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的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分析做过的试卷的方法

高一的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分析做过的试卷的方法

高一的数学的学习方法和分析做过的试卷的方法
一、内容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一堂课的线索脉络、重点
难点等,简明清楚地呈现在黑板上。

同时,教师会使之富有条理性和直观性。

记下这些内
容提纲,便于课后复习回顾,整体把握知识框架,对所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清楚完整。

二、疑难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
题弄懂弄通。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顾及每一位同学。


应的,一些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属于疑难问题,由于课堂上来不及思考成熟,记下疑
难问题,可在课后继续加以思考和探究,加以理解和把握,不致出现知识的断层、方法的
缺陷。

三、思路方法。

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及时记下,课后加以
消化,若有迷惑,先作独立分析,因为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
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榷和探讨。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
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在这基础上,若能主动钻研,另辟蹊径,则更难能可贵。

四、归纳总结。

注重记下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
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同时,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后小结时,一方面是承上归纳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启下
布置预习任务或点明后面所要学的内容,做好笔记可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前作预备,
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五、错误反思。

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用红笔醒目地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同时也应注明错误成因,正确思路及方法,在反
思中成熟,在反思中提高。

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2、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3、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
点解决问题的?4、这道题的解体过程是什么?5、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在此基础上,
我们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以理学科为例,丢分原因大体包括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
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
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

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
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二、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

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10分。

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
必要。

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

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
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可观了。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

建议会学习的同学能够做到
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他能够以自己的分析来回答:丢分的实质是什么?
三、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

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这样的对话可能
是潜意识的,可能表现在口头上,最好是表达在书面上。

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
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再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

书面表达是卷面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所以,建议大家在考试过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

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后来
进步的重要阶梯。

四、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现象分析、归因分析与对策分析是逐层递进的分析,现象分析是基础,归因分析是桥梁,对策分析是目的。

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了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了
怎么办。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分析格式化拿出固定样式,把每次的分析都做出相互对比,
那么进步与退步的历程就清晰了,眼前发展的路径也就明朗了。

1、要马上写:首先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包括过程,可以
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

其次把要求写出前一段学习中哪些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或是对老
师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2、要及时析:这一条最为重要,及时写出试卷自我分析。

包含以下要素:①考试的
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②错题纠正,即要写出正确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全点。

③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就错误原因而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三是
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
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原因,就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
以再复习巩固,真正把其弄懂弄通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原因,就应该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
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其作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更关键的还在
于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如果
是第三种情况的原因,就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总之,建议要找准失误的
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提高应试成绩。

3、要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累积保存。

积累多了,亦可装订成册。

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
培养能力一、掌握规律的目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