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杆菌属

乳杆菌属

乳杆菌属
(一)分类
乳杆菌属因其发酵糖类产生大量乳酸而命名,有150多个种和亚种组成,其中大多数为兼性厌氧菌,仅约20%的菌种为专性厌氧菌。

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有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卷曲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短乳杆菌等10个菌种,其中以嗜酸乳杆菌最常见。

DNA G+C含量为32~53mol%。

(二)临床意义
乳杆菌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及生殖道,是维持宿主肠道和阴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菌群,对致病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尤其在维持阴道的自净作用方面起主导作用。

本属细菌中仅极少数有致病性。

口腔中寄生的嗜酸乳杆菌与龋齿形成有关,也可能与发酵性腹泻有关。

加氏乳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偶可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败血症或脓肿等。

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可杀灭乳杆菌。

(三)生物学特性
革兰阳性细长杆菌,大小(0.5~1. 2)μm×(1.O~10.O)μm。

成双、短链或栅栏状排列,有些菌株两端染色较深。

无芽胞、多数菌种无鞭毛。

的环境中能本属细菌可为专性厌氧、兼性厌氧或微需氧,在5%~10%CO
2
生长,但在厌氧环境中生长更好。

最适温度30~40℃。

耐酸,最适pH 5.5~6. 2,在pH 5.0或更低的环境中也能生长。

在中性或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不佳或不能生长。

在厌氧血平板上形成直径2~5mm,圆形、凸起、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的菌落。

一般呈灰白色或乳褐色,部分菌种呈黄褐色、橙色、铁锈红色或砖红色。

(四)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见革兰阳性无芽胞的大杆菌可初步诊断,分离培养常用MRS营养琼脂或葡萄糖血清琼脂。

鉴定要点包括:发酵多种糖类产生乳酸,不分解蛋白质,触酶试验、吲哚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