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d标准答案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d标准答案

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四班级:姓名:学号:考试成绩(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型共20分。

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在下表对应的表格内)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A 仰头举颏法B 双手推举下颌法C 托颏法D 环状软骨压迫法2. 抢救伤员时,应 AA.先救命,后治伤B.先治伤,后救命C.先帮轻伤员D.后救重伤员3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的方式。

CA.俯卧B.仰卧C.侧卧D.侧俯卧4 .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 CA.观察B.包扎C.止血D.询问5. 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 AA.超过伤口上、下关节B.超过伤口下关节C.超过伤口上关节D.不得超过伤口上、下关节6.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伤员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AA.颈部B.面部C.肋部D.颞部7. 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止血。

CA.止血带止血法B.加压包扎止血法C.屈肢加垫止血法D.压迫止血法8. 包扎止血法不能用的物品是 DA.绷带B.三角巾C.止血带D.麻绳9. 止血带止血是用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伤员上臂上处, AA.三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分之二D.四分之三10. 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应 CA. 采取保暖措施B.用软板担架运送C.用三角巾固定D.扶持伤者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创伤: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2.止血的方法:在没有药物和医疗器械的条件下,现场急救的常用止血方法有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法等。

3.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包括救命在先、防治休克;早期就地固定;先止血再包扎固定。

4.外伤搬运术:徒手搬运和器械搬运。

5. 冻伤又称为冷伤,是指受低温寒冷侵袭所引起的急性物理性损伤,多发生于末梢血循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面颊等处6.依据醉酒后的病理症状和机体反应可将醉酒分为普通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复杂醉酒三种类型。

7.运动性病症一般是指机体对运动不适应,造成体内调节平衡的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类疾病、综合症或功能异常。

8.夹胸拖带法:托颚,夹胸,锁扣,拖带。

9.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中( 争强好胜)(盲目自信)是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10 .潜水活动是非常专业的活动,非常危险,需要(专门训练)水上救生的实施原则为:器具救援胜于徒手救援,岸上救援先于水中救援,集体救援优于个人救援。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 处理伤员失血的措施可通过外部压力,使伤口流血止住,然后系上绷带。

(√)2. 救助休克伤员时,应采取中凹体位——腿部垫高是为了防止下肢水肿,同时加强血液回流;头部垫高是为了防止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

(√)3.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儿童3厘米婴幼儿2厘米. (√)4 移动脊柱骨折的伤员,切勿扶持伤者走动,可用软担架运送。

(×)5 判断心脏骤停的必备症状:大动脉搏动消失、意识丧失、呼吸呈叹息样。

(√)6. 骨折伤员固定伤处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7.遇有触电致伤者急救时首先要用绝缘体切断电源,也可用手直接拉开触电者。

(×)8.遇有呼吸困难病人急救时,应去除机械缺氧因子,采取半坐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9. 伤员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要及时还纳并固定。

(×)10. 骨折伤员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伤员姿势。

(√)11. 如遇伤员无呼吸时,应立刻对伤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2.气道开放包括: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托颌法(√)13.被黄蜂蜇伤时,可用2-3%碳酸氢钠、肥皂水、淡石灰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被蜜蜂蛰伤则需要弱酸性溶液(如醋、0.1%稀盐酸等)中和。

(×)14. 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15.被蛇咬伤时,一定要制动、放低,近心端绑扎,以免毒液吸收入血。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现场(1分),对病人实施(1分)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1分)。

2.头痛是: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痛症(1分),是临床较常见症状之一。

常见疼痛部位有额部、顶部、颞部和枕部头痛(2分)。

3.昏迷:是指病人生命体征存在而意识丧失(1分),并对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2分)。

4.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处在高温或湿热环境中(2分)所发生的一种急性高温性疾病(1分)。

5.刺伤:是指细长而尖锐的物体如针、钉、刺刀、尖锐的竹或棍棒等刺穿皮肤及皮下组织器官引起的损伤,伤口小而深(1分),有时会伤及深层的血管、神经、肌腱或内脏(1分)。

刺伤所带入的污物或断端易存留于组织内发生感染(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创伤救护的基本原则?答:(1)、先救命后治伤,在紧急情况下可只救命不治伤。

(2分)(2)、迅速判断是否有大出血,头、胸、腹的致命伤。

(2分)(3)、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循环稳定。

(1分)2.病人死亡具有如下四个特征?答:(1)呼吸停止。

(1分)(2)心跳停止。

(1分)(3)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

(1分)(4)角膜反射消失。

(1分)若只出现上述1~2个征象,并非真死,称为假死。

如四个征象同时出现,且用手捏眼球时,瞳孔变成椭圆形,即为真死。

(1分)3.发生骨折时一般急救原则?答:发生骨折时,尽管各部位的骨折有其特殊的处理方法,但骨折的一般急救原则是相同的。

(1分)(1)止血、防治休克。

有出血的进行止血,同时预防休克;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

(2分)(2)限制骨折活动,妥善固定。

骨折固定的目的是减少骨折部位的出血,减缓局部的疼痛,防止由于不适当的活动而进一步加重损伤。

另外,避免因活动使骨折的断端刺伤周围的组织。

(2分)4.食物中毒的特点?答:(1)暴发性。

突然发病,时间集中,潜伏期短。

常常是共餐共食的人形成暴发状态,少则几个人、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同时发病。

(1分)(2)共食性。

吃同一种食物的发病,没有吃的人不发病。

(1分)(3)症状典型。

一次暴发中发病的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病人大多出现恶心、呕吐、肚子痛、头晕、无力、发热等症状,一般在进食2~24小时内出现。

但是剧毒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则会迅速发病。

(1分)(4)找到中毒原因,即停止发病。

找到食物中毒的原因后,停止食用引起中毒的食物,新的发病立即停止。

(1分)(5)病人之间不传染。

一次暴发中,所有的病人都直接食用某种食物引起,不会产生相互传染的情况。

(1分)5.交通伤现场急救程序答:(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1分)(1)注意按正确的方法搬动伤员,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1分)(1)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1分)(1)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1分)(1)尽快转送医院。

(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答:1. 当你拔打“120”电话后,会听到循环语音提示“你已进入120急救系统,请不要挂机”,说明电话已接通。

由于同时呼救的电话较多,需要等候一段时间,因此你千万不要立即地挂机。

直到电话人工接听后,你的呼救才是真正的被受理了。

如果排队时间过长导致电话断线,请立即重新拨打“120”急救电话。

(3分)2. 在家中呼救时,要讲清确切地址,要讲到**路**弄**号**室,不要只讲**商店对面之类不确切的地址,打呼救电话应当是熟悉伤病员地址的人。

在室外呼救时,尽量讲清确切地方或交叉路口。

(2分)3. 要讲清伤病员主要什么症状或情况,如昏倒、从楼上摔下、跌倒、呼吸困难、吐血、车祸等,不要只讲“人不行了”等比较模糊的概念。

(3分)4. 要告诉你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因为万一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找不到伤病员可以再联系。

(2分)5. 在等候救护车到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5.1 最好抓紧准备去医院必须的物品,如病人病历卡、医保卡、现金等。

(1分)5.2 搬走过道上阻碍伤病员搬运的各种物品,以便更快搬运患者。

(1分)5.3最好请人到小区大门口或事故现场引导救护车工作人员,以尽快到达现场。

(1分)6. 如果伤病员周围有人学过急救知识,可进行自救互救,在对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会大大提高成功率。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