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诗国????????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廷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张若虚成就最大,代表作《春江花月夜》,被称做是“诗中诗,顶峰上的顶峰”。
?4、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全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
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6、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7、王孟诗派:又称山水田园诗派,指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人,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反映田园生活为作品主要内容,表现闲适隐逸之情为主题,形式上以五言律诗为主,诗风恬静淡雅,清新优美,语言清丽洗炼的诗派。
?8、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
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9、高岑诗派:中国盛唐诗歌流派之一,即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为高适、岑参。
其诗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10、“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曲折有力,总起来是说杜诗用曲折跌宕的表现方法把深沉的文思和忧郁的心情巧妙表现,沉雄浑厚,苍莽悲壮,博大精深。
?11、“三吏,三别”?:??指杜甫的六首诗歌。
杜甫在洛阳至华州的途中亲眼目睹官府强行拉夫的残暴景象,以及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写下了《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诗,简称“三吏”、“三别”,这六首诗,既揭露官府的残暴和人民的痛苦,又忍痛勉励人民积极参加唐王朝救亡图存的战争。
字里行间有着深刻而强烈的情感,艺术感染力极强。
?12、诗圣:指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以诗歌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变化,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反映战乱以后的现实,及对现实矛盾、人们痛苦做了深刻的揭露。
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诗歌史上占据着划时代的地位,后世称之为“诗圣”。
13、诗仙:指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14、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
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15、“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自称为“五言长城”。
?16、诗豪:指唐代中晚期诗人刘禹锡,他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谪居年月期间写下多篇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被白居易推赞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
?17、诗魔:指唐代白居易,他的诗富有韵味,雅俗共赏,连普通老太太也能听懂,流传甚广。
他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写诗非常刻苦,他写的诗中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诗句。
后人便以“诗魔”称之。
?18、诗佛:指唐代诗人王维,他以诗才闻名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当时有“天下文宗”之称。
他的许多诗艺术成就很高,其山水田园诗更是令人大开眼界,与孟浩然等人被称为“山水田园派”诗人。
因后期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佛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后世也就有人把他称为“诗佛”。
?19、诗鬼:指中唐着名诗人李贺,以乐府诗着称。
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
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苦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
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
?二十七岁英年离世,后人称之为“诗鬼”。
?20、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为)人才绝。
?白乐天即白居易,李贺为鬼才绝。
?21、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
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
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诗歌内容以酬赠送别、感伤身世、隐逸思归为主。
风格特征是“省净清约”。
?22、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元白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
主要作家有:韩愈、孟郊、贾岛、卢仝等,韩、孟成就最高,故名曰“韩孟诗派”。
以不平则鸣为旗帜,奇崛险怪是其主要特征,作诗追求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造境的奇特。
与元白诗派的浅近通俗相对,对宋诗影响较大,?23、郊寒岛瘦:唐朝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以苦吟着称,诗风都以简啬孤峭为主,被宋人并称“郊寒岛瘦”,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
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
?24、元和体: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
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唐宪宗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
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
《旧唐书。
元稹传》说明元和体即元和时流行的新体诗,专指元、白诗体中的一个方面及其模仿的作品而言。
?25、新乐府: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人继承汉乐府诗歌揭露现实的传统,不用乐府旧题,而是根据诗歌内容自起新题,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政治弊端。
在艺术表现上语言平易浅显,意脉自然流畅。
这些诗被称为“新乐府”。
?26、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皆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声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
?27、元轻白俗:对?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一种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俚俗。
元诗“轻”大概指有些作品“轻佻”、轻薄,如《会真诗三十韵》等艳情诗,这是中唐文学世俗化的表现之一。
另外可能也与《莺莺传》的影响有关。
“白俗”指白诗通俗平易。
会真诗三十韵?。
?28、刘柳:唐代着名散文家刘禹锡、柳宗元的并称。
两人有着相似的政治立场和人生经历,都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
文学方面,二人皆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诗歌创作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29、刘白:唐中期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的并称。
两人友谊深厚,写有大量酬唱诗,编写《刘白唱和集》三卷。
白居易曾以“四海齐名白与刘”自夸。
二人诗通俗明白,流畅上口。
白诗于平浅中有铺张放纵之势,刘诗在细致中却比较节制约束;刘诗思想内容虽不如白诗丰富深刻,却善吸取民歌精华,而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
?30、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在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种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民主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31、韩柳:中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韩柳并称,始于宋初。
韩柳并称,指古文而言。
诗歌史上,韩、柳不是同一流派,而以”韩孟(郊)”、“韦(应物)、柳”并称。
?32、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着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33、古文运动:指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文学革新运动。
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34、永州八记:中唐作家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的游记的最着名的一部分,是柳宗元游记的代表作,它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8篇,故名曰“永州八记”。
??35、小李杜:所谓“小李杜”是和“李杜”相区别而言的。
“李杜”指的是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小李杜”则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二人皆擅长于“咏史诗”的创作。
诗歌形式上杜牧长于七绝,李商隐长于七律,为晚唐诗坛增辉甚多。
?36、皮陆: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
他们时相唱和,诗作数量很多,合编为《松陵集》。
?37、温李: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
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绚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
?38、温韦:温庭筠、韦庄的并称。
二人是花间词派的代表词人温庭筠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其词意象绵密,词藻华丽,韦庄词以清丽疏朗见长。
?39、香奁体:中国唐代韩偓《香奁集》所代表的一种诗风,一名艳体。
这类作品多写男女之情和妇女的服饰容态,风格绮丽纤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