画近似于楷书,使转、风韵又似草书。王羲之有“书圣”之美誉。
铸前要经过书写,刻模等制作过程,金文结构、章法随字形大小而变化,与甲骨文风格迥然不同。
c、籀文: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
B、小篆:
大篆和小篆两者分界线是秦朝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使得大篆演变成小篆,也称秦篆。
(3)隶书:(汉代)
提问:为何汉代开始使用隶书,而不继续沿用篆书?
——更简便,文字的发展一直符合“简便”一词,去繁就简。
三大行书都是作者在非常平静的心情下的作品,抒发了书写者的心情。
(6)草书:是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也是体现书法家性格和表现力的一种书体。草书分为早期草书、章草、今草。今草分为小草和大草(即狂草)。
(讲述张旭的故事)
3、作业
总结:我们刚刚初略的了解书法的整个演变过程,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欣赏各个朝代和书体的书法作品,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了文字的文化内涵和我们中国历史的底蕴,我们处在一个键盘的时代,但是也要重视我们的艺术瑰宝。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多练字、写字来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
书法:“书”中国文字;“法”是书写者内涵、性格、精神的一种体现,一种书写文字的方法,即书写方法。(板书)
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写字是艺术,可是,写字却不一定是书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这是人类艺术产生的极源。同样人们在书写活动中,也有美的追求,希望把字写得漂亮,而这种对美的追求以前是处于本能,后上升到自觉的一种行为,所以产生了书法这门艺术。
9个象形文字:月、日、羊、四、水、云、天、兔、眉。
(文字由象形文字开始,从而引出文字的演变过程,开始深入教学。)
(三)新课教学:(25分钟)
提问:文字是怎么形成,如何演变的?(6个演变过程)
特点。)
刚刚和同学玩的游戏,是一种象形文字,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象形文字→篆书:大(甲骨文、金文、籀文)→隶书→楷书欧、颜、柳(唐)
正书 小(秦篆) 赵(元)
→行书→草书章草
今草{小草、大草(狂草)
(1)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的象形文字。
(举例)战争时,为了记录事情,人们发现篆书写得太麻烦,书写太慢,而后因为朝代的换代,文字的演变,字不同,书体不同。
(板书)如:“不”字,由篆书—隶书——楷书。(板书“不”不同朝代的写法,演示文字的演变过程。)
隶书特点:书体方正,横画长而直画短,结构特征“蚕头燕尾”,笔法笔笔断,书体字形扁平,体势横向开张。
通过象形文字的举例,了解古人造字的思维方式1.抓住事物的特征创造名词2.运用类比、联想的方式创造形容词副词3.抽象词汇的创造。
2、新课讲授
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阅读,粗略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文化传承的的载体就是文字,当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字书法,也就开始懂得了中国的艺术。
2、提问: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书法。什么是书法?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
造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
教 学 教 程
集 体 备 课 思 路
个 人 补 充 调 整
1、 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象形文字导入
PPT展示象形文字,让同学们猜一猜对应着现代的那些文字,形象文字:泰、白、肥
通过举例子,从而引出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接着讲解仓颉造字的故事,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小小的一个灵感却是中国文字的一个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