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第七章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 一、养老金改革 • 继续推行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改革附加养老金 制度,强制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强调基本 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低限度的生活费用,数额不会 高。给予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推行职业养老 金保险制度。 • 二、社会救济方面的改革 • 用收入补贴制取代补充津贴制。规定新的收入补 贴发放仅限于有子女丧失工作能力的家庭,而不 是所有收入低于规定标准的家庭。
本章采用的概念
• “福利国家”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主要是指 以推行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从摇篮到坟 墓”的社会福利为基本特征的西欧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些国家实 施的具体福利制度本身,或者理解为一种 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相区别的一种经济和 社会发展模式。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 福利制度建立的之前的主要问题在于济贫, 英国是最早把济贫工作法制化的国家。 • 德国首相俾斯麦将社会保险计划引入社会 改革,以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开始了 “福利国家”的架构和建设。
• 三、住房改革。 • 推行公房私有化,政府在经济上给买房者 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1)减价出售,(2) 允许部分购买(3)提供优惠贷款(4)资 助房屋修缮 • 四、国民保健制度改革 • 鼓励私人医生开业和私立医院发展,引入 市场机制,增加人们选择余地。
• 撒切尔夫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体现 在三个方面: • “以选择性”原则代替“普遍性”原则 • 以“福利社会”代替“福利国家” • 以强调“家庭、个人”作用代替强调“国 家政府”作用。
第七章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福利国家的内涵
• 福利国家是一个在理论研究和现实生活中 广为应用的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福利国 家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 • “一种无法定义的抽象的概念” • “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而 实现社会目标的社会政策” • “是各个主权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许 多社会服务项目之间进行取舍,最后组合 而成的。”
• 1、简述,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 • 2、索洛悖论指什么?谈谈自己对索洛悖论 的看法? • 3、什么是里斯本战略?期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第 三条道路”理论兴起,欧洲传统的福利国 家制度也开始转向“第三条道路”的积极 福利制度 • 1、确立新的社会公平观 • 2、消极福利向积极福利转变
欧洲主要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
• 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 •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 家之一,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制度在相 当长的时间里运行良好,70年代遇到严重 的危机与挑战,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为首 的保守党政府对福利制度进行了较大的调 整。90年代后期,主张“第三条道路”的 工党政府上台执政,把英国的福利国家改 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撒切尔夫人的”福利社会“实践
• 撒切尔夫人登台之初,经济危机已经来临, 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6%,而社会保 障支出却不断攀升,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 其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高额的社会保 障加重了政府的负担,高税收挫伤投资的 积极性,高保障造成劳动力成本过高。在 这种情况下,撒切尔夫人认准目标,不改 初衷,以“铁娘子”的强硬作风开始了一 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
欧洲福利国家的分类与特征
• 欧洲各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漫长的历 史以及现代化历程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福 利传统。 主要可以分为“俾斯麦模式和 “贝弗里奇模式”。前者的特点是通过就 业保险而后者是通过普通税来筹集社会政 策的资金。 也有人将欧盟成员国的社会政 策大体上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派系,北方 的社会政策更为慷慨。
欧洲福利国家的共同特征
• 实行混合经济,同时国家干预经济 • 努力创造就业机会,把实现充分就业放在 重要位置上。 • 收入均等化
欧洲福利国家的困境与改革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福利的过度消费,公共开支项目下的社会保 障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支付困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有: • A.社会保障支出膨胀 • B.税收和社会负担加重 • C.财政赤字庞大 • D.通货膨胀加剧 • E.竞争能力衰落 • F.社会惰性增加 • 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开支数额一般已占到本国政府总支出的1/2 到2/3, 赤字和国债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的增长。高福利是靠高税收支撑的, 沉重的税收负担导致资本外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减慢。同时,福利 的普遍性原则导致工作动力衰减,加大了成本,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 置能力下降。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现象,尤其是“福利养懒汉”弊端 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 从宏观经济平衡角度来看,国家为了维持高标准 的福利水平,必然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公共开支上, 其增长率已远远高于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以致 于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加大,这样的实 质是把过多的社会资源集中于公共消费,必然会 削弱国家的总投资、总储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 增长,从而影响国际竞争力沦为一个过渡性消费 社会。但是社会福利开支具有刚性,一旦确定难 以下降,为了维持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财政负 担越来越重,国内出现财政危机,为了弥补公共 支出的膨胀,财政预算连年赤字,直接后果是通 货膨胀,同时有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危险。
• 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来看,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为 支撑的,企业的负荷过大,降低了其生产销售的 积极性;国民收入同感税收所剩无几,个人生产 性投资减少,个人无储蓄能力。同时,高福利体 制强调全面保障、全民保障、生老病死国家全部 包揽,使得人们有了生活的保护伞,减少个人奋 斗的动力,人们无须太努力就能享受到社会的许 多福利保障,致使公众的工作热情减弱,对政府 和社会过分依赖,严重遏制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传统的社会保障在不断地遭到各方面的批评和质 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