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炎症性肠炎患者1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炎症性肠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溃疡性结肠炎98例,克罗恩病50例。

所有148例患者均采取口服硫唑嘧啶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病症好转后出院,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1.89%。

结论: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效果显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

关键词:硫唑嘌呤炎症性肠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97-02
炎症性肠病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大量致病菌增生导致的一种经常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

在发病过程中,致病菌分泌大量的肠毒素改变了肠上皮的通透性,使得通透性增高,同时致病菌还产生大量的免疫抑制蛋白,影响肠道黏膜的修复能力,是致病菌能够直接感染肠上皮细胞,导致患者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两种疾病。

近几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呈现高发的趋势,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相当高。

目前,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上特异性指标相对较少,并且治疗药物主
要是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等。

为治疗该病,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使用硫唑嘧啶治疗炎症性肠炎,其疗效显著,但是部分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炎症性肠炎患者148例,其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44±3.2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炎症性肠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溃疡性结肠炎98例,克罗恩病50例。

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有1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克罗恩病患者中有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人均用药时间652d(15—4254d),人均随访时间2600d(180—4600d)。

1.2 临床治疗及方法。

所有148例患者均采取口服硫唑嘧啶的方法进行治疗,硫唑嘧啶平均起始口服剂量为48.5mg/d(20—
100mg/d),在服药过程中,35例患者硫唑嘧啶的使用量增大为
75mg/d,13例患者硫唑嘧啶的使用量增大为100mg/d。

大多数患者联合使用sasp或者激素,有的患者同时联合使用sasp与激素。

其中联合使用sasp的患者40例,联合使用激素的患者63例,同时联合使用sasp和激素的患者33例。

27例患者分别配合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出院后均继续使用sasp进行长期维持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数据处理。

logistic 检验,其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所有148例患者治疗起效时间为6.2天,其腹痛、腹泻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大便次数以及大便性状明显改善,营养不良状况随病情好转逐渐改善。

其中27例配合手术治疗患者临床体征稳定,无1例复发病例出现。

所有患者均在病症好转后出院。

2.2 不良反应。

在所有148例患者中,62例患者发生了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其中男性为37例,女性为25例,发生率为41.89%,溃疡性结肠炎40例,发生率为40.81%,克罗恩病22例,发生率为44%。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7—480d,50%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30d以后。

其具体情况如表1。

3 讨论
硫唑嘌呤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常用免疫抑制剂,对嘌呤核硫苷酸的合成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常应用于依赖糖皮质激素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维持缓解上;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上,主要应用与使用激素治疗疗效不明显的轻度或者中度炎症、激素依赖症以及瘘管性病变等,在治疗的过程中,起效相当缓慢,有的患者的起效时间可以达到180—270d,但是其药效能够持续到用药后的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因此经常和激素一块联合使用,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激素后逐渐减少激素的使用量并最终停止使用激素。

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过程中,硫唑嘌呤的推荐使用量通常为2—3mg/kg·d,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的起始量在50—100mg/d。

硫唑嘌呤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副作用,其副
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过敏性反映,例如发烧、皮疹、胃肠道反应等;另一种为非过敏性反应,例如白细胞减少、肝炎、感染、恶变等。

非过敏性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通常为硫唑嘌呤剂量以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在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血液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其比例为19.59%,其次依次为感染(12.16%)、胃肠道反应(11.49%)、肝功能异常(6.08%)、头痛头晕(4.05%)、四肢乏力(3.38%)、关节疼痛(2.70%)、皮疹(2.03%)。

4 小结
总之,使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显著,但是由于硫唑嘌呤具有非常明显的副作用,为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发生生命危险或者出现其他病况。

参考文献
[1] 顾清,欧阳钦.免疫调节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检测[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27(01)
[2] 巫协宁.再谈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