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

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

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获奖
名次
专家意见
主创人员
1
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金奖
在复杂而敏感的广州老城中心,设计不仅保留了三栋民国时期的建筑,而且延续原有历史街巷肌理和岭南建筑文化特征,使新旧建筑巧妙地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低标准建设条件下,以其合理而紧凑的平面布局满足了大多数回迁居民对住宅的要求,营造了恰如其分的建筑空间尺度。新建建筑底部的架空和镂空加强了风的流动和视线的交流,与原有建筑和街巷产生了良好的对话与融合,适应了岭南气候环境。整个建筑群以亲切的空间感受维系了邻里之间的亲密氛围,具有浓郁的岭南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创造了宜人宜居的老城居住环境,为旧城更新再利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范例。
8
广州鹿鸣酒家改造工程
广州中恒信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铜奖
广州鹿鸣酒家位于麓湖之畔的风景绝佳处,该建筑的改造设计强化了建筑与水、岸的关系,以更加轻逸、灵动和空透的形象建立了建筑与周边的景观相互关联,契合了环境的特质,塑造了契合岭南特点的形式与空间气质。可惜之处是未充分结合原有建筑。
该建筑在空间组织和形式性格上具有岭南特色,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铜奖。
鉴于该设计在技术、环境和美学上的优秀表现,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银奖。
1.覃 力
2.李 一
3.颜奕填4.杜晓钟
4
惠州市中心体育场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银奖
惠州市体育中心可容纳4万名观众,其设计构思源于客家传统围屋和客家妇女编织的草帽,注重挖掘源自生活的文化内涵。有别于一般体育场建筑的厚重,惠州市中心体育场用连续的多孔膜形成“窗帘”,在结构上同时也在视觉印象上减轻了建筑的重量,不仅在合理造价的前提下创造了简洁、轻逸的形式感受,亦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引入。
该建筑探索了当代岭南建筑设计的新途径,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铜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金奖
该工作室由原国立中山大学空置多年的教授住宅群改建而成。设计珍视其原有建筑上的抽象价值和形式特征,保留了较多的岭南传统建筑的材料、构造与细节,既保护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设计在尊重原有建筑、地形绿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组颇具岭南园林特色、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改造之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建筑全部环绕在庭园周围,以连续的路径贯通,从而在建筑之间、不同标高之间、室内与室外之间建立了微妙的视线和心理联系。精心配置的植栽、轻轻晃动的水面和池底的游鱼赋予庭园以生机,连缀的庭园与连廊使建筑整体上浑然一体,创造了空间上的流动感和景观的纵深层次,呈现出令人激赏的独特风致与岭南神韵,令人留连忘返。
该建筑群的设计所表达的社会关怀、对城市历史环境的尊重以及多重因素约束下的现代创新,反映了当前岭南建筑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设计智慧,在表达岭南建筑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特色鲜明,鉴于其杰出表现,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1.何镜堂2.刘宇波3.张振辉4.何正强5.陈晓虹
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室
鉴于该设计在环境、技术和美学上的优秀表现,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银奖。
1.何镜堂2.倪 阳3.郭昊栩4.林 毅
6
十香园建筑与景观修复工程(广州市海珠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银奖
十香园是清末岭南著名画家居廉、居巢的居所,十香园纪念馆的设计在相对狭小的用地内巧于腾挪,利用现状地形的高差关系,开辟了一条环绕在故居与纪念馆之间的景观水系,通过错落有致的园林空间,将纪念馆与故居、游客游览与休憩空间进行了自然的融合与过渡,创造出诗情画意的空间意境,体现了纪念馆的文化内涵。
该建筑群在建筑与园林和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方面,在适应岭南气候和结合地形等方面特色鲜明。鉴于该建筑群在多个维度上的杰出表现,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1.何镜堂2.郭卫宏3.郑少鹏4.黄沛宁5.郑 炎
6.李绮霞
7.晏 忠
3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验楼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银奖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验楼采用了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立足于对岭南气候的分析,控制太阳辐射得热,促进自然通风,并将气候策略和技术措施贯彻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利用平实的材料和简明的空间技巧营造了令人愉悦的建筑环境。该建筑设计同时展示了建筑师的艺术造诣,建筑形式优美、现代,体现了轻盈、通透和明朗的岭南性格。
1.陈海津2.何健翔3.陆秉雄4.才 奇5.林 海
9
美伦公寓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铜奖
美伦公寓位于深圳蛇口半山,总体布局运用了抽象“山水”具象“庭园”结合的概念,以十栋高低错落的三至七层的房子围合成园,园中凿池为镜,以桥为舟,营造临水而筑的岭南意象,体现出空间自由、流畅的特点。建筑色调淡雅,造型富有新意。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银奖
赛时管理中心(制证/制服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明朗、开敞的建筑与庭院相映成趣,庭院与廊、桥、梯、厅共同丰富了空间的意象和路径的起承转合,纤秀的结构和窗户有意识地形成了观赏周边自然环境的景框。
鉴于该建筑在空间组织和形式上的优秀表现,建议授予岭南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设计奖银奖。
1.卢筱艺2.林冬娜3.陈奥彦4.崔玉明5.杨驰驰
十香园的修复,不仅还原当时的建筑与园林庭园风貌,同时改善了该地区的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形成以十香园原建筑为核心的人居环境。
鉴于该建筑的文化意义、空间上的优秀表现及修旧如故的效果,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银奖。
1.陆 琦2.蔡晓宝3.廖 雄
4. 叶先知5.叶 青
6. 李少云7. 李杜军
7
赛时管理中心(制证/制服中心)
鉴于该设计在技术和美学上的优秀表现,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银奖。
1.商 宏
2.刘晓英
3.孙文哲
4.谢 芳
5.杨先桥
5
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银奖
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位于校园的东湖、西湖之间,设计以谦逊而通透的体量实现了两湖之间在视线和景观上的衔接,建筑东、西两面因应两湖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界面和形体,屋顶设置可调式遮阳百页实现对不同角度阳光的遮挡或引入,建筑东、南两侧的水池烘托出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总体上发掘了所处地点的潜在意义,探索了岭南地域建筑设计的新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