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级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了解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能为人师表。
2、掌握从事学校基础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校音乐课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指导工作,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具有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普通话水平达到教师资格要求。
4、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并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尊重,具有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钢琴即兴伴奏、形体舞蹈、艺术概论、合唱指挥基础、民族音乐概论、中小学音乐教育、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欣赏等。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
1、学制:三年。
2、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五、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教育实习)、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
1、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育学、心理学、
普通话训练、汉字规范训练、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
2、专业必修课
专业主项(钢琴、声乐等)、音乐基本理论(一)、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形体、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基础、中小学音乐教育、艺术概论、民族音乐概论、音乐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教育实习。
3、专业限选课
专业副项(钢琴、声乐等)、歌曲作法、音乐欣赏(二)、合唱指挥(二)、舞蹈排练、管乐排练、电脑音乐简介、意大利语语音。
4、专业任选课
音乐基本理论(二)、视唱练耳(二)、手风琴、小型乐队排练与编配。
1、公共必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一)
2、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进度表(见附表二)
3、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包括: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实习。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详见附表四
七、学分及学时分配
各门课程的学分及学时分配详见附表五,其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成绩考核方法,由对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
八、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历层次为大学专科,实行学分制管理。
修完本计划规定的理论必修课49门,取得相应学分99.5个,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一组限定选修课,取得最低学分19个,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部分任意选修课,取得最低学分10个。
其中还必须参加实践课的学习取得相应学分23.5个,总学分达到144个以上(含144个),方可取得毕业资格。
详见附表六。
九、教学计划修订说明
(一)计划修订的依据
本计划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修订。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二)计划的特点
本计划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注意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合理性;强调知识体系的实用性;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
(三)计划的执行
本计划为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实际教学允许有不超过本计划10%的上下活动范围,但需要按照《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计划管理规程》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允许某些调整但需要按照《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计划管理规程》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为了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实施本计划的同时,还要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