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古诗三首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7古诗三首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洞庭
tíng

庭院 大庭广众
理解词语
【和】 【镜未磨】 【遥望】 【青螺】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 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指君山岛。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个 比喻句,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 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 妙无比,令人神往。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 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 是什么样的?(串珠问题2)
17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当堂检测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宋]苏轼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
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之情。(难点)
走近作者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 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 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 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 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 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书写指导:“子”要窄,横变为 提;“瓜”中间是竖提, 竖长 提短, 提末端有一点。
我会写
fān
帆船 帆
结构:左右
音序:F 部首:巾 组词:孤帆 一帆风顺
书写指导:左右要匀称。“巾” 要窄,横折要带钩;“凡”上窄
造句:一只帆船在大海中艰难航行。 下宽,里面不要忘了一点。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后两句: “孤帆一片日边来”点出“望”的立脚点。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而是站 在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上望的。“出”字不但逼真地表 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 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 (串珠问题1)
《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 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仿写:李白写山水的诗句还有哪些?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课文结构
近看:楚江 碧绿


青山:青色 远看 喜爱天门山
门 山
远看 孤帆:白色
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duàn
中断 断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斤 组词:断绝 一刀两断 造句:我与小明中断了联系。
书写指导:左边的竖折,竖 长折短;“米”稍小。
我会写
chǔ
楚国 楚
结构:上下 音序:C 部首:木 组词:楚歌 楚楚动人 造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
书写指导:上边“林”要扁,两 个捺都变为点;下边的横带 钩,“人”撇短捺要长。
我会写
zhì
至此 至
结构:独体字
音序:Z 部首:至
书写指导:第二笔撇折转折
组词:至今 自始至终
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第
造句:至此,我已得到五张奖状。 三笔是点;“土”下横要长。
我会写

孤单 孤
结构:左右 音序:G 部首:子 组词:孤雁 一意孤行 造句:小明在路上孤单地走着。
课堂小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
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让我们在 诵读过程中激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 的感情。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二题
辨字组词。 未 ( 未) 来 盘 ( 末 ( 末) 尾 盆( 遥 ( 遥) 远 饮 ( 摇 ( 摇) 头 饭 (
)盘子 脸)盆 )饮水 )吃饭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 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 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 非后雨
晴天:水面 雨天:山色
波光 雨
喜爱西湖 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课文主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核心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 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 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造句:爸爸经常与朋友们一起饮酒作画。 提要在撇的上边止笔。
我会写
chū
初晴 初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刀 组词:初升 大梦初醒 造句:天初晴,一道彩虹挂在天空。
书写指导:衤上点靠右,横 撇起笔稍向上拉、撇要长, 右边中间有短撇和点并相连。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亦是


亦然 人云亦云
浓妆淡抹


涂抹 搽油抹粉
我会认
相宜


宜人 因地制宜
理解词语
【饮】 【潋滟】 【方好】 【空濛】 【亦】 【欲】 【总相宜】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题
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楚• (c√hǔ cǔ)江 饮• (y√ǐn yǐng)湖上 银• (y√ín yíng)盘
孤• (g√ū guā )帆
镜未• (w√èi mò)磨
初(cū

ch√ū )晴
这是课后习题1哦!
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点拨:背诵课文,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的 最好。默写一定要注意写完整,包括题目、作者、 内容、标点符号。
太阳:红色
课文主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核心问题)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 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 迈的感情。
课堂小结
《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 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 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诗意: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 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 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 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 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 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作 者选择了晴天和雨天两处特色,将“西湖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 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 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远远地望去。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jìng
镜子 镜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钅 组词:铜镜 穿衣镜 造句: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书写指导:两边都要写窄, 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是 日不是口。
我会写
wèi
未来 未
结构:独体字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中断】 【开】 【至此会】 【相对出】
【孤帆】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江水流向在这里有一个转折。 相互对峙,出,突出。 从中间被断开。 孤独的一叶小舟。 冲开。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 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 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天门山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 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 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 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 “张家界之魂”。
我会写
yáo
遥望 遥
结构:半包围
音序:Y 部首:辶
组词:遥控 遥遥相对
造句:遥望远山,一片生机盎然。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 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 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我会写
yín
白银 银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钅 组词:银两 银花火树 造句:妈妈的耳环是用白银做成的。
书写指导:右上边横框要窄、 里面有一短横,竖提的竖要 长,捺上边有一短撇。
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诗人认为西湖和西子有哪 些相似之处?
点拨:注意抓住西湖和西子的特点。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和西子之间, 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 “西”字外,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 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 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饮酒。饮湖上的意思是在湖上饮酒 显得很美。 总是很合适。 想。 云雾迷茫的样子。 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