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竟然有这种奇葩地名

成都竟然有这种奇葩地名

成都竟然有这种奇葩地名
“挨打巷”▼在老一辈成都人口中,挨打巷的来历是由于街道窄没有路灯,晚上经常发生抢劫等事情,路过这里总是一路小跑“怕挨打”,后来就叫着叫着就习惯了。

其实挨打巷
的真名叫做兴蓉东街,在现在的肖家河与西南民族大学之间。

“肥猪市街”▼肥猪市街在浆洗街的附近,相传是三国后的屠市,当时这里非常的繁华。

过去这里非常的兴旺,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杀猪的质地,而且是为了纪念当时屠宰的商贩们捐钱为教育的事,“肥”则是当年繁荣的缩影。

“猛追湾”▼据说以前猛追湾一代的附近都是沼泽地,许多周围的农民喜欢将自家的猪儿赶到这里活动,好让母猪有更多的奶水。

叫做猛追湾还是跟读音有关系,母猪湾、母租湾、母醉湾、猛嘴湾、猛追湾,就这样叫出来了。

“神仙树”▼神仙树是相传清朝的时候,一棵死了的大叔有一个蓄满水的树洞,很多人觉得喝了这个水能治百病,后来就很多人慕名前来。

许多人向大树祈福,当时香火盛极一时,神仙树就此叫出了名气。

“青龙街”▼小编在这里要为青龙街正名!这里跟青龙帮、青龙会等没有任何关系,这里也不是黑社会哈。

相传的是在过去有人见过一条青龙从天而降,后来这条街叫做龙女祠街,再后来就改为了青龙街。

“花牌坊”▼相传这里“大爷来玩儿会儿呗~” 的行业不景气之后,一个叫牡丹女子一不小心就怀了孩子,所以就有了很多很多的奶水。

当时正是四川饥荒的时候,牡丹就用自己的奶水解救了不少快饿死的人,后来为了纪念她,就给她礼乐一个牌坊来瞻仰功德,因牡丹为花中之王,所以改叫“花牌坊”。

“九眼桥”▼九眼桥!这个嘛,全国人民都懂的,嘿嘿嘿~~~九眼桥又名洪济桥,明万历廿一年,万历廿五年竣工,是锦江上最大的一座石拱桥,桥下有九个桥洞,造型奇特,顾名九眼桥。

“春熙路”▼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开始是因为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当时有四条纵横交错的街道,由春熙东路、春熙西路、春熙南路、春熙北路四条步行街组成。

后来几经改名,最后以曾做过成都市政长官王缵绪秘书、著名书法家、诗人陈月舫先生改名,其意旨在“春风和煦,民子熙熙而来”,故街名就叫“春熙路”。

“磨子桥”▼当初的磨子桥是一个曾飘满豆香的水磨桥——因桥有水磨而得名。

磨子桥现在是成都的数码科技一条街,电脑、手机登数码产品在这里都有卖,年青一代的人一有这方面的需求都会说:“走,今天我们切逛哈磨子桥嘛!”“八宝街”▼再次!重新!说!一遍!八宝街跟八宝粥没有任何关系!八宝街在清末的时候是贫民聚居地,沿街有许多简陋棚屋,被人们称为“笆笆巷”,后来,民初年间根据其谐音改为“八宝
街”。

除了上面说到的街道还有一些地名跟当时的状态息息相关
比如
有卖动物的▼牛市口、羊市街、骡马市街
有卖饲料的▼糠市街
有卖吃的▼肥猪市街、鹅市巷、鸡市街、鱼市坝米市街、海椒市街、盐市口果市巷、菜市巷、乡农市街
有卖各种耍法儿的▼锣锅巷、草市街、坛罐窑巷、草鞋市巷、竹市巷
有卖穿的▼暑袜街、纱帽街(不是傻帽街)
有手工作坊的▼染房街、染靛街、浆洗街、皮房街(今顺城大街)、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打金街、打铜街、油篓街、线香街、灯笼街
还有镗耙街(一直觉得猪八戒的老窝在这里)
成都有条电信路(一直在找联通路和移动路)
还有条西门子路(就不晓得有没得其他的路)
哦!对了!差点忘记了菊乐路和SM广场
菊乐路▼那年东京并不太热,那年菊花还是一种茶,一直不知道“菊乐” 路为什么偏偏在体院,难道是因为“某种” 原因么?其实体院旁边有一个成都人从小就很熟悉的企业,这条街就是以菊乐企业命名的,因为“菊乐” 两字而让人觉得哪里不对!
SM广场▼“S” 是数,“M” 是码,SM 组成起来呢就是数码广场啦(小编一脸正经的胡说八道),科科~~ SM广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想歪的肯定不止小编一个人!其实是因为该广场由菲律宾SM集团投资修建,而SM最初的意思是“鞋庄” (Shoe Mart),并不是一群人在广场进行不可描述的快乐体验哦!想歪的拖出去面壁~~
你曾经误解过的地名是什么?快来告诉我们把!成都全接触文:JYCrow | 主编:鸡汤格格(未授权严禁转载,否则举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