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子论了解自然奥秘与人的幸福快乐之间有无关系呢?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不能解决人生活中的幸福问题,因而由自然哲学转向人学。
后世有许多学者也认为自然哲学不能带给人幸福。
伊壁鸠鲁却对自然哲学情有独衷,认为他的自然哲学能使人生活美好快乐。
他的原子论到底是何内容呢?会让他认为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2.1原子、物体、宇宙与虚空伊壁鸠鲁坚定地告诉我们“宇宙过去一向就和现在一样,将来也永远如此。
”①他的意思也就是宇宙是一直存在的,不是什么神灵从一无所有中创造出来的。
宇宙也永远会存在下去,决不会有世界末日的来临,世界不会毁灭为一无所有。
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然界的整体即宇宙是无变化的。
他用这句话就否定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宗教、神话的所谓神创造了世界,神会在世界末日时将世界毁灭的无稽之谈。
“如果无中能够生有,那么各种东西都能从所有的东西生出来,一切东西都不需要种子就能产生。
”②“但事实上,每种东西都产生于其固定的种子,每种东西由之而生,由之而出现在阳光底下的本源正是它自己的质料和原初物体。
”③“许多东西都有共同的原初物体,正如字母对于不同的词汇是共同的一样,而不会相信有什么东西能够没有原始种子而存在。
”④伊壁鸠鲁派是原子论者,认为万物的始基是原子,“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者,不过,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更多地用“始基”“种子”等术语,而不太说“原子”。
“自然也会将万物重新分解成其元素,而不会将万物彻底消解为无”。
⑤这里的原子或元素,也是无变化的。
“我们看见的一切东西都不会完完全全地消灭,因为大自然总是用一物来构建另一物,只有通过其他东西的死亡才能生育新的东西。
”⑥总之,宇宙是永恒存在的,不是神创造的。
无变化的宇宙和无变化的原子似乎是不可捉摸的,只能靠理性思辨理解。
但是人的感官感觉的世界却是生动的、变化的,生动的世界则是由物体与虚空组成的,物体是不断变化的,物体在虚空中运动穿行,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物体的存在处处都可以得到感觉的证明。
”⑦通过各种感觉,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各种物体的存在,我们的视角、触觉、听觉、嗅觉无时无处不在向我们证明着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万物都是借着原子或紧或松地交织维系在一起,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原子,但它们依然是存在的。
比如风,虽不可见,但它却能席卷海洋、乌云等,比如气味,比如衣服上的水汽或经年累月磨损掉的戒指的部分等等,虽然看不见,却是存在的。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349②【古希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著,包利民等译,《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66③【古希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著,包利民等译,《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66④【古希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著,包利民等译,《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67⑤【古希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著,包利民等译,《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67⑥【古希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著,包利民等译,《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68除了物体之外,就是虚空了。
虚空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如果没有我们称之为虚空、地方以及不可触的实体的东西,物体就会没有存在的地方,没有运动的场所。
”①因为物体都是有体积的,即使最小的原子在空间也应是占据位置的,而有体积的东西就有阻挡和堵塞的本性。
如果没有虚空,根本无法想象整个宇宙是坚实而有空隙的整体。
如果没有虚空,万物无法移动一点。
然而,感觉告诉我们万物永不停息地在运动着,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这就必然证明了存在着虚空让它通过。
万物内部也存在运动,所以物体当中也存在着虚空,水汽才能渗过石头在石面结出水珠,养料才能从根部通过树干向树枝输送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中,宇宙有三个层次:1.原子,2.物体与虚空,3.宇宙。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独立存在者。
有些现象是物体的特性或偶性,如重量、冷、热、流动性等,离开了物体不复存在。
宇宙是无限的,因为如果是有限的,则必定有边界,而边界必定要有边界之外的东西才能够确认有边界。
宇宙若有边界,边界之外的仍是宇宙,所以宇宙无限。
宇宙无限则物体和虚空也必定是无限的,因为若物体有限虚空无限,则有限的物体在无限的虚空中漫无边际的不停运动,无法相对停在某个相对地方,最终消散在无限虚空中,感觉也感知不到物体的存在;如果物体无限而虚空有限,则有限的空间是放不下无限多的物体的,所以物体和虚空都是无限的,宇宙才是无限的。
2.2原子的性质与运动物体是无限的,指的是其数量无限,而物体的种类并不是无限的。
因为如果物体种类无限的话,那么世界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怪物,比如半人半兽的东西,人的身体上长出巨大的树枝,张开血盆大口喷出火焰的怪兽等等,世界是不存在这些东西的。
世界上的物种虽然很多,但是是有限的,既然物种有限,那么组成物体的原子的形状,以及原子组成物体的方式也是有限的。
原子的形状多种多样,但不是无限多样。
物体都是由多种原子组成的。
“没有什么其本性为我们所熟知东西是只由一种元素所构成的,——万物莫不由混合的种子所构成。
”②原子组成事物的方式也不是无限多,因此宇宙中物体的种类很多但有限。
而物体的数量是无限的,那就说明了原子的数量也是无限多的。
伊壁鸠鲁认为原子不具备宏观物体的那些诸如颜色、温度等特性,而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它所具有的种子是以什么姿势和别的什么种子相结合,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给予和接受什么样的运动”。
③“事物的始基在构成一事物时,由于它们并不能从自身散发什么,所以并不给物体提供气味或声音,同样也不供以味道、寒冷、热气、温暖等等。
”④但是原子是具有形状、体积和重量等性质的。
如果没有形状、体积;则原子组合形成的物体又怎么有体积。
如果没有重量则组合物又怎么有重量呢?“德谟克里特说(原子)有两种属性:大小和形状。
而伊壁鸠鲁则加了第三种:重量。
因为他说物体在重量①【古罗马】卢克莱修著,方书春译,《物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350②【古罗马】卢克莱修著,方书春译,《物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94-95③【古希腊】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著,包利民等译,《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p113的作用下运动,这是一种必要性。
”①“原子永远不断在运动。
”②原子组合形成的物体是永恒运动着的,那么原子又怎么可能静止不动呢?原子是有重量的,而虚空是毫无任何阻挡的,原子被自己的重量所推动,必定在虚空中不停地高速运动着,原子的运动形态有三种:“有的直线下落,有的离开正路,还有的由于冲撞而向后退”。
③“正是事物的始基最先自己运动,接着,那些由始基的小型结合所构成、并且最接近始基而首当其冲的物体,就由那些始基不可见的撞击而骚动起来,之后这些东西又刺激更大些的东西,这样,运动就由原子开始而逐步上升而终于出现在我们的感觉里面。
”④伊壁鸠鲁认为“冲撞后有的彼此远远分开,有的一直退到它们碰到其他原子挤在一起才停止,还有的为卡在它们周围的原子所包围。
这一方面是由于那将各个原子分隔开来的虚空的本性使然,因为虚空不能提供抵抗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原子的坚硬使它们冲撞后向后退,一直退到冲撞后与其他原子卡在一起时所能容许的那样远的距离。
这些运动没有开端,因为原子与虚空是永恒的。
”⑤2.3原子偏斜运动的意义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继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但在原子运动方式上二者又有区别。
德谟克利特承认原子的第一种直线下落和第三种冲撞运动,第二种偏斜运动是伊壁鸠鲁的发现。
此点是许多哲学家抨击伊壁鸠鲁的地方,如西塞罗,普鲁泰克,他们认为这一点是伊壁鸠鲁的谎言,是伊壁鸠鲁为了让原子相互撞击而杜撰出偏斜运动一说,说伊壁鸠鲁是自相矛盾的。
对于原子的偏斜运动阐述较有说服力的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所说的原子是一个实体,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容忽视的。
原子由于重量而作直线下落运动,其轨道就是直线,原子则像直线中的点。
众所周知,点在线中被忽略不计了,点也就无所谓体积重量等了,变成了一个抽象名词,而否定了自己的物质性,只剩下直线对它的必然规定性。
在虚空中只有原子存在,如果原子也被抽象了,宇宙中就不剩什么了。
然而,宇宙是存在万物的,所以原子必须要体现它的物质性。
于是原子从直线中偏斜出来,否定了直线对它的必然规定性,否定了决定论观点,具备了物体形式。
伊壁鸠鲁的学生卢克莱修认为“当原初物体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在虚空之中直线下落时,它们会在无法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稍稍偏离其常轨,那一点偏移刚好够得上被称为运动的改变。
如果它们不会偏斜,那么一切都会向雨点一样穿过深渊的虚空向下跌落,始基的一切相遇都不会发生,也不会引起任何撞击。
这样,大自然将永远无法产生任何东西。
”⑥因为在毫无阻力的虚空中,不同重量的原子其运动速度是相同的,不发生偏斜,则原子相互之间永不会相遇。
但这种偏斜仅仅只是最微小的偏离,而不能是大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99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351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351④【古罗马】卢克莱修著,方书春译,《物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68⑤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p351⑥幅度的弯出去的运动。
所以在原子运动中“除了碰撞和重力之外,运动还可以有别的原因。
”①这个别的原因正是原子在不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空间的细微偏移。
“如果始基也不通过偏斜而开始新的运动以打破这一命运的铁律,使原因不再无穷地跟着另一个原因,那么大地上的生物怎么可能有其自由意志呢?这一自由意志又如何挣脱命运的锁链,使我们能够趋向快乐所指引的地方,而且可以不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随着自己的心意偏转自己的运动?”②我们正是从偏斜运动中“获得了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力量”。
③我认为伊壁鸠鲁分析原子的性质与运动着重是要强调原子的偏斜运动,因为这是他为人的自我意识开辟自由的道路原子的偏斜运动是伊壁鸠鲁的根本原则,他实际上是用原子的偏斜运动来暗示人的自由。
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如同世界中的原子。
原子没有任何原因的发生偏斜运动,偏斜是它的自由意志,是自明的,无需任何理由。
原子的偏斜本身却成了宇宙中其他一切事物的原因,有了原子的偏斜运动,整个世界才形成起来。