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3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3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3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课程编号:010011◆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3◆课程类型:☐通识通修☐通识通选√学科必修☐学科选修☐跨学科选修☐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学术研究)☐专业选修(就业创业)◆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专业二年级◆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1、中国古代文学史2◆总学分:4◆总学时:68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元明清段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师讲授结合课堂讨论。

三、教学知识点提示(一)教学重点对重点作家与作品分析论述。

(二)教学难点对重点作家与作品进行举一反三分析论述。

四、学时分配计划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教学参考书1、《中国文学史》【日】前野直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2、《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3,《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中华书局2010年版4、《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夏志清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剑桥中国文学史》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三联书店2013年版6、《元曲选》中华书局1989年版7、《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8年版8、《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试 考查【考核方式】☐开卷(Open-Book)√闭卷(Close-Book)☐论文☐其它:(填写具体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七、课程内容概述第七编元代文学元代文学概述(一)教学要求:了解元代社会背景、历史环境与元代文学概貌特点。

(二)知识点提示:元代历史概况,宽松的文网,发达的俗文学(三)教学内容:1、元代历史:注意文学作品的分期,特别是金元与南宋对峙时期作品的归属。

2、士人的沉沦,元代几乎无文字狱,不避讳。

3、俗文学的兴盛:杂剧蔚为大观与南戏的繁盛。

(四)思考题:元代的主要文类及其各自特点。

第一章话本小说和说唱文学(一)教学要求:了解话本小说和说唱文学的基本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话本小说、诸宫调(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一、说话的范畴1、本义是口传故事,传统可远溯到上古神话传说。

2、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们以“话”指口传故事。

3、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说话而来,又市井化和商业化。

4、“说话”有“四家”,指小说,说经,讲史,合声。

“话本”是说话的底本。

二、宋元重要话本1、小说话本;2、讲史话本;3、说经话本;第二节说唱文学一、诸宫调的概念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诸宫调是一种说唱艺术,形成于北宋。

就形式来讲,是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中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表现事物,叙述情节,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形式。

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这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作者董解元,其诸宫调作品,号称《董西厢》。

每一宫调往往由二三支曲子组成。

其乐谱部分保留在清代乾隆时期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

第二章关汉卿(一)教学要求:了解关汉卿生平、主要作品,《窦娥冤》、《单刀会》的艺术特色。

(二)知识点提示:关汉卿杂剧的本色特征,《单刀会》的舞台性,《窦娥冤》与中国式悲剧。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第二节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1、内容与人物形象2、语言特色与剧场艺术。

3、窦娥事件的文学与社会内涵。

第三节《单刀会》的舞台艺术1、《单刀会》的舞台表演特征。

2、《单刀会》在昆曲中的演出,《刀会》欣赏第四节关汉卿其他杂剧与艺术成就(四)思考题:1、《窦娥冤》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2、关汉卿的艺术成就和地位。

第三章王实甫和《西厢记》(一)教学要求:了解王实甫的主要作品和艺术成就,《西厢记》的故事来源和艺术特色。

(二)知识点提示:《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西厢记》主题的现代认识(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王实甫以前崔张故事的演变第二节《西厢记》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第三节《西厢记》的艺术特色与舞台流传,《长亭送别》曲唱欣赏(四)思考题:1、《西厢记》故事的演变与发展。

2、《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前期其他杂剧作家和作品(一)教学要求:了解前期元杂剧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二)知识点提示:白朴、马致远、杨显之等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白朴和马致远:白朴的《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第二节其他作家(四)思考题:1、白朴《墙头马上》人物形象的塑造。

2、马致远《汉宫秋》的现实意义和艺术特色。

第五章后期杂剧作家和无名氏的剧作(一)教学要求:了解后期元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二)知识点提示:元代后期杂剧衰落的原因、一些次要作家作品的了解(三)教学内容:1、杂剧的南移和衰微2、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题材来源,作品用“离魂”这种幻想的形式发展了西厢故事中的“私奔”的情节,强调了“形”、“神”的矛盾。

《王粲登楼》抒发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愤懑,在元代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歌颂了生死不渝的友谊和信义,对不学无术而又追逐名种、卖友求荣之辈的指责,具有明显的讽刺现实意义。

4、元杂剧中无名氏作品的现存状况。

(四)思考题:1、元杂剧衰微的原因。

2、郑光祖《倩女离魂》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

3、《陈州粜米》的思想意义和包公形象的塑造。

第六章元代南戏(一)教学要求:了解元代南戏概况、南戏四大传奇内容和艺术特色、《琵琶记》的基本内容和体制。

(二)知识点提示:四大南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琵琶记》(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南戏简介1、南戏的兴起和发展2、南戏艺术形式的特色3、宋元南戏现存状况4、最早的南戏戏文:《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第二节元代四大南戏1、《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第三节高明的《琵琶记》1、《琵琶记》故事来源;2、《琵琶记》的舞台演出与昆曲唱段欣赏(四)思考题:1、南戏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2、南戏的体制。

3、《拜月亭》与《琵琶记》优劣论。

第七章元代散曲及诗文(一)教学要求:了解元代散曲的艺术成就,元代诗文的概况。

(二)知识点提示:元散曲的体式特征、重要的散曲作家、元代诗文的特色和重要作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散曲——清唱的“诗歌”散曲是与戏曲或称剧曲并列,为文人业余填词清唱之物,不等舞台表演。

曲词性质与词接近,而较词更为通俗,原则上不带衬字。

第二节元代主要散曲作家和作品1、关汉卿、王实甫、白朴的散曲。

2、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套曲讲析与【天净沙】秋思欣赏。

4、散曲发展到后期,语言愈来愈追求典雅工丽,逐渐丧失前期散曲朴素自然的特色。

张可久、乔吉的散曲创作,是这方面的代表。

第三节诗文概况1、元代诗文内容贫乏,题材狭窄的总趋势。

2、元代初期由于长期战乱和民族歧视,在个别作家作品在所表现的故国之思。

元末社会动荡,危机加深,少数作家所写的暴露现实和讽刺时政的作品。

(四)思考题:1、散曲的种类和特点。

2、马致远散曲的成就和特色。

3、元代诗文的时代特征。

第八编明代文学第一章明前期文学(一)教学要求:介绍明代前期文学概况,评介明前期诗文。

(二)知识点提示:明代前期文学的社会背景、明代前期文学概况(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明前期政治、经济和文学概况1、明初的政治高压与诗人命运。

2、颂圣文学与台阁体。

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

第二节明前期诗文1、明初三大诗文作家:宋濂、刘基、高启。

宋濂:《秦士录》;刘基:《卖柑者言》;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思考题:简述明代前期文学概况。

第二章三国演义(一)教学要求:使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版本、内容与人物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二)知识点提示:《三国演义》故事流传,版本特征,正统论,艺术特色(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与正统论。

第三节《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与战争叙事。

第四节《三国演义》的成就与艺术特色(四)思考题:1、试析: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的人物形象2、《三国演义》描写描写战争的艺术特色点第三章《水浒传》(一)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

(二)知识点提示:《水浒传》繁简本,人物形象,写实描写,艺术特色(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水浒传》的作者、版本与成书。

第二节《水浒传》的写实艺术与夸张特征。

第三节《水浒传》的人物与艺术成就。

(四)思考题:1、分析《水浒传》的版本流变与特征。

2、分析《水浒传》中宋江、武松、林冲等人物形象。

第四章明中叶文学(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明中叶文学,并对这一时期文学现象作出评价。

(二)知识点提示:明代中叶的个性解放思潮对文学面貌的影响(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明中叶政治、经济和文学概况第二节明中叶诗文: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归有光与唐宋诗派。

第三节明中叶戏剧:徐渭与《四声猿》,四大声腔,昆曲的发展与梁辰鱼的《浣纱记》第四节《玉簪记》中的情爱与伦理:舞台艺术欣赏与唱段选学。

(四)思考题:1、昆曲的起源与改革。

2、明代复古文学的得失。

第五章《西游记》(一)教学要求:进一步熟悉《西游记》文本,喜欢上这部小说,能够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

(二)知识点提示:《西游记》版本,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西游记》的寓意(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游记》故事的演变与作者问题第二节《西游记》的内容结构与主要人物分析第三节《西游记》的成就与艺术特色(四)思考题: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象。

2、《西游记》故事流变的过程。

第六章《金瓶梅》和明代其他小说(一)教学要求:了解《金瓶梅》的版本,基本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点提示:《金瓶梅词话》本,张竹坡的批评,暴露与罪恶的指陈。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金瓶梅》作者、时代和版本:词话本、绣像本与张批本。

第二节:《金瓶梅》的基本内容和人物: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第三节:《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与贡献第四节明代的其他长篇小说第五节:章回小说小结(四)思考题:1、《金瓶梅》的出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何重大意义?2、章回小说的体式特征是什么?第七章汤显祖的戏剧创作(一)教学要求:熟悉《牡丹亭》的内容,欣赏《牡丹亭》的演出,学唱经典选段。

(二)知识点提示:汤显祖,《牡丹亭》,叶堂,青春版《牡丹亭》。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第二节《牡丹亭》的基本内容与“至情”论第三节《牡丹亭》“惊梦”折舞台演出欣赏与【皂罗袍】学唱第四节《牡丹亭》在明清至当代舞台上的演出与变化(四)思考题: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的因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